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服务中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及提升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3

农业气象服务中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及提升策略

贺东,

贵州省德江县气象局565200

摘要:农业气象服务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及提升是确保农业气象服务有效运行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气象观测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提升策略,以期为农业气象服务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提升策略

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当前综合气象观测的能力和水平仍存在不足,制约了农业气象服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因此,加强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农业综合气象观测内容
(一)农作物观测

对农作物的生长状态进行观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不同生育阶段的生长情况和生理状态。其次,观测农作物的生长速率和生长势,通过测量植株高度、茎粗、叶面积指数等参数,评估作物的生长状况和发展趋势。再次,记录农作物对气象因素的响应情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光照等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阈值。同时,对作物的病虫害情况进行监测,包括病害、虫害种类和程度的观测记录,以及对应的防治措施和效果评估。最后,综合分析农作物观测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选择适宜的耕作措施和农事活动,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畜牧观测

对畜禽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测,包括体重、体型、毛色、行为等指标的监测,以了解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态。其次,对畜牧动物的繁殖情况进行观测,包括发情期、配种次数、妊娠期、分娩情况等方面的记录,以评估繁殖效率和生产力水平。再次,对畜牧动物的饲养管理情况进行观测,包括饲料消耗量、饮水量、粪便质量等指标的监测,以确保动物的饲养环境和饲料供应符合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对畜牧动物可能出现的疾病和疫情进行监测,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等疾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控措施的效果评估。最后,综合分析畜牧观测数据,为畜牧业的管理和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指导畜牧户合理调整饲养策略、改善养殖条件,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土壤水分观测

土壤水分观测是指对土壤中水分含量及其变化进行监测和记录的过程。通过使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情况,以了解土壤的水分状况。这项观测工作通常包括对不同深度和不同位置的土壤进行采样和测试,以获取全面的土壤水分数据。通过土壤水分观测,农民和农业管理者可以及时了解土壤水分状况,合理调整灌溉量和灌溉时机,以确保作物得到适量的水分供应,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增加,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四)自然物候观测

自然物候观测是指对自然界中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定现象和事件进行监测和记录的活动。这些现象包括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叶片凋落等周期性变化,以及动物的迁徙、繁殖、孵化等行为。通过自然物候观测,可以了解生物的生长发育情况,掌握季节性变化规律,预测气候变化对生物活动的影响,从而指导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等活动。自然物候观测是生态学、气象学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监测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
(五)农业小气候观测

农业小气候观测是指针对农田内部微观环境的监测和记录,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光照等参数。这种观测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农田内部的气候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农事措施。通过监测农业小气候,可以更好地管理温室、大棚等设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精准农业管理,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农业气象服务中综合气象观测实际应用
(一)评估农业气象条件

评估农业气象条件是指利用综合气象观测数据和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所需的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和判断,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通过监测气温、降水、湿度、风速等气象参数的变化,评估作物生长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及时预警气象灾害,优化农业生产管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二)预报农业气象

预报农业气象是指通过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气象条件的分析预测,为农业生产提供未来气象信息的服务。这一过程涉及到对大量综合气象观测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利用气象模型和预测技术,对气温、降水量、湿度、光照条件等农业生产中关键的气象要素进行预测,为种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例如,通过提前预测干旱或暴雨等极端气象条件,农民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如调整作物种植计划、提前储备灌溉水源或采取防洪措施,以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农业防灾减灾

及时获取并分析气象观测数据,包括降水量、气温、风力等关键参数,识别可能导致农业灾害的气象因素。其次,建立健全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通过气象预报和监测技术,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冰雹等,以便农民和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此外,开展灾害防治技术和设施建设,例如修建防洪渠道、设置抗旱灌溉设施、加固温室大棚等,提高农作物对灾害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同时,加强农民的气象灾害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保障农产品的生产稳定和品质安全

[1]
(四)农业气象产量预报

通过分析历史气象数据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结合当前的气象条件和未来的天气趋势,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科学的推测。这一预测过程通常涵盖了多个方面的考虑,包括气温、降水、日照、湿度等气象因素对不同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病虫害等生物因素的综合影响。农业气象产量预报的结果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业决策者更好地规划种植结构和播种时机,合理调整农业生产措施,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产量波动。例如,在预测到即将来临的干旱或洪涝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农民可以调整种植品种、采取适当的灌溉措施或加强土壤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作物的产量损失。
(五)农业病虫害防治

