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者海镇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中违法占地行为的监管与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会泽县者海镇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中违法占地行为的监管与治理

谭彩兰1   王万加2

1.会泽县者海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曲靖  654211

2.会泽县者海镇党群服务中心     云南曲靖   654211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宅基地建房活动日益频繁,但同时也出现了违法占地行为的问题。本文以会泽县者海镇为例,对该地区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中违法占地行为的监管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镇农村宅基地建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违法占地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接着,文章从政策制度、监管机制、执法力度、公众参与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加强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中违法占地行为监管与治理的对策和建议。最后,文章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违法占地;监管与治理

一、引言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建房成为农民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农村宅基地建房过程中,违法占地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进程。因此,加强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中违法占地行为的监管与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会泽县者海镇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中违法占地行为的深入研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及治理对策,为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会泽县者海镇农村宅基地建房现状及问题

(一)农村宅基地建房现状

首先,从宅基地申请和审批情况来看,近年来,随着农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增加,者海镇农村宅基地的申请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政府也加大了对宅基地审批工作的投入,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宅基地申请得到了批准,为农民的新建、改建、扩建房屋提供了合法依据。

其次,从宅基地使用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能够按照批准的用途和面积标准使用宅基地,合法合规地进行建房活动。然而,也存在一些违法占地、超面积建房等问题。部分农民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改变宅基地用途,或超出批准面积建房,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此外,者海镇政府还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宅基地建房管理。例如,通过政策宣传、工作措施和依法引导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宅基地建房管理政策的认识和遵守程度。同时,也加强了对违法占地、超面积建房等行为的监管和整治力度,保障宅基地的合理使用和农民权益的保护。

(二)违法占地行为的表现及危害

1、违法占地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1.1未经批准占用土地:单位或个人未取得合法用地批准文件或未办理用地批准手续而违法占用土地进行建设。

1.2采用欺骗手段骗取批准文件:通过弄虚作假骗取批准文件,占用土地建设。据统计,近年来因欺骗手段骗取批准文件而被查处的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

1.3少批多占:超过批准的用地面积占用土地,多占的部分属于违法占地。如一建筑企业在获批10亩用地后,实际占用12亩,多占的2亩即为违法占地。

1.4其他形式的违法占地:包括拒不归还依法收回的土地、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等。这类案件虽然数量相对较少,但影响恶劣。

2、违法占地行为的危害:

2.1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农用地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大规模的违法占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进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因违法占地导致的耕地面积减少率呈上升趋势。

2.2对农民利益的损害:违法占地通常会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使他们失去生产和生活的空间,丧失稳定的经济来源。据统计,因违法占地而引发的农民上访、维权事件逐年增多。

2.3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违法占地常常伴随着乱砍滥伐、破坏湿地等行为,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灾害。违法占地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三、违法占地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1. 经济利益驱动

经济利益是违法占地行为产生的主要驱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价值不断攀升,一些单位或个人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不惜违法占用土地。例如,一些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或进行房地产开发,在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占用土地,导致违法占地行为频发。

2. 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

土地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是违法占地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土地管理制度在某些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如审批程序繁琐、监管不到位等,这为违法占地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此外,政府在土地出让、征收等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也加剧了违法占地问题的严重性。

3. 法律法规执行不力

法律法规执行不力是导致违法占地行为频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我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执法力度不够、监管不严等问题,导致一些违法占地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处罚。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违法占地行为的蔓延。

4.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不足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不足也是导致违法占地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些

村(社区),由于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或补偿不到位等问题,农民可能采取违法占地的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此外,一些农民对于土地法律法规的了解不足,也容易导致违法占地行为的发生。

四、违法占地行为监管与治理对策

1. 强化执法力度与严格执法

执法力度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违法占地行为能否得到有效遏制。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是确保执法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同时,要建立严格的执法责任制,对执法不力、徇私舞弊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 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是预防违法占地行为的重要措施。要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减少审批环节中的腐败和权力寻租现象。同时,要加强对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合理规划土地用途,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3. 加强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

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是监管违法占地行为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群众举报违法占地行为,对举报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和保护。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认识和遵守程度。

4. 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违法占地行为的监管中。例如,利用遥感技术、GIS系统等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占地行为。

5. 加大违法成本,强化法律威慑力

对违法占地行为实施严厉的处罚,包括罚款、拆除违法建筑、恢复土地原状等,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通过加大违法成本,强化法律威慑力,使潜在违法者不敢轻易触犯法律。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会泽县者海镇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中违法占地行为的监管与治理进行研究,分析了违法占地行为产生的原因、影响及治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中违法占地行为的监管与治理对于推动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工作,以实现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金清,张燕. 农村宅基地违法占地的法律规制[J]. 中国土地科学,2010,24(04):54-58.

[2]毕翠红. 农村宅基地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6):18-19.

[3]王卫国. 中国土地权利研究[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4]陈小君等. 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5]贺雪峰. 地权的逻辑Ⅱ:地权变革的真相与谬误[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