对比分析小夹板外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

/ 2

对比分析小夹板外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

米吉提·依米提

阿克苏新和县维吾尔医院  新疆  阿克苏  842100

【摘  要】目的:探讨发生桡骨远端骨折后对患者进行石膏外固定、小夹板外固定所呈现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6月-2023年8月所接收的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石膏托外固定),另一组为观察组(小夹板外固定),各10例,将两组的腕关节功能、固定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残余畸形(0.89±0.12)分、主观评价(1.23±0.15)分、客观评价(1.29±0.18)分、并发症(1.16±0.13)分、总分(4.67±0.45)分,低于对照组的(1.34±0.18)分、(2.48±0.31)分、(2.16±0.26)分、(2.23±0.24)分、(8.21±0.84)分;在固定优良率上,观察组的9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均P<0.05。结论:相较于石膏托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小夹板外固定的效果较为明显,有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外固定;石膏外固定;腕关节功能

桡骨远端骨折通常由暴力所致,由于此处的骨骼比较薄弱,一旦受到外力冲击便很容易出现骨折,引起骨折部位疼痛、活动受限、肿胀等,需及时处理,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在固定过程中,可选择小夹板或者石膏,有学者认为,石膏外固定对骨折断端的移位具有一定控制作用,使骨折断端保持稳定,小夹板外固定同样可以固定骨折断端,并且夹板对人体皮肤的亲和性较高[1-2]。故本文就选择不同固定物所发挥的效果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的患者均发生桡骨远端骨折,共计20例,分组方法:双盲法。对照组(n=10)男8例、女2例;年龄20-45岁,平均(32.67±3.49)岁;病程1-9h,平均(5.25±0.48)h。观察组(n=10)男7例、女3例;年龄21-44岁,平均(32.78±3.56)岁;病程1-10h,平均(5.17±0.55)h。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骨伤科常见病诊治指南》中关于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标准;出现腕关节活动障碍;满足固定治疗的条件;可配合治疗。排除标准:伴有精神类疾病;开放性骨折;合并张力性水泡;凝血功能障碍;个人资料丢失等。

1.2方法 

对照组:石膏外固定,根据骨折情况明确石膏固定的长度,制作石膏绷带12层,将石膏过水,随之挤干水分,将石膏托放置桡骨骨折部位背侧,缠绕绷带,使用颈腕托带悬吊于胸前。

观察组:小夹板外固定,明确骨折情况后,采取局部麻醉,握住患者大鱼际,并将拇指与食指放置骨折远端,由另一操作者握住患者前臂,持续抵抗牵引10min左右,复位良好后用小夹板固定骨折部位,于骨折远端放置一个压力点。

1.3观察指标

(1)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Gar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包括残余畸形(3分)、主观评价(6分)、客观评价(5分)、并发症(5分)4个方面,评分越高说明腕关节功能越差。

(2)固定效果评估,X线探查提示无移位为优,三分之一移位为良,移位超过三分之一为差。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5.0统计软件,P<0.05为存在差异。

2.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腕关节功能对比无差异;通过治疗后,两组的腕关节障碍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腕关节功能比较(±s,分)

组别

n

时间

残余畸形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并发症

总分

对照组

10

治疗前

2.02±0.26

4.67±0.59

3.78±0.45

3.69±0.38

14.26±1.35

治疗后

1.34±0.18

2.48±0.31

2.16±0.26

2.23±0.24

8.21±0.84

t

8.326

6.125

5.945

5.127

4.162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观察组

10

治疗前

2.09±0.27

4.62±0.61

3.73±0.47

3.63±0.41

14.29±1.31

治疗后

0.89±0.12

1.23±0.15

1.29±0.18

1.16±0.13

4.67±0.45

t

12.305

15.128

11.314

10.347

9.632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t治疗前组间

0.665

0.348

0.451

0.219

0.302

P治疗前组间

0.154

0.207

0.329

0.265

0.108

t治疗后组间

4.120

5.238

8.647

4.912

6.306

P治疗后组间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固定优良率分别为90.00%、50.00%,观察组显著较高,见表2。

表2  两组固定效果比较[n(%)]

组别

n

优良率

对照组

10

3(30.00)

2(20.00)

5(50.00)

5(50.00)

观察组

10

6(60.00)

3(30.00)

1(10.00)

9(90.00)

χ2

-

-

-

-

4.242

P

-

-

-

-

0.039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为距离腕关节3cm以内的骨折,可由直接暴力或者间接暴力导致,由于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等,其发病的几率较大。治疗此类骨折时,分为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两种。手术治疗为有创疗法,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损伤,并且风险较高,保守治疗多为外固定[3-4]。在以往临床治疗中,外固定所使用的固定物以石膏为主。但有相关资料显示,石膏的重量比较重,透气性较差,弹性较小,固定时需要超过骨损伤的远端关节,远期固定效果欠佳[5-6]。为此,石膏外固定逐渐被小夹板外固定所替代,小夹板外固定无需超关节固定,通常只需要固定骨折局部,利于患者早日活动,尽早康复。如以上结果所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腕关节功能与固定效果优于对照组。小夹板外固定能够根据肢体的形状而塑形,固定作用可靠,固定后还能够观察固定端的颜色变化情况,以此为依据调整方案。小夹板外固定不影响患者腕关节锻炼,为患者肘关节、肩关节的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可改善静脉回流,促进骨折愈合。并且,通过小夹板外固定还能够减少夹板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避免出现压疮、水泡等,促进骨痂生长,提升固定效果,增强患者的腕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过程中,选择小夹板外固定对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更加有利,并且可呈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灵子.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应用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4, 22 (04): 46-49.

[2]郑建桥. 手法复位石膏托及石膏夹板外固定序贯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J]. 中医外治杂志, 2023, 32 (05): 63-65.

[3]王惠钦.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 23 (18): 34-36+63.

[4]萧庆瑞,叶若凡,王振盛.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薰洗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J]. 中国医药科学, 2023, 13 (17): 116-119.

[5]吴秋敏,廖拥军,刘盛飞等. 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3, 34 (11): 1680-1683.

[6]蔡勇君,郑和泉,梁志强.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J]. 中外医疗, 2022, 41 (29):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