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6
/ 2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

范艳红

嫩江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 嫩江 161499

【摘要】 目的 分析尿激酶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0年-2023年,收治的3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采取溶栓治疗。以随机抽签分组,各155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全面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入院至溶栓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激酶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开展全面护理,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可提升溶栓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尿激酶;全面护理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高危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由于年龄大,容易并发其它疾病,导致发生意外的风险增加。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尿激酶是常用的静脉溶栓药物,可通过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将纤维蛋白凝块降解,还可将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VII等降解,发挥溶栓作用[1]。尿激酶静脉溶栓过程中,需要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有效护理干预,保证疗效及安全性。本次研究就全面护理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20年-2023年,收治的3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采取溶栓治疗。以随机抽签分组,各155例。对照组,男女比100:55,年龄35-77岁,平均(58.6±4.8)岁;观察组,男女比92:63,年龄36-78岁,平均(59.3±5.2)岁。分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做好溶栓治疗前检查及准备,遵医嘱进行溶栓操作及监护。溶栓后做好患者病情及不良反应等监护。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1)溶栓前护理。①心理疏导,耐心解释疾病发病原因,发展及演变过程,告知溶栓的目的及危险性。②完善准备。要求护理人员在接诊时做好护理评估,协助患者做各项检查,建立静脉通路,抽血进行血常规、血型等检查;拍摄颅脑CT,排除脑出血。获得检查结果,并遵医嘱准备溶栓药物。(2)溶栓时护理。①密切监护血压,注意观察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范围内。②出血倾向观察。观察患者口鼻腔、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有无出血情况,尤其是牙龈出血情况,是溶栓后1h内重点观察的情况。溶栓过程中,不要随意给予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切忌溶栓后24h内进行置管。(3)溶栓后护理。①监护疗效及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语言、肌力等恢复情况。溶栓后2h间隔15min记录一次血压及评估神经功能。之后6h,可间隔30min记录一次。之后可间隔1h记录一次,一直记录到溶栓后24h。②注意事项指导。指导患者溶栓后2h绝对卧床休息,24h内经过评估,可进行床上运动。不要过早离床,防止发生意外。指导患者注意每天做好卫生清洁。进食高蛋白、低盐、低脂肪等食物,保持清淡,多吃水果及蔬菜。适量运动,但需要注意控制动作。

1.3 观察指标

(1)评估治疗指标,包括入院至溶栓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2)统计溶栓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对比数据。(±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指标对比

观察组入院至溶栓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治疗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入院至溶栓时间(min)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

观察组

155

23.8±1.6

9.4±0.9

6285.8±465.2

对照组

155

33.2±3.5

13.7±1.8

7458.6±384.1

t

30.410

26.602

24.203

P

0.000

0.000

0.000

2.2 溶栓成功率对比

观察组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溶栓成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溶栓成功率

观察组

155

140(90.3)

对照组

155

125(80.7)

t

5.849

P

0.016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是一种难治的高风险疾病,首选静脉溶栓治疗。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效果好,能够尽快达到促血管再通的目的,可降低脑细胞死亡率。且不需要侵入性操作,治疗的安全性高。尿激酶多以静脉滴注途径给药,操作方便,能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充分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血栓治疗,配合相应的护理,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和保证疗效及安全性[2]

在溶栓治疗前,护士要配合医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指导患者做好各项有关检查;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静脉溶栓成功率;在进行溶栓治疗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一般状况,并对其发生的异常状况进行监护,及妥善处置,以避免发生高血压、出血倾向等并发症;在治疗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做好各项基础及饮食方面的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重视溶栓后并发症的处理,可以降低或避免发生意外事件,提高整体溶栓效果

[3]

综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合全面护理,可提升溶栓成功率,可缩短治疗事件,降低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方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4,45(2):462-464.

[2]桑云秀.优质护理联合无缝隙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4,21(1):190-193.

[3]黄春水.细节化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5):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