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走向舞台——论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当代艺术创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从民间走向舞台——论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当代艺术创作

董乐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要:湘西土家族摆手舞作为一种深植于湘西土家族文化土壤的传统舞蹈形式,历经数百年的传承演变,凝聚土家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追求。这种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土家族文化身份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湘西土家族摆手舞面临着从传统民间艺术向现代舞台艺术转型的挑战。本文从分析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点入手,讨论在湘西土家族摆手舞融入当代艺术元素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当代艺术创作;摆手舞

引言:探讨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当代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这不仅是对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保护,也是对该舞蹈创新发展的探索。通过结合现代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和技术,使得湘西土家族摆手舞在保持其传统精髓的同时,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习惯,增强其艺术表现力。这样的创作实践,不仅能够促进土家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也为其他民族民间舞蹈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有益的经验启示。

一、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点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展现该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其广泛的参与性和独特的舞蹈形式,能够传递丰富的文化意涵。舞蹈的规模宏大,不分年龄性别,人们聚集一起,沿着锣鼓的节奏旋转排列,可以体现土家族社区紧密团结的特点。舞蹈的动作虽不复杂,却在简单中见精妙,通过肢体的摆动和脚步的跟随,展示出土家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摆手舞动作的特色明显,尤其是手脚同侧的摆动和动作的稳重粗犷,反映土家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劳动实践。土家族居住在丘陵地区,长期在崇山峻岭中劳作,从而形成独有的舞蹈风格。这种风格不仅在动作上体现,在舞蹈的结构上也有所展现,从单摆到双摆,再到回旋摆,每一种基本动作都承载着土家族的生活哲学。摆手舞不仅是一种舞蹈,也是一种故事的叙述,通过不同类别的动作,反映土家族人民的劳动生活等多方面的经验。每一个动作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赞美,无论是描绘劳动场景的动作,还是模仿自然界生物的动作,都充满对自然生活的敬畏。舞蹈伴随的音乐和歌词同样富有土家族特色,锣鼓的节奏和音乐的旋律与舞蹈动作紧密相连,共同构建一幅生动的土家族文化画卷。歌词用土家族语言唱出,可以讲述劳耕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土家族人民对生活的感悟表达。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集体性强、富有表现力和地域特色的舞蹈艺术形式。摆手舞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语言的展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体现土家族人民对自然生活的深深爱恋与尊重。

二、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当代艺术创作措施

1、在舞台中结合当代舞台调度技术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现代舞台艺术创作探索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创作过程中,融入当代舞台调度技术不仅是对传统舞蹈形式的一种尊重继承,也是一种创新发展。现代舞台调度技术的引入,为这一传统舞蹈注入新的生命力,使之更加贴近当代观众的审美。在具体实践中,舞台调度的应用需要精心设计,以凸显摆手舞的民族特色。利用现代舞台技术,可以通过灯光布景和多媒体等元素,增强舞蹈的表现力。使用动态灯光营造氛围,运用布景道具创造不同的舞台空间,以及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土家族的文化背景,都能使摆手舞在舞台上的呈现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巧妙的舞台调度,可以突出摆手舞的层次感,使舞蹈排列更富有视觉冲击力。根据舞蹈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队形阵列,使用三角形来表达力量,使用同心圆来表达团结共鸣,使用矩阵来展现秩序。这样的调度不仅能够增加舞蹈的视觉美感,也可以加深观众对舞蹈内涵的理解。在叙事性的摆手舞作品中,舞台调度能够帮助建构故事框架,引导观众的情感投入。通过变化的空间布局和动态的舞者位置,可以营造故事发展的节奏,增强舞蹈的叙事力。这种调度不仅体现在舞者的排列移动上,也体现在舞台的整体布局和动态变化上,使得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充满意义,每一个场景都富有表现力。将当代舞台调度技术融入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创作,不仅能够增强舞蹈的观赏性,也能够帮助传统舞蹈更好地适应现代舞台,与当代观众产生共鸣。这种融合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当代艺术探索的贡献。

2、创作原点基于湘西民间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当代艺术创作措施,着力于将创作原点深植于湘西民间,这种做法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舞蹈艺术深层次的挖掘传承。通过深入到湘西土家族的生活环境中,创作者能够直接触摸到摆手舞的生命力,感受其背后的文化脉络,从而在创作中真实地再现土家族的生活情感和文化精神。积极寻根的过程不仅仅是对舞蹈动作的模仿,更是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表达。通过田野调查和与民间艺人的交流,创作者可以深入了解摆手舞背后的故事、象征意义以及社会功能,这些都是创作时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湘西的各种节日仪式,特别是像田家洞村舍巴节这样的活动,能够为创作者提供直观地感受和体验舞蹈的机会。在这样的场合中,摆手舞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社会活动,可以反映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哲学观。在将这些元素融入当代艺术创作时,保留摆手舞的核心精神和文化特征至关重要。无论是舞蹈动作的设计,还是舞台表现的构思,都需要紧扣土家族的文化特性和舞蹈的原始风格。这样的创作不仅能够使摆手舞在舞台上焕发新生,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到土家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基于湘西民间的创作原点,要求创作者不仅要有深入的文化理解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还需要有创新和尊重传统相结合的智慧。通过这样的创作实践,湘西土家族摆手舞能够以更加生动深刻的方式,在当代舞台上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3、创作视野中融入当代语境

在融入当代语境的创作视野中,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创作者面临着挑战,需将传统舞蹈语言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以此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这种创新不仅仅是表面的融合,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土家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相互关系,从而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让舞蹈作品呈现出新时代的活力。创编新的舞蹈动作要基于对土家族人民当前生活实际的深入观察理解。将编织背篓的动作转化为舞蹈元素,不仅能够展现土家族的传统手工艺,也可以体现创作者对土家族现实生活的关注。这样的舞蹈创作,既能保留摆手舞的原始风貌,又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让传统舞蹈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命力。音乐创作方面,结合现代音乐元素对传统摆手舞音乐进行创新,是另一种重要的创作措施。通过在音乐中融入现代元素,不仅可以拓宽摆手舞的观众群体,也能使舞蹈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将具有现代感的音乐节奏与传统土家族音乐融合,既能保持摆手舞的民族特色,又可以增添新鲜感,使得舞蹈更加丰富多彩。将创作视野融入当代语境要求创作者既要深入了解土家族的文化传统,又要敏锐捕捉现代文化的脉动。通过在舞蹈动作和音乐上的创新,使得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既能够传承展示土家族的文化遗产,又能够与现代社会产生共鸣,让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

结语:深入探讨湘西土家族摆手舞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转型创新,这一过程凸显出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融入现代舞台的重要性。通过寻根民间,摆手舞的创作能够保持对其文化根基的尊重传承,确保舞蹈不失其本质特征。融入当代舞台调度技术,为这一民间舞蹈在现代舞台上注入新的活力,展现其跨时代的魅力。这种创新与尊重传统的平衡,不仅为摆手舞自身的传承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也为其他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现代化探索提供有益的借鉴。在这一过程中,摆手舞展现出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深刻对话,体现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不断演进与创新的活力价值。

参考文献:

[1]金娟.湘西土家族舞蹈与《巴渝舞》“前歌后舞”的关系研究[J].艺术教育,2021,(12):111-114.

[2]李政航.湘西土家族摆手锣鼓音乐民族志[J].艺术评鉴,2021,(22):57-59.

[3]胡文馨,吴湘军.湘西地区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与保护的创造性转化路径[J].辽宁体育科技,2021,43(06):81-85.

[4]郑建.“非遗”保护视野下湘西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与保护研究[J].大众文艺,2021,(1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