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选矿工艺优化与生产效率提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采选矿工艺优化与生产效率提升研究

曾小聪

612423198604155619

摘要:采矿工程中的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是保障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的关键要素。文章旨在探讨采矿工程领域中的安全管理实践和风险控制策略。首先,阐述了采矿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历史和发展,强调了其重要性以及不断演变的挑战。然后,分析了不同类型矿山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包括地质、机械、环境和人为因素。同时,探讨了采矿工程中常用的安全管理方法,如培训、监测、预防和应急响应。最后,强调了综合性、多层次的风险控制策略的重要性,以提高矿山安全水平。通过深入地研究和综合应用,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采矿工程中的事故风险,还能确保矿山生产的持续和安全运营。

关键词:采选矿工艺;优化与生产效率;提升

引言

虽然我国现阶段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是整体纯度却偏低,甚至很多金属矿藏中还掺杂着很多种不同的元素。要想对这些矿藏进行有效的应用,就必须要利用选矿厂中一系列的工艺技术进行原矿的挑选与加工,将能够满足需求的有色金属挑选出来。选矿厂的选矿工艺水平,不仅影响着有色金属加工工艺的科学合理性,还关系着加工后有色金属的应用价值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近年来,在我国各行各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对于有色金属的需求也逐年提高。只有不断的提高选矿厂的有色金属选矿工艺水平,并加强工艺管理,才能够选择出质量有保证的有色金属资源。

1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的特点

我国分布着极为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 2022》,截止到 2021 年年底,我国已经发现了 173 种矿产。其中,涉及到的金属矿产资源多达 59 种。2021 年全年,我国铁矿石产量高达 9.8 亿吨,粗钢产量高达 10.4 亿吨 ;而有色金属矿产品中,铜精矿的产量高达 185.5 万吨,铅精矿的产量高达 155.4 万吨,锌精矿的产量高达 315.9 万吨。只是,在这些有色金属矿藏中,绝大多数的有色金属资源都是多种元素混合在一起的原矿。

2矿山中的多重风险因素分析

2.1地质风险因素

矿山的地质条件是其中一个主要的风险因素。地质构造、岩层的稳定性和矿体的特性都可能对矿山的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地震、岩层滑坡、岩溶坍塌等地质灾害可能导致坍塌事故和地下水涌入,对矿山工作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地质勘探和监测工作对于准确评估地质风险非常重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潜在的危险。

2.2机械风险因素

在矿山中,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被广泛使用,同时也存在风险。机械故障、设备维护不当、操作错误等因素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此外,矿山中的爆破活动也会带来振动和岩层移动的风险。因此,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及高质量的操作培训都是降低机械风险的关键。

2.3环境风险因素

矿山的环境因素也对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气候条件、温度波动、降水量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矿山中的环境变化,从而影响采矿活动。例如,降雨过多可能引发洪水,而高温和干旱可能导致火灾。因此,矿山管理者需要监测并适应这些环境变化,以降低环境风险。除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是威胁矿山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矿工的行为、培训水平和意识直接影响事故的发生率。疲劳、精神状态不佳、忽视安全规程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事故。此外,矿山的管理和监督也是关键因素。因此,增强矿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培训,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体系是降低人为风险的关键。

3有色金属矿选矿工艺的优化管理策略

3.1制定完善的选矿工艺管理制度

制定相对完善的选矿工艺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加快选矿工作进度,提高选矿工作质量。首先,对选矿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现有选矿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推进情况,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相应的选矿工艺管理制度。其次,对选矿人员的工作职责加以明确,对选矿工艺管理要求予以优化,确保选矿工作中出现异常情况时,选矿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恢复选矿流程的正常状态。

3.2加强选矿工艺技术标准的制定与调整

要想做好有色金属矿选矿工艺的优化管理,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和数据标准,进行选矿工作规章流程的制定,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科学合理的选矿工艺管理工作。首先,选矿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进行选矿,保证选矿工作的高效性、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才能够为选矿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加强每一个选矿环节与选矿工艺流程的控制,对一线操作人员的工艺水平进行评估,记录选矿工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整理成文件,汇报至上级部门,提高选矿工作的规范性。最后,如果工艺标准与生产工序之间的差异较大,那么生产部门需要将这一问题上报至上级管理部门,然后在主管部门的审批与指导下进行后续操作,严禁在生产过程中擅自做主。

3.3加强选矿工艺标准执行情况的审查

选矿工艺标准的制定与调整,是经过专业人士深思熟虑而确定出来的执行标准,应当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为了保证选矿工艺标准的执行力度,需要安排专门的工艺监督人员,负责工艺标准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惩处不按照标准施工的行为,以免因为某一选矿人员的不规范行为,使企业遭受巨大而损失。为了提高选矿工艺标准的执行力,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对选矿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重点提高其按照标准施工的意识,使其充分意识到按照标准施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激发选矿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使其将选矿厂作为第二个家,引导其对选矿厂的发展产生责任感。其次,设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选矿人员的薪资待遇与工作表现结合在一起。针对严格按照工艺标准开展工作的,予以一定的奖励 ;针对违反工艺标准,工作行为过于随意,要进行适当的惩罚。最后,引入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一位选矿人员身上的责任与任务,以免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出现相互推诿的不良现象。

3.4积极引进先进的选矿工艺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选矿工艺水平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各种创新性选矿工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极大的推进了我国选矿工艺的创新发展。如果选矿厂没有进行选矿工艺的更新,依然使用传统的选矿工艺技术,那么相应的生产需求必然会越来越难以满足,相应的发展目标必然会越来越难以达成。在此情况下,只有积极主动的引进现代化的选矿工艺技术,提高选矿过程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才能够进一步提高选矿工作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安全管理制度成为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的重要手段,涵盖的工作内容较为繁杂,各项任务有所差异,应依据施工需求和标准对作业内容进行细致探究,同时优化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与任务,提升安全生产认识,落实安全管理机制。 在矿产挖掘过程中,现场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易受到多种因素干扰,引发安全事故。 需加强现场管理力度,根据作业情况选择管理办法,降低安全隐患,满足现场作业需求。 例如,某煤炭企业在施工现场进行精细化管理,显著提高采矿效率。管理人员对当前煤矿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形成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根据规定流程开展施工作业,利用内部监督方式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考虑采矿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多重风险因素、培训、监测、预防措施、应急响应和多层次风险控制策略,不可否认安全在矿山工程中的至关重要性。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全面的安全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潜在的风险,保护矿山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还能确保矿山的可持续运营。安全管理不仅仅是一项法定要求,更是为了创造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工作环境,使矿山工程能够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振宇 , 朱颖舟 , 邹国斌 , 等 . 有色金属选矿生产运作管理分析与设想[J]. 中国矿业 ,2021,30(2):31-35.

[2]刘斌 . 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控制与技术管理 [J]. 中国金属通报 ,2022(8):1-3.

[3]刘吉伟 . 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控制与技术管理 [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3):89-90.

[4]吴天文 . 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控制与技术管理分析 [J]. 黑龙江冶金 ,2017,37(5):61-62.

[5]李代会 . 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控制与技术管理研究 [J]. 世界有色金属 ,2018(2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