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作业显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减负增效,作业显效

闫茹

                         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第八小学

摘 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研究针对“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优化作业设计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减负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设计语文作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与兴趣,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减”政策;校本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同时也是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机械式抄写任务过重、趣味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厌倦课后作业,甚至出现抄袭的现象,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任务的开展。 因此,教师需对作业设计高度重视,通过设计足够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业,让作业发挥本该发挥的作用,提升语文教学的成效。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是学生进一步巩固、拓展和提升学业的必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有效地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

西安市浐灞第八小学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以学情为依据,紧紧围绕“以体育德、以德启智、以智促美、以美养心”的新时代融合育人体系,打造开放、高效、创新、科学的作业设计理念,提升作业灵动性。设置丰富的作业菜单,不断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明确作业总量、加强作业指导,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在“量”上做“减法”,在“质”上求“变化”,从以下几方面形成“量少质优”作业管理模式:

    一、强化作业的育人功能,抓好作业管理工作

  精心做好顶层规划。为了落实国家有关“双减”的要求,我校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贯彻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实施办法的精神,扎实推进“双减”改革。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双减”政策,解读“双减”文件,执行“双减”的各项要求。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全力推进制度建设。 为了使我校双减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浐灞第八小学作业管理制度及措施》《学生作业公示制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方案》等,通过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坚决防止学生书面作业总量过多。

  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每周五召开“双减”暨“五项管理”工作例会,传达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双减”工作推进会的会议精神,就我校在严控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强化作业管理等方面再次细化要求,教师切实履行好作业指导职责,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加强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教师两周一次家长问卷调查,掌握情况。积极参与省区市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展评活动,全方位监测教师作业管理落实情况,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个性化拓展作业,满足学习需求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个性化拓展作业策略成为小学语文优化作业设计的重要方向。 首先,个性化拓展作业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进行定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此外,个性化拓展作业设计在写作时可以给予学生创作自由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展开创作。通过个性化扩展作业策略帮助学生发展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围绕第一课堂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努力向课堂要质量;有效控制学生作业时长,形成以班主任进行学科作业总量控制,确保学生每天的作业能做到学科平衡,并注重学生对作业的反馈,让作业减量倒逼教学提质。建立小幼衔接课程体系,实施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推行小学书包不离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打造“有兴趣激发点、有生活链接点、有思维训练点、有素养落脚点、有品质养成点”的智趣课堂,让课堂成为生命成长的基地,质量提升的主阵地,做风趣幽默的全科老师,培育争奇斗艳的优秀学子。

三、多元化作业形式,优化学习体验

在“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作业设计中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不仅局限于传统的书面作业,还可以布置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创造性作业、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完成的交互性作业等多元化的作业。 不仅如此,多元化作业设计的灵活性也能够让每个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表现出色,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

四、引导实践性教学,强化应用能力

实践性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教学策略,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引导实践性教学时,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经验和收获。 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反思和进一步发展。 通过引导实践性教学,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鼓励反思与反馈,培养优秀习惯

在“双减”背景下,教学反馈在作业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及时、具体地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在批改作业时,不仅应指出错误,还要指出学生做得好的地方,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此外,应用反思策略也至关重要。学生完成作业后, 可以要求他们撰写一篇简短的反思感想。通过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 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反思中了解教学效果,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在《习作:这儿真美》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完成写作后进行自我反思,并结合教师的作文批改反馈,优化作文内容。 教师可以在每次写作后开展名为“分享我的写作之旅”的记录作业,鼓励学生以文字、图画、声音等形式,记录下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思考、感受和收获。然后,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或班级平台上分享这些反思,互相学习和提供反馈。反思与反馈策略在“双减”背景下具有显著的优势,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促进了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 此外,通过分享反思和接受他人的反馈,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视角获得有价值的建议,提升写作水平和综合素养。 反思与反馈策略的引导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深度,使作文教学更具有启示意义。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批判思维,帮助学生从学习中获取更多的收获。反思与反馈策略的应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能力,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和高效。

通过对“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发现趣味性作业设计、个性化拓展作业和多元化作业形式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未来,教师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和完善作业设计策略, 为学生提供更加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晓露.减负增效,作业显效——“双减”下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的设计研究[J].亚太教育,2022(20):140-142.

[2]周唯.减负增效,作业显效——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的设计探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2(7):57-59.

[3]茅秀媛.减负增效,作业显效——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的设计研究 [J]. 读与写 (上, 下旬),2021,18(3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