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田重复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老油田重复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汪洋

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 吉林 长春 130022

摘要:对于部分以压裂方式进行投产的油田来说,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压裂效果会变差,需要针对油田重复压裂后,压裂效果不理想、压裂过程中出现砂堵、压裂层数有限等情况,文章对老油田开展重复压裂改造技术开展了研究,科学优化了压裂液和支撑剂,并跟踪重复压裂效果,现场实施后,起到了良好效果,为老油田重复压裂工作提供了有效技术指导。

关键词:老油田;重复压裂改造;技术优化

1重复压裂改造技术背景

对于部分采用压裂方式进行开发的老油田来说,随着开发的不断进行,老油田注水开发和重复压裂的矛盾日益加剧,表现为含水上升、产液量下降、重复压裂效果不好等。这种情况下,如何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在原有压裂裂缝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裂缝,沟通油流通道,成为提高油田开发效果需要解决的难题和方向。重复压裂指的是在已经压裂改造的基础上开展的压裂措施,这项压裂工艺已经有70数十年的历史,已经逐步成为措施增产的重要手段。但重复压裂工艺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原因影响,会引起裂缝的失效。不仅如此,部分油田油井在重复压裂过程中,受作业或者选层等因素影响,也没有见到增油效果,需要在原有层位上重复压裂,因此,有必要对油田重复压裂效果的影响因素开展研究

2影响油田重复压裂效果因素分析

(1)长井段笼统压裂工艺下,由于小层之间层间矛盾突出,如果工艺参数选择不合理,则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层间矛盾。

(2)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以及采出程度的不断增加,各个井点之间的地应力方位和地应力大小都会产生变化,有些井点的变化程度较高,所以,根据地应力方位对重复压裂裂缝长度进行优化,可能会将注水方位进行沟通,严重者会产生暴性水淹。

(3)在油田长时间开发和注入水的长期冲刷作用下,重复压裂的井层位之间的孔隙压力、地应力大小、矿物构成、孔隙度参数、流体流动性能都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变化。所以,需要开展压裂液和储层之间的适应性评价。从理论上讲,地应力变化会引起纵向应力剖面的变化,这种情况下,重复压裂裂缝延伸规律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和精准预测。

(4)随着油田开发年限的延长,井下复杂状况越来越普遍,套管变形、管外窜等情况都会给重复压裂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5)在压裂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参数进行有效控制,如果控制不合理,可能会出现“网状

缝”等情况,引起裂缝的扭曲和变形,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在压裂过程中产生砂堵。

(6)如果重复压裂的措施井跨距大、油层分散、油层薄,则在压裂过程中容易产生压不开甚至压裂层段缺失的情况。

3老油田重复压裂改造工艺优化

3.1压裂液体系优化

从压裂裂缝流动压力梯度计算公式可以发现,压裂液的粘度越低,裂缝内的压力变化程度越小,压力能够传递的距离越远。因此,要想裂缝内具有较强的压力传递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压裂液裂缝的波及体积,需要使用低粘度的压裂液。要想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可以让裂缝产生错位和滑移。从压裂液室内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压裂时,可以首先使用滑溜水造缝,然后利用基液让裂缝进一步延伸,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最后,使用加入交联成分的暂堵剂、支撑剂进行裂缝内转向,形成新的裂缝,在复杂裂缝的作用下,提升主裂缝在近井地带的导流能力。

3.2压裂工艺参数对压裂液的性能要求

(1)如果重复压裂的规模较大,砂比较高,则要求压裂液在地层温度下应该具有优异的耐温、耐盐、耐剪切性能,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以顺利造缝、有效携砂。(2)压裂液要保持低滤失性能,以提高压裂液的使用效果,因此,控制好压裂液的滤失性,才能提高压裂施工成功率。(3)压裂液体系要具有良好的防膨性能,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压裂液对储层带来的伤害。(4)压裂液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要具有优良的性能,表现出良好的破乳性能,主要目的是能够加速压裂液的返排。(5)压裂液要能够高效破胶,不留残渣。(6)压裂液的添加剂之间要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且和地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

