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李艳

 枣阳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441200

摘要:目的:分析无痛人工流产术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10月作为研究开始时间,以2022年10月作为研究结束时间,以60例存在流产需求者设置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抽号法分2组,研究组、常规组,各30例,分别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药物流产,对比两组不同。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完全流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效果等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术;药物流产;应用价值;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进行人工终止妊娠的方式相对较为繁多,其中包括:无痛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等,其中无痛人工流产的应用频次更高[1]。主要是因为药物流产在应用中主要是通过对妊娠初期患者提供服用药物的方式进行流产,这种方式虽然具有用药便捷、简单等特点,但是完全流产率相对较低[2]。而无痛人工流产技术的应用则是通过对患者提供麻醉技术的方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以此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避免对患者的子宫等部位造成损害,并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感。因此,本文深入探析无痛人工流产术在临床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实验对象:60例有流产需求者;电脑抽号法分2组,研究组、常规组,各30例。研究组:年龄:22~34岁,均值:(25.05±1.57)岁。常规组:年龄:23~33岁,均值(25.09±1.54)岁。两组患者的资料经SPSS 22.0处理无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为患者提供米非司酮药物,在应用该药物期间需要连续2日早晚7点对患者以口服的方式进行用药,第一次用药剂量应控制在50mg,并且在患者空腹状态下用药,而后服用25mg该药物,并且需要在服用该药物后禁食2h。在第3d早8点为患者提供米索前列醇药物,将该药物的剂量控制在0.6mg,并且需要在服用该药物后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孕囊流出的情况,如若用药6h后仍未流出,则需要再次服用米索前列醇药物,剂量控制在0.6mg,并对患者继续进行观察,如若仍未见效,则需要使用人工流产的方式进行干预。

1.2.2研究组

  为患者提供无痛人流的方式结束妊娠,对患者提供治疗前需要提醒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一般在术前6~8h应开始禁食、禁水,并协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在手术中,指导患者保持正确体位,一般以膀胱截石位为主,并利用心电监护,对患者以静脉推注的方式提供丙泊酚药物,剂量控制在1.5~2.0mg/kg,待麻醉药物见效后,则需要在患者的阴道内部放置阴道窥器,使患者的宫颈部位可以充分暴露在外,同时对患者的子宫深度进行检查,并对患者的宫颈管进行扩张处理,且需要对宫颈部位提供负压吸引,并对患者的孕囊以顺时针进行吸出,观察患者的宫腔内部是否存在残留的情况,如若无异常,则可以结束手术。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及完全流产率分析

详细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00%,并记录完全流产率。

1.3.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记录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感染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2.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t和X2检验组间数据,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及完全流产率分析,表1。

表1治疗效果及完全流产率分析(%)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完全流产率(%)

研究组

30

19(63.33)

11(36.66)

0(0.00)

30(100.00)

30(100.00)

常规组

30

16(53.33)

10(33.33)

4(13.33)

26(86.66)

26(86.66)

X2

0.617

0.073

4.285

4.285

4.285

P值

0.432

0.786

0.038

0.038

0.038

2.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组别

例数

恶心

呕吐

感染

总发生率(%)

研究组

30

0(0.00)

1(3.33)

0(0.00)

1(3.33)

常规组

30

2(6.66)

3(10.00)

1(3.33)

6(20.00)

X2

2.069

1.071

1.016

4.043

P值

0.150

0.300

0.313

0.044

3.讨论

目前,存在终止妊娠需求的患者越来越多,临床进行妊娠终止时所采用的方式主要以药物流产、人工流产等措施为主,其中药物流产在应用中主要是通过降低孕酮的含量,以此促进孕酮含量降低,达到流产的目的,但是该措施相对较为局限[3-4]。人工流产则是以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当下无痛人工流产术干预是临床新型治疗措施,这种方式在应用期间主要是通过使用镇痛药物的方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对患者实施手术,以此达到流产的效果,这种方式的镇痛效果良好,且流血量较低,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其完全流产率显著,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完全流产率等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应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方式对存在流产需求患者进行干预,这种方式的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王静, 李荣华, 祝平, 蔡靓羽, 尹卫娟. 复合羟考酮时环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半数有效剂量[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3, 39 (10): 1060-1063.

[2]张梦露, 柏效治, 张玉婷, 谢小娟. 比较右美托咪定与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临床效果[J]. 世界临床药物, 2023, 44 (10): 1063-1067.

[3]王毅, 代涛, 陈练强, 李微, 吴强.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 2023, 16 (24): 116-119.

[4]刘玉梅, 杨少爱, 刘燕丹. 术前术后联合用药对无痛超导人工流产患者感染及阴道出血量的影响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 10 (25): 87-89+96.

[5]张利娜, 张磊. 无痛人工流产不同麻醉深度指数监测瑞芬太尼麻醉深度的效果[J]. 贵州医药, 2023, 47 (08): 1238-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