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

陈妙

湛江岭南骨科医院  广东湛江  524000 

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B01218

【摘要】目的讨论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时间:2021年1月~2022年6月;对象: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肌张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肌张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抑制神经元凋亡,提高再生神经的协调性并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值得临床运用及推广。

【关键词】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脑梗死偏瘫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以中老年人多见。脑梗死后偏瘫发生率高达70%以上,重症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无法自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中医理论中,脑梗死称为中风,证属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肝风内动、痰浊闭阻,病位在,病性属虚实夹杂。其治疗需以平肝潜阳、益气通络、活血祛瘀为主。使用中药有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配合针灸加功能训练,针灸应用透穴法,透穴法具有刺激穴位多、得气感强、针刺穴位少的特点,降低患者对针刺的恐惧,增加患者依从性。功能训练根据Burmrstrom阶段分级,评估后针对性进行功能训练治疗。本文分析了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进行比较(P>0.05)。见表1。

1两组基线资料对比(n=30

组别

年龄(岁)

性别(例)

对照组

60.11±2.18

17

13

观察组

60.89±2.13

15

15

χ2/t

P

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1]中脑梗死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3)意识清楚,可配合康复训练指导。

排除标准:(1)除存在脑肿瘤、脑外伤等其他脑血管疾病患者;(2)其他疾病如小脑萎缩症、帕金森病等导致的肢体运动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治疗,选择由阿司匹林(生产产家:安徽艾珂尔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34023338;规格:0.3g)按照每天100mg引导患者进行口服治疗,同时以平泻平补法对患者实施常规针刺穴位治疗,具体留针时间控制在半小时,按照每天 1 次实施针刺疗法,功能训练同观察组。

观察组:中药治疗中引导患者按照每天3次,每次3粒口服培元通脑胶囊(生产产家: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Z20000022;规格:0.6g*27粒/瓶);功能训练实施方法:采用Burmrstrom阶段分级法,分为Ⅰ~Ⅵ级。Ⅰ、Ⅱ 级患者对健侧肢体进行阻力强化训练,借助联合反应可刺激患侧共同运动,每日训练30分钟左右;Ⅲ级患者进行患侧肢体屈伸运动,10次一组,每次10组,每天30组;针对Ⅴ、Ⅵ级患者采用速度训练以及主动运动训练,同时抗肌痉挛等。 针灸治疗法为透穴法,分为头部针刺、上肢穴位针灸和下肢穴位针灸。具体实施方法:头部针刺:用3寸毫针从上星进针向百会透刺。上肢针刺:从患侧肩髃穴进针,深度控制在2.5-3寸之间向臑会穴透刺;从曲池进针,深度控制在2.5-3寸之间向少海透刺;从外关进针,深度控制在1.5寸以内向内关穴透刺;从合谷进针,深度控制在1.5-2寸之间向后溪透刺。下肢针刺:从髀关进针,用3寸针向伏兔方向透刺;从阳陵泉进针2.5-3寸向阴陵泉方向透刺,从丘墟进针2-2.5寸向照海透刺;自患者太白穴进针,朝患者束骨穴进行透刺,深度控制在 2寸~2.5 寸范围内。进针完成后留针半小时,每天1次,治疗1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肌张力、神经功能缺损,使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评估治疗前后肌张力,分0、1、1+、2、3、4共6级,分别对应0、1、1.5、2、3、4分,分值越低表示肢体肌张力越低[2];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情况,NIHSS分级如下:0~1分:正常或近乎正常;1~4分:轻度卒中/小卒中;5~15分:中度卒中;15~20分:中重度卒中;21~42分:重度卒中

[3]

(2)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the Barthelindex of ADL)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0-20分=极严重功能障碍;20-45分=严重功能障碍;50-70分=中度功能障碍;75-95分=轻度功能障碍;100分=可以自理;分值越大能力越强[4];肢体运动功能评估表( 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五个领域的内容,总共包含113个评估项目,满分为226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恢复的越好[5]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3.0统计软件,±s可以用计量资料进行表示,联合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将其表示出来并使用χ2检验,统计学有意义则需要P<0.05,表示为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肢体肌张力神经功能缺损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肌张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肌张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肢体肌张力神经功能缺损对比±Sn=30,分)

组别

肌张力

NIHSS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09±0.31

4.08±0.16

15.51±3.24

8.41±2.45

对照组

5.13±0.23

2.99±0.43

15.66 ±3.12

12.21±3.11

t

0.568

13.013

0.183

5.257

P

0.573

<0.001

0.856

<0.001

2.2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对比±Sn=30,分)

组别

改良Barthel指数

Fugl-Meyer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0.41±3.27

63.07±5.04

20.63±4.96

67.63±6.96

对照组

40.32±3.29

51.86±4.12

20.25±4.56

43.25±5.56

t

0.106

9.432

0.309

14.990

P

0.916

<0.001

0.758

<0.001

3 讨论

中医将脑梗塞归属“中风”范畴,痰浊瘀血内蕴为标、脾肾亏虚为本;故临床主张干预以祛瘀通络、活血益气为原则;常规开展的康复训练对患者机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并不显著,近年来,中医外治技术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康复训练能够促进身体内血液循环及大脑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代偿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康复锻炼配合中医药及特色针灸治疗技术对患者机体各项功能起到良好改善作用,有助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本文分析了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肢体肌张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针灸疗法针刺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后溪、阳陵泉透阴陵泉,丘墟透照海等穴,对病例半身不遂、手足拘挛等症状可起到良好改善作用,从而快速减轻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起到了疏利关节的作用;对上星透百会、肩髃透臑会、髀关透伏兔等穴位刺激,可产生通经活络、调神导气的功效,以缓解患者偏瘫肢体肌痉挛症状。另一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针灸能通过改善大脑血液循环、调控神经递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改善局部肌肉的肌张力。

综上所述,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抑制神经元凋亡,提高再生神经的协调性并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值得临床运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2]陈华丽,诸葛勤,朱轶锋,等. 多种感觉刺激疗法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和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促进效果[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26(6):766-770. 

[3]金艳,朱崇田,王艳,等.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1):108-111. 

[4] 符晓艳,甘小娅,王敏,等. 肌力分级的功能训练视频宣教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23,52(24):3770-3774.  

[5] 徐玉方,宋静,王章钰. 奥塔戈运动训练联合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2):373-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