3.3优选支撑剂

根据不同粒径石英砂在相同闭合压力下的短、长期导流能力对比,20~40目石英砂可满足短期导流能力要求,提高加砂强度可保证长期导流能力,最终优选出经济合适的支撑剂。

3.4压裂参数优化

老油田重复压裂工艺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改造体积”为目标,结合区域储层埋深及地温情况,在室内试验、现场应用以及降本增效基础上,自主攻关研发一种低成本、可变黏的压裂液体系,确保该体系具有“一剂多能”的功效,在施工期间通过调整浓度即可实现滑溜水、线性胶和冻胶压裂液之间的自由转换,还具有现场配制工艺简单、降阻效果好,成本低等优势。

3.4.1压裂工艺

部分老油田在长期注水开发后,投产压裂形成的裂缝会对水驱产生方向性,在反九点井网中,边井受效程度低,角井位于水驱有利区域,容易受效的同时也存在水淹风险。所以,在开展重复压裂时,需要对压裂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对施工参数科学设计。对边井最小主应力方向上天然微裂缝不发育、侧向剩余油富集的特点,按照“老缝体积压裂+缝内暂堵转向压裂”的工艺思路进行设计,实施大砂量、大液量、大排量和低砂比压裂,提高裂缝复杂程度。对角井方位最大主应力方向上天然裂缝发育、注水受效程度高、水淹可能性大的井位,在压裂参数设计时,应该按照“缝口暂堵转向+体积压裂”的工艺思路进行设计,对砂量、排量、液量保持低水平,增加缝网改造复杂程度、控制缝长,降低水窜风险。

3.4.2缝内暂堵升压技术

由于老裂缝采出程度高,从提高单井产量的角度出发,要求重复压裂时,在地层中产生新的裂缝系统,也就要求采取特定的压裂工艺手段,让地层中的裂缝充分延伸或者形成新的复杂缝网。通过缝内暂堵压裂工艺技术的优化,初步建立了“砂塞+大粒径支撑剂+暂堵剂”的缝内段塞升压技术。暂堵剂颗粒、软化点、熔化点的选择要和地层流体以及压裂流体相适应,确保在压裂施工后,这些颗粒能够溶解于原油中,不会对储层产生二次伤害和地层污染。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暂堵剂对缝内的升压程度和措施增油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升压幅度越高,天然裂缝开启程度越大,裂缝改造体积和规模也就越大,单井措施后增油量也就越理想。

3.4.3施工排量

对比研究不同排量条件下裂缝扩展情况,分析认为排量为Xm³/min时,裂缝半缝长100m左右,与整个缝网较为匹配。该范围缝长能够和以往的裂缝沟通,实现缝间的沟通。从裂缝内压力和排量之间的关系曲线能够发现,排量越大,缝内的压力越高,造出的裂缝缝网宽度也就越大,油流泄流面积也会增加,所以可以通过排量控制获得更高的净压力。

3.4.4液量

根据数值模拟软件,对储层改造液量与储层改善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对老井重复压裂后会增大对原有裂缝的改造体积。从理论上看,注入液量越多,改造体积越大,但是受地层条件等因素限制,改造体积不可能无限增加。对比研究不同液量条件下裂缝扩展情况,分析认为单层液量Y方时,裂缝半缝长100m左右,与整个缝网较为匹配,所以,结合压裂措施,按照单层液量Y方进行优化。

3.4.5砂比

在重复压裂过程中,砂比的高低对压裂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实施重复压裂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支撑剂方式和支撑剂体系。通常用小粒径的支撑剂支撑天然裂缝和微小裂缝,用大粒径支撑剂填充主裂缝。根据裂缝闭合压力以及室内研究成果和现场应用情况,平均砂比优化为10%~15%为宜。

参考文献:

[1]陈超.低渗透油田压裂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39(04): 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