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模式下定向培养金融人才发展探究--基于独立学院办学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3

CDIO模式下定向培养金融人才发展探究--基于独立学院办学模式

宋文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443000

摘要: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主要应结合培养地方金融发展方向为目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金融人才。本文以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科技学院金融专业学生为例,分析以独立学院教育特色下金融专业定向培养服务于本地金融服务发展的探究。主要详述了三峡大学科技学院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最后从实践教学的机制中更好的去支持当地金融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

作为湖北省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宜昌承担着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历史重任,需要有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来驱动。金融是国民经济血脉,是市之重器;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 是立市之本。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然而在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下,宜昌市地方金融人才表现出明显匮乏的问题。在不断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做出了新的定位,其立足点是加强本地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本地化得校企合作,更能为宜昌市本地金融机构培养本土化的金融人才。从而大量的避免人才流动性与缺乏企业忠诚度等问题。本文以三峡大学科技学院金融专业为研究对象,基于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进行校企无缝对接合作。使宜昌本地高校经管专业学生从思维、理念到操作能力都能与行业契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宜昌市地方金融机构的需求,从而服务与宜昌金融领域的建设中去。

1、独立学院的概念及CDIO教育理念

1.1独立学院的概念界

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依法享有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的各项奖励与扶持政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独立学院工作。截至2017年12月25日,全国共有独立学院260所。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正式一所唯一自立于宜昌市的独立学院,目前尚在转型中。

1.2CDIO模式定义及理念

CDIO模式是一种国际广泛认可的工程教育模式,它代表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环节。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团队创立,并得到了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的资助。

CDIO模式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地、实践地、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它旨在培养学生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对产品系统进行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能力,包括专业技术知识、个人能力、职业能力和态度、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等方面。

CDIO模式的教学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此外,CDIO模式还包含了12条标准,用于对整个模式的实施和检验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指引,使得工程教育改革具体化、可操作、可测量,并对学生和教师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CDIO模式下培养金融人才发展现状以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为例

近两年来,宜昌金融机构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强势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质,为宜昌市经济健康发展写下新篇章。2022年“金融支持湖北经济发展早春行”宜昌站活动在城区启动,本次签约活动共促成金融合作项目211个,除银政战略合作1800亿元外,达成金融合作协议金额总计337.8亿元,其中,现场签约项目41个,除银政合作外,达成协议金额112.31亿元。

金融带动宜昌经济的日益蓬勃发展,金融人才的培养重要性对当地经济也显得尤为关键。作为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在自立本地化金融人才的培养上也做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金融专业在CDIO教育模式下展开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教育措施如图1所示:

                    图1:CDIO模式下金融教育理念

2.1以就业为导向,岗位为本,建立实践教学模式现状

在定向培养培养服务于本地金融人才的教育模式上,对于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上建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分为银行实践模板、证券实践模板和保险实践模板三大块。每个模板的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建立之上,同时融入各相关金融行业里的领头公司进入课程中帮助学生深入演练。按照“认识岗位—学习岗位技能—整合岗位能力—实践检验”的顺序,以岗位业务和岗位技能为出发点,进行划分实践学习的项目和任务。

2.1.1校内课堂校外金融实践教学

校内课堂,校外与相关金融机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际能力为目的课外实践活动。校内课堂校外实践活动主要采取以下多种方式:一是开展各类金融实践技能竞赛。通过举办以下合作方式:

2.1.1校银合作系列

(1)校企项目:与有意向的银行进行合作,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开展有规划的校企项目(例如:与三峡农商行开展《金融便利超市项目》。(2) 企业定时来访授课:邀请各行高层定时来访,对培养方案中银行相关课程进行交流与授课,例如《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代投资银行学》《金融营销学》。开展金融实务界专家讲座,定期邀请商业银行专家来访开展讲座,让学生能及时了解金融实务动态、掌握最新金融实务知识,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造条件。

(3)银行实训及毕业实习:通过银行实训及毕业实习的方式走向各合作银行进行实践活动。

(4)参与各银行线下活动。

2.1.2、校券合作系列

(1) 企业定时来访授课:邀请各券商来访,对相关课程进行指导交流授课,例如《证券投资学》、《金融营销学》。

(2) 证券实训及毕业实习:通过证券实训实习走进券商进行实践活动。

(3) 创建证券竞赛项目,如:证券投资模拟大赛、“挑战杯”大赛等实践创新活动。以比赛带实践,可促进学生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参与线下各券商活动

2.1.3、 校保合作系列

(1) 企业定时来访授课: 邀请各保险商来访,对相关课程进行指导交流授课,例如《保险学》、《金融营销学》。

(2) 保险实训及毕业实习: 通过保险业务实训和实习走进保险业进行实践活动。

(3) 参加各线下保险业活动。

(三)宜昌市毕业生实习待遇支持政策的有效性

2018年宜昌市为了引入留住人才对于实习生给予政策性的直接补贴方式如下:

2.2、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宜昌市将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500家。鼓励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支持各类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发展前景好、薪酬待遇高、急需用人的岗位,吸引大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

(1)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生活基地。

2022年,全市建立14个大学生实习实训生活集中安置基地,基地提供床上用品、学习桌椅、电视和WiFi等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大学生拎包即可入住。

(2)给予大学生实习实训补贴

对参加实习实训的大学生给予实习实训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个月,其中本科及以下(含高职)每人每月1200元,硕士、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1500元。

(3)开展“我选湖北·爱上宜昌”城市体验

组织实习实训大学生参观重大建设项目、重点企业以及宜昌规划展览馆、博物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发放宜昌三峡旅游景区年卡和公交IC卡,为实习实训大学生参与城市体验提供便利条件。

