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内控制度对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财务内控制度对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唐蕾

淄博市淄川区科技开发服务中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壮大,各行各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大数据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也在深入探讨发展创新管理的新思路,顺应适应时代发展。但在当前新时期,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如仍以传统方式进行,将难以紧跟发展的步伐,且可能会因存在的问题而产生风险。本文阐述财务内控制度在财务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深入思考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依托财务内控制度提升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财务内控制度;事业单位;财务档案;信息化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为了顺应信息化发展,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也应顺应信息化发展,尝试转变新型管理理念,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和强化管理措施,提升自身素质,探索出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的有效思路。当前,信息化的发展为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提供了契机,档案管理人员要深入挖掘新形势下开展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新思路,提升管理水平,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助力。

1财务内控制度在财务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财务档案管理客观体现了财务内控制度原则

财务档案作为财务核算过程中产生和接收的财务信息资料,能够客观体现财务内控制度的相关原则,高度重视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并将全面性、适应性、制衡性原则按照规定要求渗透到内部控制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全面控制各项业务事项与经济活动。此外,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财务档案管理方法、存档模式、归档内容均发生了诸多变动,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财务内控制度的适应性原则,同时也会反作用于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更好地提升财务档案管理的整体工作成效。

1.2财务内控制度与财务档案管理相互制约

各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均包含在财务会计档案中。财务会计档案能够详细记录预算管理、事中核算、事后决算等各项工作内容,以实现对各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动态管控,切实保证财务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精准度。由此可见,财务档案管理与财务内控制度的关联密切,财务内控制度是优化财务会计档案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3财务内控制度对财务档案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从本质上来看,财务内控制度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体现为要求各单位或企业制定相对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尤其是在人员管理方面,需要注重财务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稳步提升,并通过贯彻落实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基础。此外,在财务档案管理方面,要求明确会计凭证处理、财务会计报表处理和会计账簿处理等程序,进而为提高财务档案管理效果夯实根基。所以,财务内控制度有利于确保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质效。

2当前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财务管理核算形式不统一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始使用电子软件。而有的单位仍在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方法,致使会计的核算不统一,导致内部业务机构不能完整地为财务部门提供相关资料,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票据管理混乱,给财务档案管理人员收集整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无法依法依规开展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和资金浪费。

2.2 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队伍持续扩大,大部分人员素质较高,能够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也有小部分管理人员法制观念相对淡薄,缺乏职业操守,时常会出现“以权谋私”“违规操作”的问题,这将直接导致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队伍人心不稳,长远来看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2.3财务档案管理软件缺乏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水平正在持续攀升,受此影响,财务档案管理软件也在不断更新与升级。然而,部分事业单位并不重视财务档案管理软件的创新,在实际工作中依然使用着传统软件,不仅拉低工作效率,还对财务档案管理安全造成威胁。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量大、工作复杂,只有运用高效的管理软件,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才会提高。财务档案管理软件缺乏创新,将直接影响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事业单位的平稳发展。

3依托财务内控制度提升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

3.1构建财务内控制度,完善财务档案管理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有必要结合单位内部实际情况为单位财务工作提供支持,保证会计报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尤其在平时工作中增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意识,科学分配单位内部组织机构、不同部门承担的责任,全面了解不同部门的基本职责,倡导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工作。建立内控机制的时候,需要清楚不同部门之间的关联性,明确部门需承担的职能,倡导不同部门在承担自己职能的时候,以遵守内部控制制度为前提,将不同部门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共同体,实现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促使工作流程更加简单化,从而提升财务内控工作效果。

3.2升级财务档案系统,提升人员专业素质

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对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掌握,清楚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求,结合情况制定长期、短期两种人才招聘方案,采用科学的选拔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致力于引入有管理经验且掌握多门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为提升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的综合素养奠定基础。其次,对于事业单位已经存在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指导工作、工作技能训练、专家指导等方式,促使培训方式多元化,结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专业的知识理论和技能,才能为其带来针对性的培训效果。最后,制定符合事业单位发展的奖惩激励制度。调动每一个岗位中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掘工作人员的潜在能力,结合工作人员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技能,做好工作岗位分配,保证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共同为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贡献一份力量。

3.3优化档案信息系统,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进入信息时代后,单一的财务档案管理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不仅工作效率不高,也不能满足全新的工作发展需求。事业单位有必要关注时代发展方向,结合事业单位已经存在的财务档案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重点分析财务内控制度中存在的一些规定,加大财务档案信息化建设力度,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质量提升提供保障。结合实际情况,企业可以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优势,创建具有新特点和处理能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从根本上优化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一方面保证财务档案数据的精准性和共享性,另一方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在原本工作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发掘财务内控制度的创新点,保证信息编码更加精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优势,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且进行改正,进一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规避信息泄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不能缺少财务部门给予的支持,更不能忽视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要想保证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可以从财务内部控制这一角度入手,提升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养,全面掌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内容,严格开展财务审计工作,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方法的优势和作用,为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伟华.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专项资金的档案管理[J].区域治理,2019(05):151.

[2]刘敏.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04):130.

[3]陈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J].黑龙江档案,2021(06):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