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实行第三方施工安全监管模式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石化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实行第三方施工安全监管模式初探

张宗轩 袁晓燕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监测中心  河南濮阳  457001

【摘要】石化企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安全监管,促进石化企业的安全高质量发展。本文对石化企业开展第三方施工安全监管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

【关键词】工程建设  第三方 安全监管 模式

引言

石化行业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其工程项目建设中,既有作业面狭窄、作业交叉集中、用火用电频繁等特征,又具备大型吊装等重大危险因素,不可预见因素多、难度大,容易出现各类安全问题、事故事件。因此,必须要有切合石化企业的安全监管办法,才能更好地保障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1.石化行业工程建设项目现有安全监管模式

1.1工程监理

1.1.1工程监理现状

石化企业建设工程项目都会聘请专业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对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活动进行管理、协调、控制。工程监理在建设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是监督施工进程,更是确保项目按照计划和标准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1.1.2工程监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

(1)监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在审查方案时往往只能做到程序性审查,在日常巡查中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现象,不能发现安全技术方案中的错误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强的措施建议。

(2)安全监理工作不够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经常与项目进度出现冲突,往往为了保进度,刻意忽略了安全工作,导致安全监理工作难以落实。

(3)受限于角色的定位。受限于项目工期紧等因素,为应对外部监管和隐患闭环,监理单位有时即使发现了重大隐患,也未能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停工、整改。

1.2企业内部安全管理

1.2.1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现状

石化企业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等都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成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全过程负责安全管理业务。

1.2.2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不足

(1)经验不足。受限于企业安全管理重视程度、在建项目数量、主管部门监督力度、工作业务能力水平等主客观原因,往往无法安排足够的人员或有经验的管理者。

(2)精力不够。由于工程建设项目事项繁杂,部分专兼职人员日常工作繁忙、自我意识和能力参差不齐,各类安全管理工作要求重复和事务性较多,极大地增加了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导致无更多的精力关注现场生产的安全管理。

2建设工程第三方安全监管服务

2.1国家相关政策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4月13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提出我国政府有意将安全专家队伍、科研院所、专业服务组织和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等第三方组织引进安全监管的过程中,发挥其专业优势,提供安全管理和技术服务。

2.2国内各行业的实施情况

国内各类行业分别开展了第三方监管服务模式的探索,例如第三方物流管理、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第三方食品安全监管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安全业绩和社会效果。

2.3石化企业第三方安全监管服务模式的探索

石化企业于2021年制定了第三方施工安全监管技术服务机制(以下简称第三方监管),在重点企业、大型工程和大检修项目进行推广实施。

2.4 第三方监管机构条件

(1)应具有法人资格,且经营范围应涵盖安全技术咨询服务内容。

(2)应持有QHSE体系认证证书。

(3)派驻企业的监管人员应持有国家认可的安全管理资格证书,且在同类行业的从业经历不得低于10年。

(4)应具备承担第三方安全监管工作的技术资源及管理经历,建立有规范的工作标准、实施流程及完善的第三方施工安全监管技术服务保障机制。

2.5 第三方监管内容

(1)按照业主要求,制定项目安全管理策划方案。

(2)对监管项目风险进行动态评估,提出风险管控措施。

(3)对监管项目的承包商人员、施工机器具的合规性进行监督检查。

(4)对承包商的施工生产组织进行监督检查。

(5)对高风险作业施工方案及管控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检查。

(6)对装置工艺安全交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对作业许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8)对违章作业进行纠正和查处。

(9)对施工全过程开展隐患排查。

(10)对重大风险作业进行旁站安全监督。

2.5第三方监管模式的优势

(1)专业性。石化行业有自己独特的行业属性和特点,当工程建设项目的某项业务启动时,可灵活调动、引进的石化行业的安全专家、技术人员,能更准确地评估安全生产中的风险。

(2)独立性。相对独立于工程建设单位,与双方之间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可以更好地坚持廉洁自律、公平、公正的行为准则。

(3)契约性。通过与委托方签订合同来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进行约束,只对委托方负责,不受其它建设主体方的影响,检查结果也更具权威性。

3.第三方监管的模式

3.1第三方监管的组织机构

第三方施工安全监管技术服务机构的组织包括专家服务团队和常驻现场服务团队,由专业团队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并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参与安全管理、监督和安全技术服务。

3.2第三方监管的管理目标

(1)监督建设企业按照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工程建设的施工。

(2)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结构隐患进行消除,监理健全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体系。

(3)对三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将各个参建单位的职责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制定合理的施工安全标准。

3.3第三方监管的管理方法

(1)安全检查表。利用专家编制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有利于保障第三方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

(2)事故树分析法。对于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造成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辨别。

(3)事件树分析法。对工程建设项目发展的各种状态发生的概率进行定量计算。

(4)安全目标管理法。根据实现制定的考核目标进行第三方安全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HAZOP分析法。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

3.4第三方监管的管理过程

(1)计划评估过程。专家服务团队根据法律法规、安全管理标准、工程建设涉及方案等,确定管理目标、识别危险源、评估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和监管方案。

(2)项目实施过程。利用工作分解结构法,分解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将具体的安全管理职责分配到具体的机构和人员。根据安全管理目标,针对存在的风险、隐患,制定安全管理程序、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等,全面控制各类作业活动的风险。

(3)过程检查过程。本阶段由常驻现场的服务团队进行实施。分为定期检查、专项安全检查和季节性以及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等,对安全防护设施、机械设备的状况及施工人员的证件等内容进行全面检查。

(4)问题处理过程。由常驻现场服务团队应监督相关部门、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对整改方案的审核,定期开展阶段性的安全评估工作。同时,专家服务团队还运用定量的方式对项目中存在的潜在危险进行预测,及时提出各种改进方案和措施,避免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总之,石化企业建设项目的成功取决于有效的安全监督机制,需要不断提高施工安全管理和监理的管控能力。石化企业实行的第三方监管模式,可以确保监管更为专业化、常态化、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对提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提高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君,李晨阳,朱佳鑫.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三方同步监控模式研究[J].管理百科,2011(4).

[2]姜文平.政府视角下的建设工程安全第三方督导机制研究[J].建设管理,2019(5).

[3]邓喜明.石油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及管理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1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