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影像表现深入分析及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影像表现深入分析及临床价值

李宇

西藏那曲市藏医院   放射科     邮编:852000

摘要:目的:探究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影像表现分析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到2022年8月因十二指肠乳头癌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十二指肠乳头癌形态多样,包括圆形、分叶状及菜花状,其中以圆形多见。这些肿块密度均匀,无钙化及囊变,与十二指肠断面呈“双环征”,且内环相切,有12例患者的影像为均匀强化,14例为不均匀强化。结论:对于十二指肠乳头癌,应用螺旋CT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癌;影像表现;临床价值

十二指肠乳头癌是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的恶性肿瘤,其组织类型主要是腺癌,也可能包括黏液癌和乳头状癌。其主要症状包括黄疸、腹痛、消瘦、腹部包块和出血等[1]。黄疸是十二指肠乳头癌的重要症状,表现为皮肤、眼睛、小便发黄,大便呈陶土样,有时伴有皮肤瘙痒。腹痛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有时伴有背痛,并可伴有恶心和呕吐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癌细胞可能扩散和转移,进而引发全身组织器官功能下降的症状,如关节疼痛、颅内压增高、咳嗽和咳血等。尽管十二指肠乳头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但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和较高的恶性程度,使得其诊断与治疗具有相当的挑战性[2]。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准确率得到显著提升。本文将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影像表现,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6月到2022年8月因十二指肠乳头癌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标准;(2)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3)患者临床资料完整;(4)患者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免疫性、免疫性疾病的患者;(2)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进行了调查;(3)重度肝、肾损害者;(4)患有心脏,肺,脑等多种疾病的患者;(5)患有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急性期、大手术恢复期、孕期及哺乳期女性;(6)患有其它严重皮肤病的患者。本研究已由本研究道德委员会通过,并由所有参与实验的患者签名。

1.2 方法

在进行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螺旋CT扫描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患者应确保在检查前数小时内未进食,以保持胃和十二指肠的空虚状态,便于观察。其次,如果患者有金属植入物(如起搏器、牙科植入物等),应事先告知医生,以避免干扰图像质量。最后,患者应穿着适合CT扫描的衣物,去除所有可能影响扫描的金属饰品和衣物。螺旋CT扫描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旋转的X射线源和探测器围绕患者身体进行连续扫描,以获取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在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躺在CT扫描床上,保持平静呼吸,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短暂的屏气。整个扫描过程通常持续数分钟,期间患者应保持不动,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为了提高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有时需要在扫描前给予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造影剂。造影剂可以增加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异,从而更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检查需求决定是否使用造影剂,并在扫描前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完成扫描后,医生会对获得的CT图像进行详细的评估。这包括观察十二指肠乳头的形态、大小、密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医生还会注意肿瘤是否侵犯了周围的重要结构,如胆道、胰腺等。此外,医生还会评估肿瘤的血供情况,以了解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2 结果

本组病例都是发生在十二指肠降段相当于胰腺钩突最下部或钩突刚消失的层面,由CT检查结果可知,肠壁内侧部向腔内突出的软组织肿块。10例患者的肿瘤呈圆形,密度均匀、无钙化及囊变。16例患者肿瘤与肠腔呈“双环征”,并且其内环相切。增强扫描软组织肿块呈轻到中度强化,其中有12例患者的影像为均匀强化,14例为不均匀强化。肝内外胆管普遍性一致性扩张,呈蔓状或软藤状,16例患者的十二指肠肠腔变形狭窄,16例患者胆囊增大,18例患者胰管扩张,也就是“双管征”,扩张的胆总管和胰管均于肿块区突然截断。MPR示扩张的胆总管均呈突然截断,胆总管断面平直。

7例患者是高分化腺癌,8例患者是中分化腺癌,11例患者是低分化腺癌。6例患者息肉型,12例患者溃疡型,8例患者浸润型。11例患者侵及肠黏膜,8例患者浆膜外,8例患者胰头,6例患者十二指肠远端,胃有1例,有4例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

3 讨论

十二指肠乳头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部位位于十二指肠乳头,这是胆管和胰管合流的共同通道。十二指肠乳头癌更多的是对胆汁和胰液的排泄进行相应的调节,每日的排泄总量约1800~2200ml。关于十二指肠乳头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研究发现其可能与p53、p21、K-ras基因的异常以及微卫星的不稳定状态等因素有关

[3]。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主要症状包括进行性阻塞性加重型黄疸、腹部疼痛伴有消化道出血、消瘦乏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部包块,这是由于胆汁淤积引起的肝脏肿大。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首发症状不明显,常常是在出现黄疸时才进行检查。

在诊断十二指肠乳头癌时,CT检查是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扫描可以显示扩张的胆管、胰管及其汇合处,有时还能显示壶腹软组织影。增强扫描时,肿块通常呈现强化。特别是螺旋CT检查,它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如胆囊增大、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及胰管明显扩张等。在胆总管远端,CT扫描可能显示突然截断,梗阻处断面平直。除了CT检查外,内镜检查也是诊断十二指肠乳头癌的重要手段[4]。十二指肠镜可以可视化十二指肠乳头的形态,并对癌组织进行活检,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可能失去正常状态,呈现隆起性病变,如菜花状、局限性息肉样隆起等。溃疡型病灶表面可能出现糜烂、溃疡,并可伴有出血。在治疗上,十二指肠乳头癌以根治性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早期患者经手术切除根治后预后相对较好,五年生存率较高可达60%左右。然而,中晚期患者的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不足10%。因此,对于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总的来说,十二指肠乳头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组织细胞学检查等多种手段。螺旋CT作为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治疗,早期发现和根治性手术是关键。然而,由于该病的预后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提高公众对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认识和警惕性,以及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和实践,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丽艳,宋连强,翁晓宇,等.线阵超声胃镜检查与强化CT、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效能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02):84-87.

[2]郑丽远,曹阿丹,宋敏.CT、MRI用于诊断十二指肠乳头癌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2,20(12):118-120.

[3]夏振元,李伟雄,何华,等.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误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7,28(07):500-503.

[4]史叶锋,刘怡文,吉剑,等.CT增强结合MR胰胆管造影诊断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09):1713-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