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内注射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6
/ 2

鞘内注射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

李娜   杨晓艳   顾欣  李国芳

昆明市儿童医院   云南省  昆明市650000

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鞘内注射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患儿的数量为60例,时间范围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通过随机平衡的方式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儿的数量为30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实验组提供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显佳,p<0.05。结论:为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提供鞘内注射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提倡。

【关键词】鞘内注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宗旨是提供高效低价的医疗服务。实施过程中以患儿的具体情况为依据,将患儿为作为护理的主体,通过规范的操作护理模式,降低其治疗费用,提升护患配合的默契度[1]。对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属于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以及幼稚细胞大量增加,并广泛对肝、脾等脏器造成浸润,导致机体正常造血受到抑制。在恶性肿瘤所导致的死亡率当中,白血病居高不下。鞘内注射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但治疗期间易出现不良反应,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给予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患儿的数量为60例,时间范围为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年龄在2-8岁之间,其平均年龄(5.22士0.44)岁,男性31例,女性29例。分析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显示(P>0.05),可进行分组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患儿注射期间的临床表现,给予有效的引导,必要时给予体位约束,避免穿刺失败。

实验组提供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包括:1、心理护理,鞘内注射痛苦要高于静脉给药,若治疗其间患儿不配合,易导致穿刺失败,增加患儿以及家属的恐惧心理。穿刺前应告知患儿以及其家属穿刺的必要性,治疗的有效性,告知其穿刺的方法,提醒基础治疗的配合重要性[2]。邀请接受过穿刺治疗的患儿家属现场指导,消除其紧张及焦虑的情绪,转移患儿的注意力。2、穿刺过程中,选择小号针,避免药物外渗或者穿刺损伤,当针头不刺入皮下组织后应缓慢进针,避免用力过猛刺伤马尾神经或者血管,导致下肢疼痛或者血液混入脑脊液,影响结果。推注药物过程中应缓慢 ,边回抽边推注,确保脑脊液和药物充分混合稀释。若患儿颅内压较高时,可缓慢放1-2ml脑脊液。多次鞘内注射可能会出现颅内压下降的情况,应提供有效的干预,注射行之有效量生理盐水,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明确其面色、口唇、瞳孔症状,发生出汗、恶心、呕吐或者瞳孔不等大时,应停止穿刺,给予有效的处理[3]。3、做好穿刺部位的护理,患儿抵抗力相对较差,穿刺时应做好穿刺部位的保护,给予有效的皮肤消毒,观察局部是否出现了渗血,若出现渗血时给予有效的包扎,若出血量较大时,应使用止血药物。年龄过小的患儿应避免大便或者尿液造成污染[4]。4、药物进行脑脊髓膜腔后会导致患儿发生呕吐,应提醒患儿多饮水,选择清淡、流质食物,避免恶心、呕吐,术前2小时不进食,远离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使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文中所涉及到的计数用(n%)表示,行X2检验,计量数据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2.1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p<0.05。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40

32(80.00%)

5(12.50%)

3(7.50%)

37(92.50%)

实验组

40

36(90.00%)

4(10.00%)

0(0.00%)

40(100.00%)

P

-

-

-

-

<0.05

3讨论

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但是该种治疗方式患者痛苦度相对更高,而且患儿年龄相对较小,配合度不高,容易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故为其治疗期间提供合理的护理十分重要。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合理的护理模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心理护理,使得患者的心理状态更为平稳,降低不良情绪对治疗造成的影响。穿刺的过程中,给予有效的引导,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掌握患儿的颅内压,确保患儿顺利完成穿刺。给予有效的并发症预防,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观察局部是否出现了渗血或者渗液的情况,若大量渗血时应为患儿提供止血药物,做好感染的预防。呕吐的管理,化疗药物进入机体后,患儿发生呕吐、恶心的机率较高,提醒患儿在术前2小时不进食,术后远离刺激性食物,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鞘内注射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患儿提供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周天菊.鞘内注射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J].中国保健营养, 2021, 031(031):190.

[2]彭芬芬.鞘内注射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干预[J].健康必读, 2020, 000(003):14-15.

[3]刘琴,卓宜佳.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应用于治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15):138-140.

[4]曹涵钰,陶涛,白莲,等.贝伐珠单抗联合脑脊髓放疗和鞘内注射治疗AML患者中枢白血病复发1例[J].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2022, 04(01):E07099-E07099

[5]向金峰,王刚,卜凡丹,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 2022(006):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