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生产标准化常态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浅谈安全生产标准化常态化建设

王其佳

中交(临沂)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生产企业需将安全管理置于核心位置,全面强化现有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并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与方案。只有如此,企业生产安全才能得到根本保障,进而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本篇文章详述安全生产管理与规范化建设,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

引言

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在市场中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首先必须保证企业的安全。要做到安全生产规范化,必须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生产和规范化管理。要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用科学规范的方法来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把经济和安全问题摆在一起,把先进的安全理念与良好的生产习惯有机地联系起来,以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含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种现代化的企业安全管理办法,其内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例如生产过程管理、生产对象管理、采购安全管理等等,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便于政府对企业进行监管,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不仅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提倡企业在关注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安全生产,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

2.1 标准化建设成果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首先,国家层面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法制保障。其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此外,企业自身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大投入,加强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企业逐步形成了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明确了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同时,企业还加强了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此外,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事故风险。

2.2 存在的问题

尽管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持续改进的动力。其次,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执行不力、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此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侧重点

3.1明确安全生产目标职责,建立制度体系

在安全生产规范化的进程中,由企业的领导或主管领导负责制订安全工作的目标与方向,并设定各个单位的责任与任务。企业由各种职能部门和岗位组成,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企业内部也设立了相应的职位来保证公司的日常运作,所以,在安全工作中,人事部门的责任设定是最合理、最有效的,也是最直接的。人事部门应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中,寻找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工作,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工作规定,并纳入现有的公司章程和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告知、培训和考核。责任的设立要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相适应,其次要与企业的具体工作相联系,比如:对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要承担公司的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和各部门主管在各自工作范围内承担与安全有关的工作,不得将其全部责任落实到各部门。

在确定了岗位的安全责任后,按照规范的规定,要构建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完善的体制机制能够对人们的行动起到一定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在制订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规定和责任。例如,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具体要求制定“目标的管理体系”,需要对目标的制定、审批、发布进行详细的规定。在制订“安全培训与培训管理体系”时,必须对其归口部门、培训类型、培训需求提出及培训方案进行界定。安全管理体系是公司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一个基本保障,其制订要符合公司的现实情况,并要经过各个职能部门的审核,最终由管理层决定颁布和执行。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于落地实施,它不仅是一种标准的审查,也是一种应对措施,如果在实施中,如果不能满足国家最新的法律法规,就不能在企业中实施。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工作人员的责任,制订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有助于避免因“管理缺陷”而产生的全面的危险。

3.2 规范设备设施管理

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中设备安全管理的重点是:①对设备设施的规划、设计和购置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②在设备设施的安装和使用中,按照安全标准,按照特定的设备和设施的技术规范进行技术对比;③在日常使用中,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检修。若能对上述三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并将其具体工作责任分解到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安全”所造成的危险。

3.3 加强人员培训,规范作业安全

在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中,员工的行为管理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环节,因为员工的身体状态、意识水平、操作技能等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控制员工行为的同时,还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训练按人员类别分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全体人员三种。针对包括公司高管在内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的方式主要是外部取证、外部讲师和内部培训,需要注意的是,培训的效果对最终的管理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考试来检验,此外还可以通过模拟演练来提高培训的效果。

在企业作业中,作业安全的管理重点包括:制定和培训作业、日常监管和安全教育。作业作业中的作业安全管理重点是: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培训、作业安全操作的日常监管与安全教育。很多企业会采用审批制度来进行风险作业的安全把控,并将审批单交给有关负责人进行管理,审批单是能够高效地进行过程管理的工具和可追踪档案的保存,批准单就是一种管理体系,它的各个环节都要即时审核,不能在危险作业结束后再进行。通过上述员工的培训和规范的工作行为,可以更好地防止“人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危险。

3.4 形成体系,细化节点与分工

安全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的关键,但它还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环,不能独立地独立进行,不能与生产脱节,其对于每个标准的实施都是精心设计的,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优化、细化流程、提高管理的效率,而不是仅仅按照企业目前的管理逻辑去制定与企业目前的管理逻辑不符的制度和流程。

结语

综上所述,为满足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进行改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提高自身竞争力度。为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的开展,完成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根据外界环境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制度,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核心素养的把握,促进企业今后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才飞. 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新河选煤厂的应用[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22,(09):75-76+80.

[2]曲禄,刘恒宇.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关键问题与对策[J]. 上海商业,2022,(09):225-228.

[3]曾艳. 浅谈班组安全标准化管理[A]. 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经济管理与技术创新论文集[C].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22:72-74.

[4]陈永发.中小型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2021:74-75.

[5]张明星,张明,张守森.油气管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践与思考[J].2021(2017-8):26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