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与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住宅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与实践研究

隋亮

山东能源(海南)智慧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在住宅建筑中加强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应用至关重要,同时还要全面分析住宅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低碳理念,保障建筑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发挥节能效果,满足住宅建筑设计协同低碳理念共同发展的要求,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并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提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建设兼具舒适及节能效果的宜居环境,全面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住宅建筑;人性化设计;实践应用

1 人性化设计理念概述

人性化设计理念强调将用户的需求和体验放在设计的核心位置,特别在住宅建筑设计领域中表现突出。该设计理念着重于满足使用者的情感、身体和心理需求,力求创造一个更加舒适、便捷和安全的环境。在实际应用中,包括对用户需求的深入分析,确保设计考虑到各种身体条件、文化背景和使用习惯。例如,针对不同年龄的用户设计适宜的空间。此外,还涉及空间功能布局的合理规划,以实现高效空间利用;环境的舒适性也是关键,通过光照、温度和声音控制来提升整体体验。可及性和无障碍设计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确保所有用户都能方便地使用住宅建筑。这种设计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住宅建筑,而是涵盖了广泛的住宅建筑设计领域。

2 住宅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 和谐共存原则

和谐共存原则是基于哲学视角空间共生理论下而产生的,其是对空间物质属性的极佳诠释,融合了精神属性、空间属性与文化属性。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运用到住宅建筑设计工作中,充分体现了和谐共存的原则。在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特别重视建筑工程与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共生共存、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共生共存、建筑与人本身之间的共生共存。既要坚持以人为主体原则,又要协调好周边环境、人与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尊重三者的基本诉求,促进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深度渗透和融合。

2.2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性化设计首先要围绕住宅建筑所遵循的以人为本原则。尊重人的需求性,包括功能需求和情感需求两方面。在功能需求,不仅要做到建筑功用的使用便捷性,还要注重与之配套的辅助设施设计,使其满足人的根本需求。如进出口标识、消防标识、楼层布置图等。在情感需求方面,从空间造型、图案、色彩、搭配、光线、材料等,围绕人所能看到、感受到的进行设计,让居民在其中能得到放松、喜悦、舒适,从而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

3 住宅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与实践研究

3.1 在整体规划布局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理念

(1)住宅建筑面向的规划设计。在规划住宅建筑的面向时,应避免西向、北向等朝向。通过对住宅建筑面向的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可以确保南北向的通风对流,促进住宅建筑内部的空气流通,有利于提高住宅建筑的舒适度。在选择住宅建筑面的颜色时,应考虑太阳光照射的问题,采用浅色系调色板,从而减少太阳光照射的影响,降低热辐射,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2)楼栋布置的整体规划。在规划住宅建筑的楼栋布置时,应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住宅建筑的布局,形成风压差,确保楼栋间的通风效果,有利于增加通风量。设置住宅建筑间隔时,应注意自然风的走向,通过对住宅建筑位置和方向的合理安排,可以打造通风走廊,提高室内的通风效果。此外,也可以借助外部力量,通过安装具有通风效果的构件,促进空气流通。

3.2 交通系统设计

交通设计也是住宅区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更是住宅区整体功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项目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的交通道路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小区出入的车行和人行主干道,第二部分是花园次干道,第三部分是通往各个楼栋的人行干道。主干道是人们通行的主要路径,所以在住宅区景观设计时,要着重优化人车分流和人行干道网络设计。主干道是整个园区的交通要道,具有延伸性和开阔性特征,而次干道是供人们日常休憩锻炼或者散步的道路,可以让人们观赏园区的景观花卉,帮助人们放松。不同的道路景观设计时,要体现主次性,比如在主要道路系统景观设计时,要着重考虑道路的出行便捷性和安全性,减少植物花卉的布置,避免交通堵塞,给人们提供畅通的出行环境,而在其他次干道设计方面,就要坚持科学谋划,尽可能地多种植一些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既要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又要为人们日常观赏创造良好环境。如果空间允许,还可以借由路网设计创造更多体验空间,通过组团设计,或曲径通幽、或开阔畅达,增加住宅区的人文性和趣味性。

3.3 住宅建筑朝向、通风与采光设计

住宅建筑朝向是设计中的关键,设计时需因地制宜,根据工程所处地区合理规划,通常住宅建筑的主要朝向不应面对冬季主导风向。为实现自然采光的有效利用,设计人员应尽可能增加建筑外墙的采光面,尽量为建筑用户提供舒适宜人的自然光,这对室内自然光照效果的提升也大有助益,可间接减少室内灯具照明所产生的能耗。在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采用透光性良好的玻璃材料,窗户开启位置也应合理布设。为保建筑室内通风效果,设计人员可设置上部或中部悬窗的设计形式,也可采用底部内倒的通风设计形式。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住宅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多采用上下贯通的中庭设计形式,此种设计形式采光效果良好。中庭设计可更好地实现自然风的利用,对于高大的住宅建筑空间,设计人员可在顶部设置通风窗,借助建筑室内外的空气压差,形成空气的对流,进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夏季,可降低室内空调使用频率,间接降低能耗。

3.4 在内部空间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理念

首先,要合理划分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比如客厅、餐厅属于公共空间,为了给家庭成员提供一个宽敞舒适的休闲和用餐场所,可以考虑设计一个开放式的客厅和餐厅区域。如当前许多住宅建筑中的“横厅”设计理念的运用,就是很好地体现了公共空间的开放性,能够给处于公共空间的家庭成员更大的活动空间环境。私密空间的设计要满足休息和隐私需求,包括合理规划大小和布置,使其兼顾舒适性和实用性。此外,考虑到家庭成员的数量和需求,可以提供多个卧室以满足不同的居住配置。其次,在满足功能区功能基础之上的同时,要体现方便与节能。比如:厨房和洗衣区,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功能需求和使用便捷性。为厨房提供充足的工作台面和储存空间,方便家庭成员进行烹饪和食物储存。在洗衣区域提供足够的空间安装洗衣机、晾衣架等设施,方便家庭成员完成日常家务。卫生间的设计上要合理规划大小和布局,提供干湿分离、洗浴设备、洗手台和储物空间等功能,以满足家庭成员对于清洁与舒适的需求。最后,自然采光和通风是创建健康和舒适室内环境的关键。从技术角度来看,大面积的窗户和透明材料可有效地提高室内的采光率,但也需考虑热能和紫外线的控制问题。如使用低辐射性的玻璃或特殊的窗帘和遮阳设备,可缓解室内温度过高和眩光问题,同时保证良好的视觉舒适度。合理的窗户布局和通风系统则可确保室内的空气流通,减少湿气和污染物的积聚。如通过设置顶部和底部的通风口,可形成有效的热对流,从而加速空气的循环和更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性化设计理念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建筑品质,改善了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还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未来,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人性化设计理念将在住宅建筑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美玖,赵小春. 住宅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与实践研究 [J]. 居舍, 2024, (10): 25-28+47.

[2]许泽平. 住宅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设计探究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1, (07): 91-92.

[3]张婷婷. 人性化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J]. 中国高新科技, 2021, (06):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