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船舶技术发展对船员职业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智能船舶技术发展对船员职业的影响分析

胡 艳 

安徽省淮河船舶检验局   233000

摘要:随着第四次科技浪潮的推进,智能船舶科技的创新与实践正在引领全球航运领域的深刻转型,它不仅重塑着政策架构与产业布局,还将深远地革新船员队伍的构成与管理模式。这一变革将孕育出全新的船员职业分类、工作范式、培训认证体系以及监管规范,同时对船舶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的挑战。本文就智能船舶技术发展对船员职业的影响展开分析,为船员职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智能船舶技术;船员职业;影响

目前,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智能船舶行业中催生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同时也预示着全球航运业的未来趋势,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些智能船舶利用尖端技术和自动化解决方案,核心目标是提高运行效能和确保航行安全,以降低人为失误的可能性。它们在商业运输、港口运营、海洋研究及海上救助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其影响力不容小觑。智能船舶技术不仅正在重塑航运政策框架和行业结构,而且也对船员队伍的构建和管理方式带来深刻变革。

1智能船舶技术发展概述

1.1 MASS

自主驾驶的海上船舶(MASS)是指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海量数据处理、云计算及传感器技术,实现智能化的自主航行和控制。这些系统涵盖了自主导航、远程或自动化的机械操作与维护、货物管理、操纵技术和船舶构造创新,构成了现代智能船舶技术研究的重点。在安全性方面,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能够深入理解行业规定、事故历史和地域法规,以科学的方式做出决策,谨慎执行任务,从而增强安全性,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决策或操作失误。从运营维护的角度,MASS的产生减少了船员配置,不仅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还通过减小乘员生活区,扩大了货仓空间,提升了船舶的运输效率。因此,MASS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市场前景,代表着未来船舶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1.2船舶机器人

海洋智能设备,即船舶机器人,是一种结合机械构造与智能程序设计的装置,具备学习、感知、模拟和判断能力,能承担各种复杂且风险高的作业。这些任务涵盖了船舶污染监控、海洋搜索行动、救援任务、船舶焊接工艺、船舶清洁以及火警应对等。它们在现代航海和造船科技领域中备受关注。2015年,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携手弗吉尼亚理工等高校,成功研制出一种舰载的全自动消防机器人SAFFiR,能够抵御高达500℃的高温,且能协同人类消防员执行火警侦察和搜救任务。尽管我国在船舶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起步相对较迟,但进步速度飞快。目前,已商业化应用的主要是初级小型智能机器人,例如用于船体水下清洁的机器人、货舱壁面清洁爬行机器人和除锈机器人等。

1.3智能传感器

智能感知设备是一种集成式创新装置,它由敏感元件、信号捕获单元、信息处理模块和决策引擎构成,具备实时数据抓取、转换、解析甚至自主决策的能力,对现代自动化系统,尤其是海洋探索器和无人船舶至关重要。这些先进的装置,如MASS,凭借其智能化传感器的动态感知技术,能够无缝对接船舶状态、海洋生态、物流流程及港口运营,从而催生海量的数据资源。这种数据的高效利用,不仅支撑了远程操作的精确控制,也促进了船舶的智能决策过程。例如,“大智”号装载了超过500个智能传感器,全面监控船体的每个角落,通过实时记录船舶全程性能数据,实现了智能驾驶、自动化机舱管理、能效优化以及预测性维护。未来,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有望引入纳米科技的创新元素,赋予设备遥感探测、自我校准以及自我修复的特性,这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2智能船舶技术对船员和船员管理的影响

2.1带给船员的机遇

未来趋势显示,智能船舶将与常规商业船只并行运作,这将催生出全新的航运业务模式,随之而来的是新的职业领域和就业机遇。

2.2带给船员的挑战

提升船员的专业技能不仅有利于他们适应新出现的职业角色,把握新的工作机会,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在面临职业挑战时进行技能提升和职业转型。船员的技能可分为技术性硬技能和非技术性软技能两部分:硬技能涉及实际操作技术,可以通过学术教育、在职训练、认证课程或实习来获取;而软技能涵盖船员的非技术才能,如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自我驱动力和心理韧性,还包括持续学习的能力,它们作为辅助,支持硬技能的有效运用。目前,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对智能船舶远程操作者的资格、培训和管理尚无具体规定,虽然具体所需的硬技能尚未明确定义,但根据船级社《智能船舶规范》(2023)第8.2.8.3条,远程操控人员需持有合格的船长或驾驶员证书,并熟悉船舶性能和操作。船员还应掌握一定的数字技术,以便理解和监测船舶的运行数据。更为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智能时代的变迁,船员还需具备一系列软技能,如持续学习的能力、高效的人机交互技巧,以及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心理韧性和创新能力。这些软技能不仅能够辅助硬技能的发挥,更是推动他们在智能船舶时代保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2.3带给船员管理的挑战

目前的法律框架在智能船舶领域的专业人才管理上尚不完善,特别是在船舶劳动力配置和远程操作人员的法律归属问题上,亟待填补空白。

3 智能船舶技术发展对船员职业的影响的应对措施

3.1 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引导船员开展职业技能转型与升级

所谓的"持续学习",它强调的是个体作为主动参与者,积极运用各类资源和机会,积极进取,提升自我,增强应变能力。通过设计策略性的政策,各方力量协同作用,可以推动海员形成"持续学习"的氛围,从而缓解职业挑战,促进职业发展或者转行。我们可以从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中汲取灵感,设立一个由政府主导的系统,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和社区共同参与,构建一个名为"海员职业提升与转型培训机制"的框架。这个机制将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定制培训流程和标准,按层次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海员养成持久的学习习惯,逐步实现技能的革新和升级。

3.2 完善国内船员相关立法

顺应时代潮流,强化国内船员法律体系的前瞻布局,智能船舶正引领着未来的技术路径。对于智能船舶及其远程操作者进行有效监督,对未来船员结构的塑造和管理体系的革新具有决定性影响。首先,应积极融入国际规则的革新洪流,通过参与并推动相关国际协议的更新和完善。同时,应充分利用科技进步的力量,把握技术革新的机遇,提升船员立法的前瞻性。

3.3加强对智能船舶相关人员管理

当前,对于智能船舶远程操作者的法律地位缺乏清晰定义,但远程操作中心在职能上已接近或等同于船舶的驾驶室和机舱,可视作船舶控制界面的扩展部分。这些远程操作者在职责和技能需求上超越了传统的船员,代表着一种职业能力的进化,尽管他们的工作地点位于陆地,但在本质上与传统船员具有高度相似性。因此,提议在正式立法出台之前,应用等效原则对他们进行监管。至于那些不直接参与操控的人员,如船舶通信和网络安全专家等,建议暂时依据雇佣关系来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智能船舶技术的广泛应用预示着船舶运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显著下降,这可能导致众多船员,尤其是普通船员的就业困境。为了缓解智能技术对船员职业的影响,应当培养船员形成持续学习的观念,促进其职业技能的提升或转型。同时,国内法规需适时完善,以调和技术创新与传统产业的关系。通过引导船员职业的适应性变革和发展,将行业健康平稳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李文娟,梁杰珍.智能航运时代的节能降耗、低碳环保分析[J].中国航务周刊,2024,(13):48-50.

[2]谭韵璇,刘博明,任旻,等.智能船舶技术发展对船员职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海事,2024,(01):26-28.

[3]张雨婷,徐立新,曹林,等.智能船舶的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船舶工程,2023,45(S1):185-18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