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1
/ 2

简析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

齐辰江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燃烧优化对于降低锅炉运行燃烧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资源、提高锅炉燃烧运行效率、保障供电系统运转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应当引起关注和重视,相关单位应当秉承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结合电力供应实际需求和现存问题分析相应的解决对策和优化方案,推动锅炉燃烧运行智能化、自动化控制,为火力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营效益的提升提供更多保障。

关键词: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

引言

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及运行管理在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环境影响方面具有重要,采用高效的燃烧优化措施不仅能显著提高火力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还能在遵循环境保护法规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因此,应持续深化火电厂锅炉燃烧的优化研究,以促进可持续能源策略的实施,优化现有能源结构,从而构建能源安全、经济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电力生产体系。

1火电厂锅炉运行的原理

火电厂锅炉运行的原理是将化学能有效转化为热能,进而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火电厂锅炉主要由燃烧系统、水循环系统、汽水分离系统、蒸汽系统及排放处理系统组成。燃烧系统是锅炉的心脏,其通过精确控制空气与燃料的比例,实现燃料的高效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在此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通过辐射、对流等传热方式传递给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则承担着将热能转化为蒸汽能的任务,水在锅炉管道中流动并吸收热量,逐渐转化为高压蒸汽。该高压蒸汽进入汽水分离系统,除去水滴,保证干燥度,然后输送至蒸汽轮机,实现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蒸汽在轮机中做功后转化为低温低压蒸汽,再通过凝汽器冷却,闭环循环。排放处理系统则负责处理燃烧过程产生的废气,包括粉尘、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确保环境符合排放标准。整个运行过程中,锅炉的运行管理需紧密监控燃烧效率、热效率、蒸汽质量及环境排放,以优化能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并通过精细调控燃烧参数和运行策略,有效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和运行稳定性,实现经济、安全、环保的目标。

2火力发电厂锅炉燃烧运行的现存问题

2.1煤粉分配不均问题

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环境条件会影响燃烧效率,进而影响锅炉运行时的能耗,而就现阶段来看,因为运行环境影响导致煤粉分配不均的问题是较为常见的,这会直接影响锅炉燃烧运行的稳定性,尤其是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风速、风量控制不当,则会直接导致煤粉分布不均问题出现,进而降低锅炉的运行效率,因此需要对风控系统做出适当调整,保证送风量、风速满足于锅炉运行需求,进而更好地解决和规避煤粉分配不均问题,在保障锅炉正常运转的同时降低能源损耗,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降低火电厂的运营成本。

2.2蒸汽参数问题和燃煤杂质问题

锅炉是火电厂供电系统运转过程中的重要能源入口和能量转换源头,可以为发电机组的运行提供稳定的动力,进而保障供电系统正常运转。而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蒸汽参数既可以有效反馈锅炉的运行情况,同时也会直接影响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效率,如果出现蒸汽参数不稳定的问题,则意味着火力发电厂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而如果蒸汽参数较为稳定,则意味着在煤炭燃烧的过程中燃烧质量是可以得到保障的,煤炭资源利用率也可以得到保障,同时发电设备的负荷也会有所降低。但是蒸汽参数不稳定、不平衡的问题是现阶段锅炉燃烧运行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此外,在煤炭燃烧的过程中除了会产生热量以外也会产生较多灰尘,这些灰尘也会导致热能传递受到较大的影响,进而降低锅炉的运行效率和燃烧效率。如果锅炉炉膛中灰尘积压过多,传热阻力会不断增加,热交换效率也会因此不断降低。此外,煤炭燃烧时所产生的灰尘也会带来设备通道堵塞等相应问题,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

3.1合理采用现代控制技术

①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如PID控制、模糊控制或神经网络控制,可以实现对燃料供给、空气流量、燃烧温度和压力等关键参数的精确调节,不仅能够保证燃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还有助于减少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有害排放。②智能监测技术。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如热电偶、压力传感器和气体分析仪,可以实时监测锅炉的运行状态,并结合数据采集系统和实时监控软件,可以对锅炉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③数据分析与优化算法。通过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建立精准的锅炉运行模型,从而预测锅炉运行的最优状态,为燃烧控制提供科学依据。④对环保设备实施精细管理。可在脱硫和脱硝系统中采用先进的控制方式,以确保排放指标符合环保要求。

3.2结合先进燃烧理论进行锅炉建模

锅炉建模需要基于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燃烧过程中的热交换、质量转移和化学反应,并合理应用先进的燃烧理论,如化学动力学模型、燃料热解理论和多阶段燃烧过程。上述理论有利于对燃烧过程中煤粒的行为的深入理解,包括其着火、燃烧和烟气生成过程。同时锅炉建模也需要精确描述燃烧过程中风粉的混合、反应和传热机制,要求模型能够模拟空气和固体燃料的相互作用以及燃烧生成物的形成和排放。此外,锅炉建模还需考虑实际操作条件的影响,如燃料的种类、质量和供给率以及燃烧空气的流量和温度,并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精确模拟,预测锅炉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为燃烧优化提供指导。在实际应用中,锅炉建模通常依赖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和热力学分析工具,CFD软件可实现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燃烧过程,预测燃料燃烧的效率和污染物的生成;热力学分析工具可用于计算热效率和能量平衡,以评估锅炉的性能。

3.3炉膛压力

炉膛压力的合理控制能够确保燃烧空间内燃料和空气的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燃烧的均匀性和完全性,避免局部过热或有害气体排放,实现高效燃烧。炉膛压力的控制会影响烟气的流动和热交换过程,因此适当的压力水平能够优化烟气流动路径,提高热交换效率,从而有效提升锅炉的整体热效率。与此同时,炉膛压力还与排放控制紧密相关,通过精确调节炉膛内的压力,可以有效控制烟气中有害气体如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的生成,从而降低环境污染。在技术实施方面,炉膛压力的控制依赖于先进的测量和调节系统,如压力传感器、控制阀门和自动调节装置,以此来实现送引风机、二次风门的高效配合,使锅炉适应不同的运行条件和燃料特性。此外,还需要考虑锅炉设计特点和操作经验,由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锅炉对炉膛压力的要求可能不同,因此有效的压力控制策略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结束语

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电力工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力工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结构也在不断调整,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电厂锅炉的运行方式也在进行优化。从锅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对其燃烧过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电厂锅炉燃烧优化运行的相关策略。

参考文献

[1]鲁宁.电厂运行调整及锅炉燃烧调整对飞灰品质影响[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2(18):131-132.

[2]梁会朋,赵冠雄.燃煤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08):236-237+258.

[3]蔡云峰.燃煤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24):142-145.

[4]李效奎.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2(0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