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1
/ 2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曹晴晴

 上海市华东医院(上海 200040)

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疗效。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阿托伐他汀)34例和实验组(瑞舒伐他汀)34例。对比组间血脂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结果:本研究中,治疗后,实验组的TC、TG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LVEF、LVEDD、LVESD水平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更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脂及心功能指标,建议推广。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通过对两种药物疗效的对比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及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冠心病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健康[1]。因此,对不同药物的疗效进行研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其降脂作用与抑制AS斑块形成有关,但其机制尚不明确。这两种药物在药理作用及药效上都有一定的差别,需要对其进行系统性的药效分析[2]。对此,本研究将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阿托伐他汀)34例和实验组(瑞舒伐他汀)34例,常规组中,男性17例(50.00%),女性17例(50.00%),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0.67±1.67)岁,病程8-12年,平均病程(10.38±1.31)年。实验组中,男性18例(52.94%),女性16例(47.06),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61.29±1.27)岁,病程9-12年,平均病程(10.22±1.27)年。组间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常规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10mg)治疗,药物初始用量为10毫克,治疗7天后,可针对患者的病情好转状况合理调整,最大用量每天不超过70毫克。

予以实验组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斯利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J20160545;10mg*7片)治疗,药物初始用量为10-35毫克,治疗14天后,可针对患者的病情好转状况合理调整。

所有患者都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监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工具使用SPSS25.0软件,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者表达形式(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脂指标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的TC、TG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组间血脂指标比较(,mmol/L)

组别

n

TC

TG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34

6.53±0.79

4.02±0.51

2.39±0.64

1.64±0.41

常规组

34

6.46±0.76

5.57±0.82

2.38±0.68

2.27±0.67

t

0.372

9.359

0.062

4.677

P

0.711

0.000

0.950

0.000

2.2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较常规组的LVEF水平更高、LVEDD、LVESD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组间心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

n

LVEF(%)

LVEDD(mm)

LVESD(mm)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34

34.39±4.26

47.73±5.69

66.47±5.67

52.13±4.46

49.79±5.37

38.53±4.62

常规组

34

35.28±4.29

40.71±5.32

65.79±5.34

59.90±5.04

49.60±5.28

45.26±4.98

t

0.858

5.254

0.509

6.732

0.147

5.777

P

0.394

0.000

0.612

0.000

0.884

0.000

3讨论

冠心病是由于冠脉供血不足而导致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的冠脉狭窄或闭塞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严重影响心脏的血液与氧气供应,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胸痛、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甚至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症状。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变,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3]。近些年,临床常采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均获得了一定疗效。但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具有更好的抗冠心病作用。瑞舒伐他汀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胆固醇及甘油三酸脂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子。瑞舒伐他汀具有降血脂、降血脂等作用,具有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另外,瑞舒伐他汀对患者心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研究发现,瑞舒伐他汀可显著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提示瑞舒伐他汀可改善心脏供血功能,减轻心脏负荷。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提示药物对心肌结构有保护作用,延缓心脏疾病进展[4]

总之,相较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对患者TC、TG、LVEF、LVEDD、LVESD等指标水平的改善情况更理想,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冯俊星,温玉珍,张海全.瑞舒伐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2022,41(34):138-141.

[2]代红力,穆少宁.重症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22,41(18):113-116.

[3]柴文玲.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J].智慧健康,2021,7(11):150-152.

[4]刘佳妮.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