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桥梁维护保养预防性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市政桥梁维护保养预防性管理研究

陈瑜

51090219930415773X

摘要:本文围绕市政桥梁的维护保养预防性管理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市政桥梁的重要性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随后分析了当前市政桥梁维护保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预防性管理的概念及其在市政桥梁维护保养中的应用意义,最后探讨了如何有效实施预防性管理以提升市政桥梁的维护保养水平。

关键词:市政桥梁;维护保养;预防性管理

引言

市政桥梁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交通、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市政桥梁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损坏和老化问题,给城市运行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对市政桥梁进行有效的维护保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预防性管理的方式,提升市政桥梁的维护保养水平,以确保城市交通和人民生活的顺畅和安全。

一、市政桥梁的重要性与地位

1.1 市政桥梁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市政桥梁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城市各个区域的功能。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更是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节点和支撑,促进了城市内外的人员和物资流动。同时,市政桥梁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美的桥梁设计和结构优良的建造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还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1.2 市政桥梁维护保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桥梁使用年限的增长,很多桥梁出现了老化、损坏和结构松动等安全隐患,若不及时维护保养,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给城市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社会问题。同时,市政桥梁的荒废失修也会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降低城市的居住品质和幸福感。因此,市政桥梁的维护保养具有紧迫性,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行动,以确保城市桥梁的安全稳定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二、市政桥梁维护保养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2.1 损坏与老化问题的现状分析

市政桥梁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受到交通流量、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面临着严重的损坏与老化问题。首先,由于交通流量的增加和车辆超载等原因,桥梁结构常常承受着超过设计荷载的压力,导致桥梁结构的损坏和变形,例如裂缝、变形等现象普遍存在。其次,气候变化也是市政桥梁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长期的雨水侵蚀容易导致桥梁混凝土表面的腐蚀和疏松,加剧了桥梁的老化速度。再者,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也会对桥梁造成严重破坏,增加了维护保养的难度和成本。由于一些市政桥梁的设计和建造质量不高,加之长期缺乏有效的维护保养措施,导致了一些潜在问题逐渐显现。比如,桥梁的防水层、防腐层等保护措施未能及时更新和维护,使得桥梁结构内部的钢筋和混凝土逐渐受到侵蚀和损坏。

2.2 维护保养管理存在的不足与难点

尽管维护保养对市政桥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实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与难点。首先,资金投入不足是维护保养管理的主要瓶颈之一。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政府往往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新建项目,而对于已建成的桥梁维护保养的资金投入却相对不足,导致了维护保养工作的滞后和不足。其次,人力资源的匮乏也是维护保养管理的难点之一。由于维护保养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大量的劳动力,而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相对滞后,导致了维护保养队伍的不足和质量参差不齐。

三、预防性管理在市政桥梁维护保养中的意义与应用

3.1 预防性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预防性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旨在通过提前预防和控制问题的发生,减少和避免损失,实现长期稳定的运行。预防性管理强调提前预见和识别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或者将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预防性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体系,涉及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等,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和协同。预防性管理注重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机制,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流程和方法,保障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持续地监测和评估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策略。预防性管理注重以较小的投入换取长期的效益,通过提前预防和控制问题,减少了事故和损失带来的成本和影响。

3.2 预防性管理在市政桥梁维护保养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桥梁的潜在问题,可以有效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和更换成本。预防性管理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桥梁结构的隐患和缺陷,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行车和行人的安全。也可以帮助优化桥梁的运行状态,减少因结构损坏或老化导致的交通拥堵和运输延误,提升桥梁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与事后修复相比,预防性管理可以在问题发生前及时介入,采取更为经济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和保养,从而节约维护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强调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机制,推动桥梁管理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实施预防性管理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4.1 定期检查与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

定期检查与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是市政桥梁管理的重要环节。首先,需要根据桥梁的类型、结构特点、使用环境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检查周期和内容。对于不同类型的桥梁,如悬索桥、拱桥、梁桥等,其检查重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其次,需要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任务和时间节点。例如,包括桥面、桥梁结构、防水涂层、伸缩装置等各个方面的检查和维护内容,确保每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保养。此外,还应考虑桥梁的使用频率、环境因素、历史维护记录等因素,灵活调整和优化维护计划,确保其科学合理。

4.2 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监测与预警

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监测与预警是提升市政桥梁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入无人机、激光扫描、遥感技术等先进设备,可以实现对桥梁结构和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评估。例如,通过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检,可以快速获取桥梁的全景影像,发现裂缝、变形等问题;激光扫描技术可以精确测量桥梁结构的变形情况;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桥梁周围环境的变化,预警可能影响桥梁安全的因素。同时,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桥梁健康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对桥梁状态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预警提示,为桥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4.3 加强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

加强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是确保市政桥梁维护保养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需要对桥梁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桥梁结构、维护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桥梁结构原理、检测方法、应急处理技能等方面,确保其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也需要加强技术支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桥梁管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桥梁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五、结论

本文从市政桥梁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其维护保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预防性管理的概念及其在市政桥梁维护保养中的应用意义,最后探讨了实施预防性管理的有效途径与策略,旨在为提升市政桥梁维护保养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高清耀.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23,8(23):151-153.

[2]苏育兵.市政桥梁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40):220-221.

[3]田志超.市政桥梁常见病害分析及相应的加固设计要点探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智慧工程一).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