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维修钳工技术要求与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机械维修钳工技术要求与创新研究

张志富  娄高峰

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43

摘要:在社会需求推动下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机械钳工技术在新的环境下有了更高的要求。机修钳工是在机械制造和维修领域中担任重要角色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掌握各种机械工具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在机械设备操作和维修方面具备相应的技能。本文结合机械维修钳工技术要求与创新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车间;机修钳工;技能水平

1 对于机修钳工技能要求

1.1 机修钳工技能设备维修上要求

机修钳工需要对各种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原理有深入地了解,包括机械传动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等。能够识别和排除机械设备的故障,并进行有效地维修和保养。这包括拆卸和组装机械部件、更换磨损的零件、调整设备参数等。熟练使用各种机械维修工具,如扳手、扳手套筒、钳子、螺丝刀、气动工具等,并能够正确使用这些工具进行设备维修和调整。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理解和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在维修过程中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能够与其他维修人员、设备操作人员以及相关部门进行有效地沟通,协调解决设备故障和提出改进建议。

1.2 机修钳工在机械设备操作上的技能要求

熟练操作各类机械设备,包括车床、铣床、钻床、磨床等,并能够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精密加工。能够理解和解释机械零件的图纸和工程图,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正确地操作和加工。具备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卡尺、量规、千分尺等)进行精密测量和检验的能力,确保加工件符合要求的尺寸和质量标准。熟悉质量控制程序和标准,能够识别和纠正加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确保加工件的质量和精度。具备快速识别和解决机械设备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包括调整设备参数、更换刀具、调整工艺参数等。

2 对机修钳工现有问题分析

2.1 机修钳工技能水平比较低

培训不足: 可能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培训,导致机修钳工的技能水平不够高。缺乏足够的培训可能导致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适应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复杂的维修和操作任务。

技能更新不及时: 机械制造和维修领域的技术日新月异,但机修钳工的技能更新可能滞后于行业发展,导致其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及时的技术培训和学习机会可能使得机修钳工无法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艺。

经验不足: 机修钳工可能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导致在实际操作和维修中遇到困难时无法灵活应对。缺乏经验可能使得他们无法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解决问题。

2.2 相关制度不健全

缺乏健全的培训体系和机制:无法确保机修钳工接收到持续和系统性的培训。缺乏规范的培训计划和评估体系可能使得培训效果不佳,无法有效提升技能水平。

绩效考核不明确: 缺乏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可能导致机修钳工对技能提升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正向的激励措施可能使得机修钳工对技能提升缺乏动力和动力。

信息共享不畅: 缺乏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可能导致机修钳工无法及时获取最新的技术和工艺信息。信息共享不畅可能阻碍了知识和经验的传承,影响了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

3 机修钳工方面创新研究

3.1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是提高机械维修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步骤。数字化维修工具包括数字化扳手、电动螺丝刀、电动扳手等。这些工具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扭矩控制、更高的工作效率,以及更便捷的操作体验。智能化诊断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这些设备能够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并提供精准的故障诊断和解决方案,有助于降低故障排查时间和维修成本。通过远程监控和维护系统,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维修。这些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预测潜在故障,并提供远程支持和维护服务,有助于降低停机时间和提高设备可用性。VR和AR技术可以提供虚拟培训环境和实时指导,帮助钳工进行设备操作和维修。通过虚拟仿真和实时指导,钳工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设备结构和操作流程,提高维修准确性和效率。机器人技术可以用于辅助机械维修任务,例如机器人臂可以执行重复性操作或在狭窄空间内进行维修。机器人辅助维修设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投入,并降低维修风险。

3.2推动数字化转型

将传统的纸质维修手册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使其可以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访问。数字化维修手册可以包含详细的设备信息、维修步骤、零部件图纸、维修视频等内容,为钳工提供更加直观、便捷的参考资料。将维修记录从纸质表格或日志转移到电子化系统中。这样可以实现维修记录的自动化、统一化和易于检索,有助于及时追踪设备维修历史、故障信息和维修成本,为维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引入专业的维修管理软件或系统,用于维修任务的分配、调度、跟踪和报告。维修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维修任务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维修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减少任务延误和遗漏。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的维修工具和设备,如智能扳手、电动螺丝刀、智能测量仪器等。这些工具可以与维修管理系统集成,实现数据采集、故障诊断和维修记录的自动化,提高维修的准确性和效率。使用实时通讯和协作平台,如即时通信工具、在线会议平台等,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预测潜在故障并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

3.3开展技能培训和知识分享

组织针对机械维修钳工的技能培训,包括传统维修技能的提升和新技术的学习。同时,建立知识分享平台,鼓励钳工分享经验和技术,促进团队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持续改进的文化,鼓励钳工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维修流程的优化。通过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降低维修成本。将安全和环保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考量因素,采用安全可靠的维修方法和工具,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维修过程安全和环保。与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合作,获取技术支持和培训资源,了解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信息,并参与设备改进和更新计划。

3.4注重预防性维护

注重预防性维护是确保机械设备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策略之一。实施有效的预防性维护计划,可以大幅减少突发性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降低维修成本。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制造商的推荐,制定详细的预防性维护计划。维护计划应包括维护的频率、具体操作项、所需工具和材料等。按照维护计划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有磨损或损坏等。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避免故障发生。根据设备的需要和制造商的指导,定期对设备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以减少磨损和摩擦,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定期清理设备和工作环境,去除灰尘、油污和其他污染物。设备的清洁有助于防止故障的发生,并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根据易损件的使用寿命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更换磨损或老化的零件。记录每次维护的详细信息,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更换的零件等。通过分析维护记录,可以评估维护计划的有效性,发现设备的常见问题和潜在的改进点。

4 结语

综上所述,机修钳工需要在设备维修和机械操作方面具备广泛的技能,包括设备维护、故障排除、机械加工操作等,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和制度,为机修钳工提供持续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技能水平的评估和监督,建立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提高机修钳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和传承,有助于整体提升机修钳工的技能水平。机械维修钳工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机械设备维修需求,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关于机修钳工的技能要求的思考[J]. 李春光.学周刊,2018(10)

[2] 机修钳工方面技能要求与创新研究[J]. 欧华.科技资讯,2017(35)

[3] 关于机修钳工的技能要求的探讨[J]. 李让勤.科学技术创新,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