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数字化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数字化路径研究

刘晓薇

天津社会科学院 天津 300000

摘要:图书馆是文化资源宝库,承载着重要的职责,要为社会居民提供文化教育和文化服务,通过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资源,满足不同人群的个体文化需求、特色文化需求。在文化的创新传承中,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助力文化惠民事业长远建设,提高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服务;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新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加多元化,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功能不断强化,尤其是数字化技术,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创造了更多的契机。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理应从时代发展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群众对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具体诉求,主动借助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对文化服务路径进行优化和完善。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方面也在主动作为,围绕不同群体对文化服务模式、文化服务内容进行优化和创新。但同时,部分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着数字化转型路径单一、文化服务理念滞后、机制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具体内涵以及主要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构建更契合人民群众的数字化服务路径,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质量。

1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现实挑战

1.1分散的数字资源有待整合

当前不同地区对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重视程度不一,加之受到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客观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公共图书馆拥有不同的数字资源。在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共享共建方面存在系统对接困难、数据不统一的问题。从信息管理层角度看,零散分落的数字资源缺乏统筹规划,而随着公共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各自为战”的发展模式容易出现“信息孤岛”问题,不利于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从服务公众角度看,由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零散分布导致在服务过程中能够使用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有限,降低了利用效率,也影响了使用感受。

1.2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有待更新

有什么样的服务理念决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因此,在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理念先行,只有真正改变服务理念,才能够在实践中对服务方式进行探索。目前部分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理念方面仍然受到传统思路影响,没有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所提供的服务过于单一,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知识空间服务的多元化诉求,进一步降低了公共图书馆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性质事业单位,因此在软件设施升级、场馆建设方面依赖政府财政拨款。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部分地区公共图书馆获得的资金有限,影响了服务水平,也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转型。且由于公共文化服务理念落后,在服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人民群众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文化诉求,没有针对用户反馈对服务方式、服务内容进行调整,难以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满意度。

2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数字化路径

2.1加强馆际合作交流,实施共建共享

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必须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加以考量,不同地区对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重视程度不一。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克服馆际之间在数字资源方面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数字资源由碎片化向整体化转型。为更好地实现馆际之间在数字资源方面的合作交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在数字资源整合方面的统筹规划作用,引导和支持不同层级之间公共图书馆加强沟通互动,打破沟通障碍,实现数字资源的合理流通。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数字资源对满足群众文化诉求的现实意义。要强化合作理念,重视馆际数字资源合作共享模式创新,主动分析不同公共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和整合方面的具体情况,为下一步合作创造有利条件。最后,要实现馆际优势互补。不同公共图书馆掌握的数字资源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只有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发挥好数字资源的价值,通过合作交流方式形成数字资源共享共建合力,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2.2深化文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满意度

由于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阵地建设的主力军,这就决定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应主动担责,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职能。深化文化服务意识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公共图书馆领导层要重视文化服务意识宣传,要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对文化服务意识进行主动宣传,让公共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对于文化服务意识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之中,树立公共图书馆良好的服务形象。其次,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员更应践行服务理念。由于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非常多元,在服务过程中如果采取统一的服务模式势必会影响服务质量。这时就需要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员主动对不同服务主体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分类形式,进一步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将服务意识与工作实际深度结合。再次,要重视对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文化服务意识的培养是一项持续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培训,才能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员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而高质量的服务必然会提升服务满意度,只有提升服务满意度,群众才愿意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建言献策,实现良性互动。

2.3构建互动合作服务模式

构建互动合作服务模式,推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应建立合作网络,与社区、学校、文化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合作,共同策划和举办文化活动、讲座、展览等,以丰富文化资源和提供多元服务。建立明确的合作协议,规定各方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合作事项顺利开展,协议中应该涵盖活动策划、资源共享、宣传推广等内容。合作伙伴可以共同策划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如主题展览、讲座、艺术工作坊等,同时关联当前社会热点、读者需求,开发更多吸引读者参与的活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建立图书馆的官方账号,与读者进行互动,发布活动信息、文化资讯、阅读推荐,鼓励读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阅读体验和文化见解。建立图书馆的在线互动平台,如社区论坛、在线读书会等,读者可以在平台上交流讨论,分享读书心得,提出建议,与图书馆保持紧密联系。在活动策划过程中,充分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问卷调查、反馈箱等方式,了解读者的需求,并根据其意见进行调整和改进。建立合作项目的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合作效果和读者满意度,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合作方案,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影响力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活动方面应主动拥抱时代发展,通过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更好地实现数字资源整合,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技术、人员、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不同群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诚然,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漫长的工作,需要公共图书馆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数字化转型路径进行持续探索,加强与群众沟通互动,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郑小娇.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3(11):89-92.

[2]侯彩霞.智慧图书馆视角下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讨[J].参花(上),2023(07):113-115.

[3]程煜,姚国章,孙红蕾.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数字转型创新应用研究——基于智库调研工作案例的探讨[J].图书馆,2023(08):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