(4)建立高校人才工作站

在全国高等院校建立50个以上人才工作站。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加挂人才工作站牌子,赋予招才引智工作职能,统筹协调驻外所在地的大学生来宜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工作。

(5)强化住房保障

毕业两年以内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大学生(含高职)、硕士、博士研究生,且本人及家庭成员在宜昌城区无所有权房屋,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最长保障年限不超过5年。对于没有享受住房货币化补贴的,在配租面积标准范围内,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大学生(含高职)的租金标准按50%比例,硕士、博士研究生按60%比例予以减免。

(6)生活补贴

到宜昌实习实训的大学生,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200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500元。在宜昌县市区就业创业满一年的大学生,每人每月可按不低于5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最长发放3年。[5]

  这些支持性的政策的出台不仅有利于学生,同时帮助企业减轻了资金的负担。良好的可持续的金融发展环境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去开创。                              

3、影响宜昌区域化培养金融人才的阻碍因素

通过近年来金融专业实习实践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定向培养服务与宜昌本地金融机构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金融机构实践岗位单一性

由于宜昌市本地的大多数金融机构没有独立的行政权限,因此对于实践而言不能全面的形成一套实践体系。比如在宜昌市建设银行分行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本地分行没有人力资源的行使权限。因此对毕业实习的学生而言只有大堂经理助理一个岗位可以提供。岗位的单一性使得学生在实习到一定阶段后产生厌倦感(一般2个月为一个阶段),不能坚持持续性的实习,并且对以后这类岗位产生了一定的厌恶情绪。

3.2本地金融机构工资水平较低

由于近几年经济的下行和金融行业竞争压力的关系,导致宜昌金融人才的流逝现象严重。对于本地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了解到相关工资水平同比一,二线城市较低,导致多数金融专业毕业生流入一,二线城市寻求机遇。

根据人社部数据,宜昌市最低工资标准为1320元,通过对以上三大金融主要行业的抽样调查发现,以3-5K的工资水平为主,处于一、二线城市的金融行业工资水低水平档位。

3.3学生抗压能力差

在实习实践活动中,学生才初步的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度。由于从小的襁褓式的灌输教育导致大学生的抗压能力较弱。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常因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和偶尔的周末加班而产生对工作的厌倦心理。面对各式各样的顾客和人群产生抵触情绪。部分家长由于从小宠惯式的教育观念,导致学生面对困难后不去面对解决而是选择逃避问题的态度。并且由于老旧的“大学生观点”容易产生好高骛远的态度,不愿意去接触金融机构的基础岗位,如“营销岗位”。

3.4教师队伍实践长效机制的缺乏

由于大多数专任教师是从大学毕业走向大学教师这一岗位,没有在实际部门工作的经历,缺乏实践经验,本身的动手能看和实践能力的缺乏,自然就难适应实践教学发展的要求。而一些老年教师由于知识结构老化,跟不上实践的快熟发展,实践教学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也难带领青年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同时青年教师忙于讲课,和忙于提高学历水平和进修,难以把时间花在实践教学中去,或者说即使开始了实践课程也难以深入,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成效和发展。同时由于世界瞬息万变的金融环境,教师知识结构跟不上实践的快速发展,探索新知识、新能力、提高业务能力的动力不足,教师因此就很难影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4、宜昌本地金融人才发展对策及建议

针对定向培养服务于宜昌金融机构的金融人才对策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4、1打造优秀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金融产品、政策法规不断更新,因此金融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时要做到“统揽全局、与时俱进”。做到“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建立优秀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鼓励老师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如有计划选派教师到金融机构进行挂职锻炼,深入金融实务一线,积累实践经验和食物技能;前往金融教学实践开展较好的学校去交流学习,来提高自身水平。引进来是指从各金融机构有计划的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到地方高校任教,一起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去。

4、2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

  增加实践设施的投入、建立实验基地,实践基地的实施方案需有计划有目的规范化。打破原有的实践表面化。深入利用学校的优良教学环境条件与金融机构互相整合。例如通过开展订单班,校企双方协同互派师资,双方共同合作共建实训教室。从大二开始组建金融订单班,如正在协商中的招商局系列,定向培养出的人才直接毕业后流入招商证券、招商蛇头地产、招商银行等招商系公司。展开校企合作新模式,切实提升金融人才服务于宜昌本地金融机构

  4、3

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为有效的开展金融实践教学,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不断改进考核评价方法,增强金融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学生个人学术知识能力、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详细的考核评价体系。具体如下:一是个人学术知识能力可通过基本的课程考试方法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实习报告等进行评价。二通过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对团队分工情况、任务进展情况以及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学生互评。以及撰写策划书、调查报告等方式的实施。三是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课程实训过程操作情况、工作成果展示情况、校外实习单位的认可度等进行评价。四是创新能力,通过各类竞赛获奖情况、企业及市场认可度等进行评价。多元化与多层次的考核评价机制,更能全面的综合的锻炼和培养金融人才。

  5、结语

宜昌市未来经济的有效发展,需要靠金融带动起来注入活水。本土的金融不断壮大和发展需要靠人才的注入形成支架。独立学院在自立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有效的催化剂的作用。在共同建设金融发展的道路上需要靠政策的支持、学校的引导和企业的合作意识来全方面构建。

参考文献:

[1]李立国: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簪模式的转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年第2期

[2]陈海利、邹树梁、王莉芬:《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7期,第149-151页

[3]苏珊:《民办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以河北传媒大学为例》2023年第11期,第1-4页

[4]许晓辉、高光琪、张优:《转型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存在的风险与规避策略》,《现代教育管理》2022年第5期。

课题项目:三大科教(20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