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床边作业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个体化床边作业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陈嫒 高维巍 董晶 张梦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海淀 100080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脑卒中康复护理期间实施可折叠床边保护栏个体化床边作业干预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3年8月-2023年12月期间接受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样本,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所有人员均分两组,对照组行床边坐位康复护理时应用普通病床,观察组则在此前提下应用可折叠床床边保护栏个体床边作业,对干预后两组实验涉及数据进行统计记录,分析观察结果差异,验证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优于对照组,恐惧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值均达到﹤0.05标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应用可折叠床边保护栏个体化床边作业方式可缓解患者坐床休息过程中恐惧心理,促进神经功能、肢体运动能力提升,提高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采纳借鉴。

【关键词】个体化床边作业;脑卒中;康复护理

脑卒中为脑血管循环障碍表现,是大脑半球或脑干位置出现局部性功能障碍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随着医疗科技发展,脑卒中疾病死亡率得到良好控制,但多数患者会留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肢体等功能障碍,仍需较长时间恢复【1】。相关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最佳恢复期为预后三个月内,在此期间实施积极有效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患者普遍年龄较大,恢复期易出现坠床、跌倒等风险事件,导致患者存在坐卧、下床恐惧心理,不利于康复护理有效实施,基于此,下文将针对可折叠床边保护栏个体化床边作业干预方式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借鉴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3年8月-2023年12月期间接受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样本,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所有人员均分两组,临床资料涉及: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范围涉及:(53-76)岁,平均龄(64.93±4.17)岁,组间基线资料P>0.05,符合开展条件。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指导、环境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康复护理,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开展康复训练,对照组床边坐位休息、康复训练过程中应用普通病床,观察组采纳可折叠床边保护栏个体床边作业,步骤包含:1)组建小组,对参与人员进行脑卒中疾病治疗知识、理论知识、康复护理知识及临床操作等内容培训;针对可折叠床边保护栏使用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具体学习,确保实施效果。2)使用过程中指导患者及家属熟练掌握可折叠床边保护栏使用方法,为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并说明康复训练对病情恢复的意义,提高患者配合度、重视度,能够配合完成个体化床边作业,全程给予患者指导及保护,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恐惧心理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坠床、跌倒、抗拒康复训练),观察对比差异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5.00专业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分析,以(/)表示,通过T比对检验,同时以(n  %)整理,得出X2数值完成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对比两组患者数据(,n=50)

组别

NIHSS

FMA

ADL

恐惧心理评分

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

12.52±2.40

66.69±8.38

72.37±6.23

44.32±2.98

0(0.00)

对照组

17.89±4.27

50.25±10.21

64.25±5.93

52.19±3.07

8(16.00)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脑卒中发生会后会留有典型肢体、语言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出现头晕昏迷、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受上述因素限制,易出现坠床、跌倒等不良事件,甚至部分患者为了避免肢体活动出现抵触坐卧、下床,不配合康复训练行为,导致恢复效果下降。可折叠床边保护栏个体化床边作业能够为患者坐卧过程中提供着力点,促进坐卧、下床时重心平衡,进而缓解患者下床活动的恐惧、抵触心理,能够有效配合后续康复训练,促进预后。与此同时,可折叠床边保护栏经济费用较低,安全性更加,适用于较多疾病康复期间应用。

本次应用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纳个可折叠床边保护栏个体化床边作业干预方式后,患者肢体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得到明显改善,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良好控制,进一步说明可折叠床边保护栏个体化床边作业干预方式在脑卒中康复期应用效果明显,值得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赵红梅,石刘昕,贺艳霞.保护动机理论在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贵州医药. 2023,47(01):156-157.

【2】张立娟,鲍薇,王艳.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8(23):21-34.

【3】程铭,熊蜀峰,李霏.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的脑卒中康复方案推荐[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1,67(06):569-577.

【4】徐刚,张艳,宋艳娜.医院-家庭式健康管理模式对脑卒中康复效果研究[J].中国校医. 2021,35(03):18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