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

代祥新 刘开兴 马朝章

(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41)

摘要:近些年,在许多领域的发展中,都对矿产资源有着较大的需求,所以为满足需求,就进行了大量的矿山开采,但却很容易损伤到矿山的地质环境,针对该种情况,就应掌握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以便通过发挥技术作用,产生较好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基于此,本文就在矿山地质灾害、以及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这两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

前言:

矿山开采容易导致地面下陷,也易于消极影响水土环境质量,因此,如何保障矿山开采的绿色性和环保性,就应作为矿山企业所需探讨的重点内容,若可以妥当利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就利于防范上述消极问题的产生,能够推动矿山开采的有效进行,并产生较好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效果。

一、矿山地质灾害

其一,村庄受到的影响。矿山地质灾害容易造成地面下陷,会导致村庄被严重损伤,如这会体现为房屋严重开裂,使得一些房屋变成了危房,甚至会导致一些村庄迫不得已需全部搬移至其他的地方,造成的损失往往较大,还容易损伤到土地资源,一旦发生矿山地质灾害,就会损伤到耕地,导致发生减产的状况[1]。还会损伤到道路,若发生了地面塌陷问题,不少村子的道路也会出现下沉的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致使经济受损。另外,也会损害水利设施,若发生了采煤塌陷的状况,就很容易损伤到一些农渠,会表现为护坡裂缝,致使产生严重的渗漏问题。

其二,矿区含水层受到损坏,在矿区的不断开采中,由于会进行持续的疏排,所以容易导致发生水位下降的状况,使得地下水资源的流失十分严重,矿山开采也会致使含水层结构明显受损,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和后果都是很大的。

二、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

(一)土壤重构技术

针对填充工程,能够利用机械化和人力治理的方式来展开,先说人力治理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发挥人力作用,结合就近原则来挖掘土石,这样就能够在塌陷裂缝的位置,利用这些土石实施较好的填充[2]。就实际情况来看,土方工程量往往并不大,在土壤理化性状等方面,也通常不会产生变化。而在进行机械化治理的过程中,就主要是借助于推土机等设备来加以展开,一般针对损伤十分严重的土地治理,更适合运用相关设备来展开治理工作。

在展开工程时,应善于使用表层熟土,需要对其采取剥离措施,而后再进行储存,还要重视展开养护工作,确保其始终有着较好的肥力,等到完成土地平整后,在回覆到完成平整的相应区域中。

应该结合各种灌溉及耕作条件,明确适宜的坡度以及标高,展开填挖平衡,针对损毁并不严重的区域,能够通过深翻、以及洒水等措施进行改善。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土壤的有效改良以及正确的培肥,因在展开土地复垦工程后,容易影响到表层土壤,易于损伤到土壤结构,致使土壤产生有所退化的状况,所以在此情况下,就应该实施土壤培肥了。其一,有机肥,在施肥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农家肥和绿肥,其中绿肥产生的作用,在于优化复垦土壤等,应运用项目区附近的一些有机肥,注重施加农家肥,这就主要是指畜禽的粪便,有利于优化土壤结构,产生较好的土壤培肥效果。在施加底肥时,应结合相应的标准来进行,在施肥完成后,还应该进行浇水。其二,无机肥,在运用有机肥的前提下还需利用无机肥,应该根据地区施肥的情况,并联系所积累的经验,在进行测土后再去加以施肥。在复垦过后,针对旱地的土壤能够选用绿肥作物,这就主要包括箭舌豌豆等,从而有利于强化土壤的肥力,并且还应施加一些复合肥及菌肥等,使土壤能够有着更多的营养。还应改良好土壤物理性状,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强化土壤孔隙度,有效下降土壤的实际容量,做到进一步优化土壤结构,能够运用深耕等诸多方式来进行,但也需了解到的是,唯有进行植被覆盖,才可以真正处理好该项问题。

(二)植被重建技术

在复垦区中受到地表下陷所影响,会发生植物有所倾斜的状况,针对这一状况,就应该迅速的纠正。对于因沉陷较为严重而造成的植被没能成活的情况,就需要进行补植。在所选择的植物中,需尽可能确保和原植被是相似的,应该选择水土保持力强、以及适应性强的一些植物,将此当作是补植的植物。在选择补植的植物后,还应该展开严格的监测以及管理工作,从而更利于保障植被的有效成活。

在栽种速生杨的过程中,往往利用移栽技术,所移栽的一些苗木通常并不大,针对有着根菌的一些植被,在进行移栽的过程中能够拿走有益菌,使其能够到新垦地中,这样利于保障植株的积极生长。也应了解植被重建的主要施工工艺,其中的内容包括测量放样、浇水、测量检验以及最后的验收等。

(三)配套工程

在复垦区中包括了道路,往往是生产路、以及公路等,在产生地表下陷状况后,会损坏道路系统,甚至会阻碍道路的有效运用,而若想确保道路的功能得以发挥出来,就应该对其展开严格的维修工作,针对受到损伤的一些道路,需要展开压实以及铺垫工作,并且若是道路是有着边坡的,还需展开护坡工作。在保护生产路的过程中,能够随着耕地的覆盖一同加以展开,等到地表下沉被改善后,再结合道路需实现的目标来加以有效修复

[3]。以主要的施工工艺来说,就包括了测量放样、路床清理、取料、洒水以及测量检验等相关的内容。塌陷区主要有田间道路,若是并不严重,就能够直接采取填充的方式,在填充完成后,需通过水泥混凝土来充分修补好路面。

在塌陷区中的林地,如损毁程度并不严重,可以通过林木栽植、以及裂缝填充等方式来对待,还应该辅助于人工管理和保护的策略,一方面在填充林地裂缝时,应确保和耕地土地平整性设计之间有所协调和匹配。另一方面在展开林地植物工程时,涵盖了补栽等内容,而以补栽的实际数量来说,就应该根据损毁的情况来加以确定。

总结:

总而言之,展开严格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有助于改善受到损坏的生态系统,从而也有利于防范产生地质灾害问题,为矿区和附近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好的保障,真正产生防灾灭灾的效果。所以,应认真深入的研究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这就主要包括土壤重构技术、以及植被重建技术等,以期真正保障矿山生态修复效果。
参考文献:

[1]沈佩霞.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3, 48 (05): 140-142+193.

[2]杨剑锋.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及技术措施探讨[J]. 世界有色金属, 2022, (23): 178-180.

[3]廖隆荣. 探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及技术措施[J]. 建材与装饰, 2019, (29): 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