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6
/ 2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措施

孙音华1王海楠2

1身份证号码210521199408233174

2身份证号码21138119901013181X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建筑企业为了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率,积极引进各类先进建筑工程机械设备。众所周知,在日常的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各种杂物,异物污染,油污渗漏,磨损变形以及机械锈蚀等,都可能给机械设备造成一系列工艺劣化的影响。因此,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逐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针对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存在的工作问题等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措施

引言

机械设备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内部构造中有着许多齿轮、变速箱和轴承、叶轮及其他机械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在日常运转中,极容易由异物或传动系数变异而造成自身的运行偏离度增加,最终影响整个机械设备运行的精确度和稳定性,甚至造成机械逐渐产生零部件损坏、传动轴磨损等各种问题。为此,全面增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水平,是进一步实现机械设备安全、稳定、高质量运行的必然举措。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高水平完成。

1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内容,科学与完善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对建筑施工的有序进行、成本控制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也是保证机械设备良好运行状态以及较长使用寿命周期的重要手段。所以,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功能等存在持续下降的问题,仍然坚持运行施工,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将会导致机械设备的功能缺失影响施工效率,而且安全性会大幅度的下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这样才能提升安全性,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的前提下还可以切实地降低施工成本支出,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问题

2.1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所有工作的开展都与施工现场实际状况相关。施工人员是施工现场的管理者与直接参与者,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与效率。在现代施工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出现在施工现场,并得到了普遍应用。所以,建筑企业应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与调配工作,确保各项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与利用,使施工计划能够如期完成。根据当前施工现状,部分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很多人无法做好机械设备安全与管理工作,甚至还会出现违规行为,会施工现场埋下较多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施工事故。除此之外,施工人员掌握机械设备的程度较低,难以在现场作业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设备价值,提升及生产效率。我国为建筑安全生产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严格监控施工过程。然而,管理队伍素质依然没有达到标准,仍然存在施工队伍不遵从规定进行作业的情况。

2.2机械设备检修工作不受重视

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机械设备的应用工作,在发挥机械设备功用、价值的同时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机械设备的维修检查工作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重视,很多出现问题的机械设备或已经老化的机械设备仍然在施工现场被长期使用,为施工过程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最终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安全事故。有部分施工企业认为定期维修和检查机械设备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也需要投入过多的资金,不如降低维修检查的频率以控制成本。这种想法完全错误,绝不可取。一旦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出现问题,企业必然会承担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损失,其损害程度无法预估。只有定期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与维修,及时发现问题并消除隐患,确保设备始终能够正常运行,才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措施

3.1完善管理体制

在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控工作中,先要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一定要遵守下列原则:其一,在制定过程中,有关单位需要正确清晰认知机械设备管控的重要性,结合国情建立健全相关管控制度,由此保证机械设备管控和应用达到较强专业性与安全性。其二,在实际应用相关制度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制度有力,任何人都不得凌驾其上,一旦发生违规操作行为或者发现违背规范的人员,应及时根据违规制度给予严厉惩罚,从而保证制度严肃性。另外,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使机械设备管控更加全面。所以在实际应用相关制度时应积极宣传其内容与重要性,让人们了解规章内容,确保实施准确性。并且通过运用奖惩制度也可以提高制度应用的有效性和有序性。

3.2构建科学完善的组织维修保养体系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相关企业必须要构建科学完善的组织维修保养体系,保证相关的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具体而言,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的体系,合理地安排维修与保养工作,进而保证相关的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还要加强与机械设备厂家的合作,厂家既要提供高质量的机械设备,也要完成相关维修与保养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技术人员能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解决相应的故障问题。此外,建筑工程如果使用机械设备种类较多,可以成立独立的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机械设备的整体调度使用以及对于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进而形成较为完善的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体系。

3.3做好机械设备的细节维护工作

在开展机械设备维护工作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先要完成其行走装置润滑作业。应当注意,在首次应用过程中,第一步应打开减速机通气帽,确保通气状况良好,减小内部压力。正式进行作业之前,应认真细致检查减速机润滑油面高度是否处于规定范围内,若小于正常高度,应适当补充润滑油。虽然起重机械设备行走装置中的轴承无需日常加油,但每隔两个月,便需适量补充润滑油,而且每一年都需要拆卸清洗一次。

3.4及时解决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与运行的矛盾

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一般按照项目管理人员的指令开展机械施工,但一些项目管理人员并不熟悉设备的具体操作管理,这种外行指导施工可能导致操作发生失误,引发管理人员与操作技术人员的矛盾。因此,建筑企业要及时关注施工进度,明确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工作情况,避免机械设备的管理与实际运行发生矛盾而影响整个工程施工。

3.5全面加强机械设备润滑是机械设备维修

保养的重要方法。由于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是零部件彼此连接的,各零部件之间在长期的咬合运行和动力传送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力,增强摩擦件磨损。为此需要定期对机械设备、零部件和机械设备内部系统进行润滑,更换润滑油,加大机油更新力度,实现磨损力下降,确保传动轴、齿轮、咬合构件等机械设备之间的润滑程度,这是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重要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及时进行机械设备的清洗,全面加强机械设备润滑,确保机械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注意做好设备安装设计,检查机械设备内部零部件的油量是否满足润滑程度。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高水平完成。

参考文献

[1]周梅.建筑机械施工管理与设备调配[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4):215-216.

[2]王宏春.建筑工程机械维护保养技术的分析运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5):188-189.

[3]林俭臻.建筑机械施工现状与维护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