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泳欣(1996.7-)广东人,广东工业大学 工商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作者简介:杨泳欣(1996.7-)广东人,广东工业大学 工商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合作水平

杨泳欣

广东工业大学

摘要:本文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合作影响。本文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信息披露、风险承担、融资约束三个核心机制影响企业的合作水平。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企业合作水平;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信息披露程度,进而对合作产生积极影响;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问题,从而对合作产生积极影响;借助数字技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提升合作水平。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企业为提高合作水平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企业合作;风险承担;信息披露;融资约束

企业合作已经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日益突出的特征,企业的仅靠自身资源的发展难以取得突出的竞争优势,因此许多企业纷纷选择合作来获取独特资源。我国数字经济产业方兴未艾,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推助器。那么企业数字化转型何如影响企业的合作活动呢?

本文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可能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影响企业合作资源和合作意愿,进而影响企业的合作水平。第一,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信息披露程度,进而对合作产生积极影响。导致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企业自身看,企业拥有自身产品优势、市场前景和预期风险等信息,出于成本的考量,企业可能并不愿意将这些信息向市场完全公开;另一方面,即便企业想公开,一些隐形的知识或者技术也很难为大众所认知,这些都加大了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致使企业难以对合作伙伴的技术能力做出精准的评价。因此,企业在筛选合作伙伴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来收集和研究企业披露的信息,在合作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监督难度增大,监督成本上涨,这些问题都会降低企业合作意愿,进而影响合作水平。企业基于数字技术和数字设备,尽力挖掘和利用合作伙伴的信息和数据,使需要的合作伙伴的一些相关信息更容易查询,进而减少信息甄别成本,降低沟通成本和提高协调效率[2]。此外,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与准确率,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合作双方的资源更好地整合,减少资源的错配[3],降低成本。

第二,数字化转型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对合作产生积极影响。合作活动的开展不仅依靠企业内部经费的投入,还需要从外部获取资金来支持。一方面,一旦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合作活动就有可能面临中断或者延期[4];另外一方面,若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困境,会给合作伙伴传递消极的信号,降低对企业的信任程度,从而影响创新活动的开展。数字化转型战略实施使得企业创新网络生态系统不断扩大,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被置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环境中,有利于建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借贷市场来破解融资约束问题[5]:首先,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社会共识[6]。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能给市场投资者带来足够的信任。例如,大数据可以将大量数据和信息处理成有意义的信息模式,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捕获、传输、存储和分析,用于决策[7],使决策更加科学化,从而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能力信任。因此其更受资本市场的赏识,得到更多的投资,使其融资约束程度较低[8]。其次,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国家“数字中国”战略高度一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良好关系,从而提高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向外界传递企业与政府之间良好关系的信号,这意味着企业可以从政府和相关部门获取更多资源和享受更多优惠政策,缓解内部资金压力。

第三,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风险承担能力,进而对合作产生积极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重塑组织架构和管理层级[9],提高公司运营的灵活性,使企业能过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尤其是疫情环境影响下的市场环境,从而提升风险承担能力。此外,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应用,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使企业提升风险识别,检测和预警能力[9],对风险项目迅速做出决策,提高决策准确率。创新是一项具有较高失败率[10],并且极具风险的活动。管理者可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或者对职业生涯的保护,往往选择规避风险[11],或者是在预期结果比较理想的情况下,才会进行风险项目[12]。风险能力的提升不仅提高合作者对企业的信任,提高合作意愿,有助于合作关系的稳定和持久。而且合作者也希望和风险承担能力强的企业来一起来分担创新的风险。同时,企业提升风险承担能力有助于为创新失败提供一个较高的容忍度的氛围,缩短创新周期,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信息披露程度、缓解融资约束、加强风险承担能力,从而增强企业合作。

基于内容,本文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政府应积极建设数字基础设施,能够在数字平台的构建上给与一定的帮助,实现信息的高效传输与沟通,同时也为企业的合作拓宽了渠道。其次,完善和落实与合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合作提供一个充分信任的氛围,避免机会主义行为与窃取核心知识等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冬梅, 王俐珍, 陈安霓. 数字化与战略管理理论——回顾、挑战与展望[J]. 管理世界, 2020,36(05): 220-236.

[2]黄群慧, 余泳泽, 张松林. 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J]. 中国工业经济, 2019(08): 5-23.

[3]张秀峰, 陈光华, 海本禄. 融资约束、政府补贴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J]. 科学学研究, 2019,37(08): 1529-1536.

[4]刘满凤, 刘熙, 徐野, 等. 资源错配、政府干预与新兴产业产能过剩[J]. 经济地理, 2019,39(08): 126-136.

[5]易露霞, 吴非, 徐斯旸.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业绩驱动效应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 2021(08): 15-25.

[6]BARRANE F Z, NDUBISI N O, KAMBLE S, et al. Building trust in multi-stakeholder collaborations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era[J]. Benchmark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21,28(1): 205-228.

[7]王守海, 徐晓彤, 刘烨炜. 企业数字化转型会降低债务违约风险吗?[J]. 证券市场导报, 2022(04): 45-56.

[8]黄大禹, 谢获宝, 邹梦婷, 等.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影响渠道[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1-10.

[9]SONIA C. GIACCONE M M. Unveiling the role of risk- taking in innovation antecedents and effects[J]. R&D Management, 2021,52(1): 93-107.

[10]刘政, 姚雨秀, 张国胜, 等. 企业数字化、专用知识与组织授权[J]. 中国工业经济, 2020(09): 156-174.

[11]KOSE J, LUBOMIR L, BERNARD Y.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Risk-Taking[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8,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