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改善凝血功能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改善凝血功能的临床观察

舒玉容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   成都   61000

【摘要】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改善凝血功能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接受剖宫产的106例产妇,采取随机数字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分别为甲组(53例)和乙组(53例),在胎儿成功娩出后对甲组产妇实施缩宫素治疗,对乙组产妇实施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治疗,对比2组产后出血量以及凝血功能。结果:乙组产后出血量比甲组少,且凝血功能改善效果比甲组佳,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进一步改善产妇凝血功能,能使产妇出血量得到有效控制,可推广。

【关键词】缩宫素;氨甲环酸;剖宫产;产后出血;凝血功能

剖宫产对高危性妊娠和难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使围产儿及产妇生命的挽救获得一定保障。但是这一术式存在一定风险,在手术过程中,产妇极易出现子宫破裂以及大出血等不良现象[1],对产妇术后生命安全的保障极为不利。面对这一问题,临床常常会采取缩宫素对产妇进行治疗,这一药物能够使产妇子宫平滑肌收缩能力获得有效提升,具有良好止血效果,但是其药效发挥时间较短,因此导致产妇产后依然存在较高出血可能性。为进一步改善这一问题,临床可积极对产妇应用缩宫素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氨甲环酸对手术出血问题以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均具有显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观察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改善凝血功能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接受剖宫产的106例产妇,采取随机数字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分别为甲组(53例)和乙组(53例)。甲组年龄25岁至40岁,均值(35.292.16)岁;乙组年龄26岁至39岁,均值(33.373.74)岁。2组资料差异小,可比。

入选标准:第一,属于首次接受剖宫产术者;第二,与2014年版《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剖宫产指征一致者[2];第三,属于单胎妊娠者;第四,在术前孕产妇意识清晰,精神无异常状况;第五,孕周大于等于36周者;第六,具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者。第七,研究交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且予以批准;第八,产妇本人以及产妇家属均对本研究有一定知晓度,自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第一,对本研究采取治疗药物不耐受者;第二,存在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者;第三,患有精神疾病,正常沟通存在较大难度者。

1.2方法

对入组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在麻醉药物发挥效用后对产妇行剖宫产,成功娩出胎儿后,采取10U缩宫素(批号:H33021019;生产:宁波人健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ml:10单位)进行治疗,给药方法:静脉滴注。此外,还需对产妇宫体注射20U缩宫素。采取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对乙组进行治疗,氨甲环酸(批号:H51021962;生产:成都第一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ml:0.5g),用药剂量:1次0.5g,用药方法: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氨甲环酸注射液,混匀后对产妇实施静脉滴注。缩宫素治疗与甲组一致。在产妇胎盘及胎膜已成功剥离后,使用纱布对其宫腔进行严格清理,在产妇出血现象消失后实施逐层缝合。

1.3观察指标

第一,对比2组产后出血量。对产妇产后2小时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进行统计。[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重量(g)-接血前敷料重量(g))/1.05(血液比重g/ml)=出血量。

第二,对比2组凝血功能。在产妇生产前以及产后24小时,嘱咐产妇以空腹状态接受采血,抽取其2ml外周静脉血,分析仪器为希森美康株式会社生产的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取SPSS22.0软件,(xs)为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2组产后出血量

乙组产后2小时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均比甲组少,P<0.05,见表一。

表一 对比对比2组产后出血量(xs,ml)

组别

产后2小时

产后24小时

甲组(n=53)

141.5312.04

318.5224.06

乙组(n=53)

119.529.03

282.3319.64

t

10.646

8.483

P

0.000

0.000

2.2对比2组凝血功能

产后24小时乙组纤维蛋白原比甲组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比甲组短,2组血小板计数均降低,但乙组比甲组稍高,P<0.05,见表二。

表二 对比2组凝血功能(xs)

组别

纤维蛋白原(g/L)

凝血酶原时间(s)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

血小板计数(x109/L)

产前

产后24小时

产前

产后24小时

产前

产后24小时

产前

产后24小时

甲组(n=53)

2.590.44

5.181.12

16.962.78

13.572.11

39.575.43

26.684.29

212.5730.21

172.1426.72

乙组(n=53)

2.580.41

6.391.26

16.842.79

10.251.53

39.435.78

21.102.46

212.7129.56

185.1327.32

t

0.121

5.225

0.221

9.273

0.128

8.214

0.024

2.474

P

0.903

0.000

0.824

0.000

0.898

0.000

0.980

0.015

    1. 讨论

    剖宫产产后出血是一种较为危重的产后并发症,其会对产妇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保障产生不利影响,为使产妇产后出血症状得到有效预防及控制,临床常常会对产妇应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这一药物能够有效刺激产妇子宫平滑肌,对平滑肌的收缩发挥着一定促进作用,可使出血现象获得有效缓解,但由于该药物药效持续时间不长,因此还需要继续探寻更为高效的治疗方式。本研究使用的另一种药物为氨甲环酸,其可对纤溶系统发挥一定抑制作用,抗变态效果以及止血效果均较为理想[3],这一药物还能使纤维蛋白凝块中的胶原合成得到一定增加,继而进一步增强血凝块的稳定性。为使整体治疗效果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临床可对产妇采取二种药物联合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产后出血量比甲组少,且凝血功能改善效果比甲组佳,P<0.05.提示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妇应用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进一步改善产妇凝血功能,能使产妇出血量得到有效控制,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叶廷,吴彦英,李凤娇,等. 氨甲环酸联合卡孕栓与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评估[J]. 河北医药,2023,45(2):221-223,227.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23.02.014.

    [2] 马晓丽. 氨甲环酸联合卡贝缩宫素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及对子宫动脉血流和母婴结局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10):2272-2275. DOI:10.3969/j.issn.1004-8189.2022.10.019.

    [3] 刘叶廷,吴彦英,李凤娇,等. 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与麦角新碱预防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 河北医药,2022,44(21):3305-3307.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2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