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弹药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浅析弹药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韩朋飞

(海军装备部,陕西 西安710043)

摘要:弹药保障能力是影响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甚至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弹药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只有坚持“主动服务、信息准确、保障及时、处置有效”的保障理念,不断系统优化和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和保障模式,才能确保在新形势下、在战时弹药好用、管用、耐用、实用,为部队备战打赢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弹药服务保障体系

近年来,弹药装备服务保障次数和累计出动服务保障人数出现明显变化,保障人次逐年提升,究其原因,这与部队新军事训练大纲颁布的大背景相吻合,为贯彻新大纲要求,部队训练频次和强度明显加大,服务保障需求也随之加大,这也充分说明,随着部队练兵备战的步伐大大加快,对弹药装备的使用频次大大加强,服务保障工作任务持续加大,保障任务压力突出,构建新型服务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一、当前弹药服务保障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服务保障任务构成分析,弹药装备服务保障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近年来,部队专项、重大演训任务呈逐年增多趋势,专项、重大演训保障任务突出特点是保障标准要求高、保障效果要求高、时间要求紧急和任务影响大原有的服务保障工作主要以任务接受和用户驱动为导向,整体依然处于被动适应和应急状态,在应对重大专项任务保障方面逐渐显现出了一些不适应和不匹配;另一方面,当前部队列装的弹药使用平台,新老装备并存,多代同堂现象普遍,服务保障对象多、基数大,保障需求不确定性和难度较大,随着部队演训频次加大,对原有的服务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又产生一定冲击;随着高新装备大批量交付部队,而部队的保障力量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自我保障能力处于新旧接续期,对服务保障技术要求更高、依赖性更大;当前部队对于武器装备要求是交付即要形成战斗力,这对于装备综合保障能力更是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服务保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目前的装备服务保障能力距离当前演训保障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弹药装备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是部队练兵备战实战化保障的刚性需求和部队可靠、安全使用装备的重要保证。当前部队训练体系和服务保障要求发生了重大深刻变化。部队训练向聚焦备战打仗和全面提高打赢能力转变,要求装备建设成体系、成建制,提升战斗力和保障力,将装备保障能力提升至与战斗力同等重要的水平。新军事训练大纲正式颁布实施以来,部队实战化训练呈现常态化,弹药的出动、应用频次逐年加大,进一步要求各装备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提高装备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通过体系化推进装备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提升“让用户成功,使用户满意”的服务保障能力,是装备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

军厂协同备战和提升装备实战化保障能力的内在要求。当前部队“抗衡强敌”“备战打赢”形势迫在眉睫,实战化演训演练强度加大,对各型装备的极限使用、极限考核成为常态,如何针对战备形势严峻、部队演习演训任务增加的现实情况,以强军思想和强军首责为指导方针,突出战的牵引、提升建的效能、强化备的支撑,初步形成战、建、备三位一体的军厂协同备战保障模式,知难而进主动作为,军企同心完善服务保障网、健全战时敏捷响应机制、畅通战时保障链路,为装备真正具备全时待战、全域能战、全部可战的作战效能奠定坚实基础,成为装备实战化保障能力提升的切实要求

是推动装备高质量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装备服务质量和保障效率的满意度已成为装备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良好的服务保障能力,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是体现装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同时也能够迅速提升用户装备的战斗力,加深用户的信任感,并正向作用,闭环反馈于装备整体科研、技术、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提升,不断提升竞争力,推动装备高质量发展。

三、新型弹药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

火力主战,弹药先行,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战争就是打资源、拼保障弹药保障能力是影响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甚至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弹药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只有坚持“主动服务、信息准确、保障及时、处置有效”的保障理念,不断系统优化和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和保障模式,才能确保在新形势下、在战时弹药好用、管用、耐用、实用,为部队备战打赢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1.搭建数据共享平台

常规弹药列装基数大,使用平台多样,战备状态复杂,如何全面了解并掌握不同使用状态下各型弹药的质量状况、合理评估弹药使用期限、改进使用操作手册及随箱说明书等,已经成为机关、使用部队和承制单位共同面临的新问题。利用部队现有的弹药数据信息统计平台,发挥数据共享平台在服务保障检测中的优势,对目前部队出现的各类使用产品状态进行现场采集和检查评估,并将现场采集到的弹药数据信息传递至数据共享平台,达成实时掌握弹药状态的能力,同时维护并利用好数据共享平台,确保部队及承制单位设计、技术、质量、检验、生产等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及时有效。通过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做到弹药在部队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及各单位对弹药状态、使用情况的直线收集

及时掌握战备弹药,特别是临近寿命末期弹药在主力舰艇或者保障中心库房的实时状态,确保弹药满足使用需求,对监控发现的异常状态弹药立即进行检测并排查异常原因,将服务保障工作从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开展,确保弹药能够全天候满足战备需求,在使用时充分发挥各项战技指标。

2.构建敏捷响应机制

督促承制单位以新时代强军目标为指引,以装备保障需求为牵引,扎实履行强军首责,聚焦备战打赢,坚持战斗力标准,构建服务保障敏捷响应机制,以战时和实训需求为背景,制定装备服务保障管理办法,特别是战时服务保障应急预案建立规范、高效的战时装备保证机制,迅速、准确、有序的提供战时保障力量,保证装备的有效供给和恢复装备的完好状态。以敏捷响应、快速保障为目标,以“充分准备、快速前出、精确保障、持续支援”为基本原则,优化服务保障体系结构,创新服务保障资源配置,构建机构专业化、人员职业化、管理制度化、流程标准化、决策精准化、培训系统化、行为规范化的全寿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实现由任务保障型向任务能力结合型模式的转变,为部队和用户提供优质的军事装备和服务保障

3.建立三级服务保障队伍

建立稳定精干高效的专业化服务保障队伍,注重专、兼职及专家级服务保障人才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服务保障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建立三级服务保障体系,高效处置部队反映的在役装备问题,提高保障效率和能力。一级服务保障人员,主要由公司领导、副总工程师、科技带头人、各部门领导等构成,主要负责重大保障需求任务,重大、严重或反复发生的问题处置及保障,弹炮适配性专题研讨二级服务保障人员,主要由科技带头人,各部门技术、技能人员以及兼职技术服务保障人员构成,主要负责部队重大活动和演训任务保障,在役装备中问题装备的现场查验、检测及现场可维修装备的修复等三级服务保障人员主要由公司专职技术服务保障人员构成,主要负责完成新大纲训练装备质量安全和遂行任务等。

4.强化服务保障演练

军厂双方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主席大抓军事训练指示要求,以新时代弹药装备使命任务为牵引,不断强化开展实战化装备保障服务演练,系统推演弹药紧急生产、存储、装卸、运输等各个环节作业场景,营造备战氛围、锤炼战斗意志,努力把预案锤成实案、把实案磨成实招、用实招保障胜战。一方面,检验应急条件下弹药紧急筹措能力,包括信息传递链路、军厂保障响应速度、应急合同监管工作策划、应急生产策划、应急生产组织与实施等。另一方面,完善弹药投送运输链路,由于弹药运输标准、铁运计划等因素影响,弹药投送问题仍是制约高效快捷保障的“瓶颈”,建设现代化军事物流体系,也是建设弹药后勤保障的重要一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