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并发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并发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

冯佳

(昆明市东川区精神病医院,云南 昆明 654100)

摘要:目的:分析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并发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诊的精神分裂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应用氯硝西泮片以及阿立哌唑片,观察组患者结合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加用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治疗精神分裂症并发睡眠障碍的患者,采用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临床疗效

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慢性发作的精神类疾病,导致患者发病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外部环境的因素,和大脑结构的异常以及遗传因素之间也具有十分显著的关联。患者在发病之后,常见的表现包括行为异常、感知觉异常、情感异常等几个方面,疾病会在较大程度上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进一步下降。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同时存在睡眠障碍的问题,这也是患者病情控制的难度增加,病情反复的重要原因,其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导致患者的预后质量整体下降。现阶段,在实际治疗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过程之中,药物治疗是最为常见的手段。在常规为患者进行精神类药物应用的基础之上,还需要配合采用其他类型的药物,辅助对患者进行治疗干预,其中,最为常见的药物就是氯硝西泮片以及阿立哌唑片,但是,所能收到的治疗效果还十分有限,患者的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为了进一步强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尝试采用右佐匹克隆辅助对患者进行治疗,文章就对于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研究的患者共计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包含的患者例数均为20例,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24至64岁,平均年龄(44.1 ± 4.2)岁,观察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23至65岁,平均年龄(44.3 ± 3.9)岁。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患者需要口服使用阿立哌唑片,患者在初期的用药阶段,每天的用药量的5mg,观察患者的情况,患者在未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之下,增加患者的用药量,将患者的用药量增加到每天10至20mg。还需要为患者使用氯硝西泮片,患者口服用药,初始剂量为2mg,每天结合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适度地进行用药量的调整,每天的用药量在3~4mg之间。

观察组结合对照组治疗方法,加用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患者口服用药,初始用药剂量每天3mg,后续结合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药物使用剂量的调整,增加至每天3~6mg。

两组患者均需要连续接受为期21d的治疗。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n%

组别

例数(n)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n(%)

观察组

20

11(55.00)

8(40.00)

1(5.00)

19(95.00)

对照组

20

9(45.00)

7(35.00)

4(20.00)

16(80.00)

X2

8.675

P值

0.028

3讨论

对于存在睡眠障碍问题的患者来说,其不仅具有较高的睡眠难度,而且在入睡之后容易出现频繁惊醒的情况。而患者长期受到睡眠障碍问题影响的情况之下,则会进一步出现日间精神难以集中、倦怠感、乏力感严重的情况 但是在夜间时段又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患者在长时间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之下,其感知觉也会发生变化,导致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疾病进一步加重。对于精神分裂症并发睡眠障碍问题的患者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入睡之前,脑海中都会出现一系列的想法,导致入眠效果整体下降,甚至会导致睡眠时间缩短。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之后,早期阶段最为重要的一个症状就是睡眠障碍,在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睡眠状态相互影响的情况之下,患者的病情发展也会逐渐进入到恶性循环之中[2]。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严重程度较高的一种精神类疾病,会对患者的行为、思维以及情感造成直接的影响,致使患者的精神活动和外界的环境之间呈现出不协调的状态。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之后不仅会出现睡眠障碍的问题,伴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还会进一步出现语言以及行为表达等方面的异常,部分患者的情感以及性格也会发生变化,敏感多疑是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表征[3]。对于存在阳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行为以及思想变化是其最为重要的体征,最为常见的包括思维以及意志行为方面的障碍,在病情逐渐发展的基础之上,患者还会进一步出现妄想、幻觉等方面的情况,语言和行为都会陷入混乱。

对于精神分裂症并发睡眠障碍的患者来说,其疾病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虽然患者整体的病情进展速度相对较慢,但是临床上对于患者的发病机制还没有明确的定论。在针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手段,经常采用的治疗方案包括助眠药物、抗焦虑药物以及镇静剂等,但是在采用传统镇静催眠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由于很多患者都需要长时间用药,身体方面非常容易出现依赖性。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也经常需要和其他类型的药物相互配合,辅助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右佐匹克隆本质上也属于催眠镇静类型药物的一种,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催眠镇静类型的药物来说,这种药物的起效时间相对更短,通常患者在使用药物之后的1h,血药浓度就会到达峰值,而且这种药物和血浆蛋白之间的结合率十分有限,半衰期相对较短,大约为6h,即使是患者在重复用药的情况之下,也很难出现药物蓄积的问题。患者在短时间用药的过程之中,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而且这种药物不会导致患者正常的生理睡眠结构受到影响,患者也不容易出现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健忘等不良反应。药物在针对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能使得患者入睡困难以及睡眠不足的症状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减少患者夜间觉醒的次数,使得患者夜间睡眠的时间进一步延长,达到提升患者睡眠质量的目的。在治疗的过程中,辅助为患者使用右佐匹克隆药物能达到镇静助眠、提升患者肌肉松弛度的治疗效果,使得患者的认知功能、思维障碍问题以及睡眠状态都得到较好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林彩婷, 陈秀娥. 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并发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 2023, 16 (36): 13-16. 

[2]杨金玉, 王雪, 邓华, 张尧. 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的效果分析[J]. 智慧健康, 2023, 9 (12): 66-69. 

[3]王晓东, 王海斌, 杨岳. 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 贵州医药, 2022, 46 (04): 56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