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幅字   三境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三幅字   三境界

叶继昌

河南省新县城关第二小学

    今天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我深感荣幸!3月10日至今,我们参加河南大学“河南省小学骨干校长提升研修培训”已经13天了。教育学院领导的精细安排、精密组织,带班班主任的严格管理、周到服务,来自全省各地40位学员的严谨认真、孜孜以求,大大提升了研修效能。十多天来,专家学者头脑风暴式的思想冲击、精神碰撞、心灵洗礼,名校长以案说法式的示范引领、实践导航、体验分享,基地校解剖麻雀式的现场观摩、课堂研修、座谈交流,让我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学有所思、行有所悟,回忆自己三十余年的教育生涯,向学问道,不由想到了三幅字,悟到了三境界。

    教育人生第一旅程,执教农村初中。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当时与同事共处一室。室友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其字颇有柳公权风骨。我向室友讨要了一幅字:天道酬勤!用镜框做了简易装裱。这幅字随我转战南北,指引着我勤能补拙,激励着我业精于勤。

    教育人生第二旅程,因为公开选调的机遇,我走进了县城学校。一位德高望重的校领导寄予我厚望,他主动送给我一幅字:润物无声。我精心装裱,放进了书房。得遇贵人,这幅字让我在更复杂的环境中游刃有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良药不必苦口,忠言可以顺耳,响鼓无需重锤。无论是班级管理、师生关系、家校沟通,还是为人处世、做人做事、待人接物,当我紧扣四字箴言,就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而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或遭遇困境,往往是偏离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谆谆教诲。

    教育人生第三旅程,走上了学校管理岗位后,继续践行天道酬勤的人生信念和润物无声的工作方法的同时,我也在思索管理技巧和领导艺术。那年,县三中组织了将军书法协会活动。在帮一名中将书法家磨墨时,我们交谈甚洽。他当场赠给我一幅字,主体为四个雄健有力的律体大字:道法自然;另有一行娴雅秀美的行楷小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十年的中层管理历练,十余年的校长沧桑生涯,让我越来越深切的体会到:以人为本,道法自然,刚柔并济,乘风破浪,才是制胜之道。这幅字一直挂在我的办公室,我时时咀嚼品味。

    天道酬勤,人勤春早。做学习型校长,锻造学习型团队,创设学习型校园。教育最曼妙的风景是什么?那就是一所学校,有一位喜欢读书的校长,带领一批喜欢读书的老师,陪着一群孩子读书。环南一小王会婷书记的精彩分享——《让阅读为成长奠基》,我深为赞同。营造书香校园、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探索智慧父母成长模式,对于我校正在开展的书香校园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诸多思路和方法。我们将借鉴运用,内化吸收,助力即将到来的书香四月,助力即将开展的阅读节,从而通过书香推进计划进一步助推学校内涵发展。我们坚持早谋划、早筹划,勤督导、勤指导,编制时间表、规划路线图,不断优化策略、不断完善举措。 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浓郁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的氛围,形成定期交流分享、适时评比激励机制。当每天读书像刷牙洗漱一样成为师生的习惯,当勤奋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模式、定势,书香溢满校园,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润物无声,就要和风细雨,静待花开。校以师为重,师以生为本。高闰青教授指出,校长提升领导力,就是提升影响别人的能力,即推动、鼓舞、激励师生和家长的能力。校长要做一名果断的管理者、个性的示范者、有效的沟通者、文化的建设者、突出的贡献者。要运用IQ---EQ---DQ---AQ理论,创立以教师为核心的学校,办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师是影响教育质量最大的变量。校长带领并引导教师,用赏识、鼓舞、激励和唤醒,将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心灵窗户一扇扇打开,让生命胚芽破土而出,让智慧火花流光溢彩。尊重学生,体察学生的特点、需要和个性差异,挖掘学生的潜能和优势,为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引导,诱导学生自我发展;理解、关心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成长过程,注重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打造,提供安心、舒适和积极的学习场所;鼓励学生开展多元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如情感、社会能力、实践能力等。泰戈尔说:“使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踏雪轻无痕,船过水无声,让品行人格臻于温润美好的是温和而博大的力量。真正的教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无声”“无痕”的教育方式,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快乐的最高境界。教师与学生就如水与鹅卵石,且歌且舞,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道法自然,就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讲究时、势、运。校长办学,要上接天气,下接地气,凝聚人气,尊重和顺应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遵循和践行教育规律。任民教授文化底蕴深厚,诗词歌赋信口占来,善于量身定做、彰显特色,善于以文化人、知行合一,善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其前瞻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实践操作让我深受启发。近年来,新县城关第二小学以创建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特色校为契机,以新县丰厚的红绿古资源为依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因势立策,顺势而为,创造性的开发“三文化三孩子”校本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好孩子。用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千锤百炼的国粹,蒙以养正;用学校近几年来业已形成、行之有效的“三六九”德育策略和“一二五”德育行动,果行育德;用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中华经典,以文化人,培养孩子们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弘扬革命文化,培育红孩子。建设红色园丁读书吧、红色阳光驿站、红色少先大队部;编写红色校办学指南、红色教育校本读本、红孩子养成教育手册;培养党员干部宣讲员、红色园丁宣讲员、红孩子宣讲员,指引孩子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好红色传承、红色传诵、红色传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美孩子。以保家卫国、抗险救灾英雄群像为榜样,培根铸魂;以共和国勋章人物、两弹一星元勋为标杆,举旗定向;以时代楷模、大国工匠为示范,修德修身,引导孩子们认识美、展现美、创造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风水,是学校的灵魂。学校特色课程从校园环境中来,从地域特色中来,从中华文化中来。高屋建瓴,顶层设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的广场文化、教学楼文化、教室文化、基地文化,均坚持文化引领、榜样示范、环境熏陶、活动锤炼。好孩子•红孩子•美孩子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熠熠生辉,与学校的其他课程体系、育人活动水乳交融,珠联璧合,浑然天成。

    天道酬勤、润物无声、道法自然,是三幅字,也是教育的三条路径,更是教育的三重境界。可以并驾齐驱、比翼齐飞、一体运行,可以逐层推进、次第展开、螺旋上升,从有形到无形,从有招到无招,从应然到自然。或许这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论述的三重境界吧?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