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部分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合肥市部分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李玲

安徽美年大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1

摘要目的:了解合肥市部分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及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 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合肥美年大健康庐阳分院的体检人群,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段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和血清学指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整体发病率 43.65%,女性高尿酸血症整体发病率 15.48%,男性总体发病率高于女性(P < 0.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总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而总胆固醇、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P < 0.001)。结论:合肥市部分体检人群的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且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有差异。生化指标中的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可能促使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而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可能阻止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关键词】血尿酸 ;年龄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所致。有研究统计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达1.2亿,同时以0.97% 的年增长率增长[1]。基于高尿酸血症的危害性,本研究调查合肥市部分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以及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报告,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2]。然而,尿酸在这些疾病中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可能与其他风险因素有关,如生活方式和血脂异常。本研究通过分析近3年在合肥美年大健康庐阳分院体检人群的最新数据,旨在探究合肥市部分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以及血清尿酸浓度相关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 2023 年 12月于合肥美年大健康庐阳分院体检中心体检人群血液样本,筛选年龄、性别、血尿酸信息齐全的患者 153198 例,其中包含男性81845 例,女性71353 例,年龄区间在16~86岁之间。

1.2 生化检查 患者于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尿酸、总蛋白、白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指标有进行分析。

1.3 诊断标准 高尿酸血症:男性血尿酸水平> 420 μmol/L,女性> 360 μmol/L[9]。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计量资料(t)和计数资料(X2)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版本)进行分析,其表示方式为()、(n,%),如果 P<0.05,则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年龄段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比较 男性整体高尿酸血症发病率 43.65%,女性整体高尿酸 血症发病率 15.48%,男性整体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于女 性(P < 0.001);在男性、女性不同年龄段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见表 1。

表1 不同性别、年龄段体检人群高尿酸症发病率比较

年龄

男性

女性

       χ 2值

           P

例数

高尿酸血症例数

发病率%

例数

高尿酸血症例数

发病率%

<18岁

40

17

42.50

28

7

25

2.209

0.198

18-29岁

20386

9745

47.81

20785

3183

15.31

5043.015

<0.001

30-39岁

30869

13986

45.31

27366

3418

12.49

7455.788

<0.001

40-49岁

15818

6566

41.51

11500

1503

13.07

63751.566

<0.001

50-59岁

10813

4071

37.65

8273

1947

23.53

59554.707

<0.001

60-69岁

3134

1055

33.66

445

159

35.73

58453.828

<0.001

70-79岁

611

222

36.33

445

159

35.73

0.410

0.846

>80岁

176

67

38.07

80

24

30.00

1.563

0.260

合计

81845

35729

43.65

71353

11046

15.48

14264.971

不同年龄

χ2=507.776

P<0.001

χ2=1146.991

P<0.001

2.2 不同性别高尿酸与尿酸正常相关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男性、女性高尿酸与尿酸正常组间,总蛋白、白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高尿酸与尿酸正常相关生化指标水平比较(mmol/L)

总蛋白

白蛋白

空腹血糖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男性

  高尿酸

74.37±3.75

45.22±2.31

5.20±0.89

5.33±1.01

1.96±1.60

1.20±0.24

3.51±0.75

  正常尿酸

73.36±3.72

44.84±2.34

5.27±1.31

5.15±1.01

1.49±1.39

1.27±0.27

3.36±0.75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女性

  高尿酸

74.21±3.84

43.51±2.26

5.16±0.92

5.28±1.05

1.40±1.07

1.41±0.3

3,38±0.8

  正常尿酸

73.2±3.79

43.34±2.27

5.16±0.92

5±0.97

1±0.64

1.51±0.3

3.11±0.73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 高尿酸血症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为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为高尿酸血症的独立保护因素。见表3。

表3 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项目

OR

95%CI

P值

年龄

0.996

0.995~0.998

P<0.001

总蛋白

1.029

1.025~1.034

P<0.001

白蛋白

1.085

1.077~1.093

P<0.001

空腹血糖

0.918

0.903~0.932

P<0.001

总胆固醇

0.733

0.670~0.801

P<0.001

甘油三酯

1.388

1.356~1.420

P<0.001

高密度脂蛋白

0.245

0.221~0.271

P<0.001

低密度脂蛋白

2.132

1.919~2.370

P<0.001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收集合肥美年大健康庐阳分院近3年的数据,共153198 名体检者,研究结果显示,合肥部分地区的高尿酸血症男性高尿酸血症整体发病率 43.65%,女性高尿酸血症整体发病率 15.48%。该数据高于2016年东莞市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男性31.33% ;女性11.51%。本研究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饮食习惯,合肥市居民喜食重油、重盐、动物内脏、啤酒等富含嘌呤的食物。Villegas 等[3]指出,食用动物蛋白和啤酒与高尿酸血症的高患病率有关。在本研究结果中,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高尿酸血症组的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尿酸组 ;高密度脂蛋白均低于正常血尿酸组。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总胆固醇是高尿酸血症的阻碍因素,本研究中高密度脂蛋白的 OR 值达到 0.245,是较强的高尿酸血症的阻碍因素,因此总胆固醇可能受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而呈现阻碍现象。Li等[4]的研究指出血清尿酸浓度与血脂参数之间没有关联,血清尿酸浓度升高被确定为高尿酸血症的血脂异常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合肥市部分体检人群的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有差异。 在男性中,高尿酸血症组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尿酸组,而空腹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尿酸组。在女性中,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尿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尿酸组。生化指标中的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可能促进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而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可能阻止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瑞凤,郭永平,魏丽,等 .高尿酸血症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2): 121-124.

[2] Benn CL,Dua P,Gurrell R,et al. Physiology of hyperuricemia and urate-lowering treatments[J]. Front Med(Lausanne), 2018,5 :160.

[3] Villegas R,Xiang YB,Elasy T,et al. Purine-rich foods, protein intake, and the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the Shanghai Men's Health Study[J].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12,22 :409-416.

[4] Li L,Song Q,Yang X. Lack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elevated serum uric acid and components of metabolic syndrome such as hypertension, dyslipidemia, and T2DM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nese adults[J]. J Diabetes Res,2019,2019:317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