通过定期监测和分析气象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及时发现可能引发病虫害的气象环境,并加强对易发病区域的监测预警,提前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其次,采用农业生产管理措施,如轮作、间作、混作等,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和布局,减少病虫害传播的机会和范围。同时,加强土壤管理、植物营养调理,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病虫害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此外,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生物农药等绿色环保的防治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最后,加强科技支撑,利用先进的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对农田进行精准施药、监测和防治,提高病虫害防治的精准度和效率。
三、农业气象服务中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及提升策略
(一)组织观测人员参与培训

培训可以为观测人员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其具备准确、规范的气象观测能力。通过培训,观测人员可以学习气象观测的基本原理、仪器使用方法以及数据记录和处理技巧,从而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观测水平和专业素养。此外,培训还可以帮助观测人员了解最新的观测技术和方法,跟进气象科学的发展动态,提升其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因此,组织观测人员参与培训是加强农业气象服务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升农业气象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可靠的气象信息支持。
(二)拓展人才招聘渠道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气象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气象观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因此,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拓展人才招聘渠道,吸引更多合适的人才加入农业气象服务队伍。拓展人才招聘渠道需要与各级高校、科研院所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与这些机构合作,可以开展联合培养计划、设立实习岗位或者提供科研项目支持,吸引气象、农业、环境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加入气象观测团队。这样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培养和储备更多专业人才,还可以促进学术和实践的结合,提升气象观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现代化手段是拓展人才招聘渠道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建立专业化的招聘网站或者利用各种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并开展线上招聘活动,吸引更广泛的人群关注和参与。同时,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积极开展人才招募宣传,展示农业气象服务的魅力和发展前景,吸引更多有志于从事气象观测工作的人才加入。加强与行业协会、专业组织等的合作也是拓展人才招聘渠道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机构通常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专业信息,可以共同开展人才招聘和培训计划,共享资源、优势和信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农业气象观测能力的提升。此外,还可以利用行业协会和专业组织的影响力和平台,组织举办行业交流会、培训讲座等活动,促进人才交流和合作,增强整个行业的凝聚力和创新力。
(三)更新综合气象观测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气象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设备可以带来更精准、更可靠的观测数据,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支持。更新综合气象观测设备可以提高观测数据的精度和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旧设备可能会出现性能下降、测量误差增大等问题,导致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而通过更新设备,可以采用最新的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系统等,提高设备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确保观测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更新综合气象观测设备可以拓展观测参数和监测范围。随着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于观测参数和监测范围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更新设备可以引入新的观测参数和监测指标,如空气质量、土壤水分、作物生长状态等,满足农业气象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支持。更新综合气象观测设备还可以提升观测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新一代的观测设备通常具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更快的数据采集速度,能够实现对观测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减少人力投入和观测成本,提高观测效率和数据更新速度。同时,更新设备还可以引入远程监测和遥测技术,实现对观测站点的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提高观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可用性。更新综合气象观测设备也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装备,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推动气象观测设备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同时,更新设备也为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了更好的实验平台和研究资源,推动气象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更新综合气象观测设备是提升农业气象服务综合气象观测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更新设备,可以提高观测数据的精度和稳定性,拓展观测参数和监测范围,提升观测效率和自动化水平,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农业气象服务的提升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四)完善综合气象观测制度

建立健全的气象观测制度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全面性,为农业生产、气象灾害防范、资源管理等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支撑。完善综合气象观测制度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通过制定统一的观测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观测参数、观测方法、数据采集周期等内容,确保各地观测站点的观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观测数据的质量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异常和误差,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完善综合气象观测制度需要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观测网络。在农业气象服务中,不同地区、不同农业生产系统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建立覆盖城乡、山地平原、不同气候区域的观测网络,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气象信息需求。同时,还应该加强与其他领域的观测数据共享和融合,如环境监测、水资源管理等,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完善综合气象观测制度需要加强设备更新和技术培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气象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观测设备,引入新的观测技术和装备,提高观测数据的精度和时效性。同时,还需要加强观测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观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确保观测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完善综合气象观测制度还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管理机制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气象观测事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气象观测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责任体系,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加强对观测数据的管理和利用,保障观测制度的顺畅运行和长期稳定。完善综合气象观测制度是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举措之一[2]

结束语:

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及提升是农业气象服务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提出的策略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气象服务,为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卓珺. 农业气象服务中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及提升策略 [J]. 南方农机, 2023, 54 (08): 88-90.

[2]宋赫,陈美娟,李华峰. 农业气象服务中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及提升策略 [J]. 农业灾害研究, 2022, 12 (08):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