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和业务融合角度下的国企党建品牌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党建和业务融合角度下的国企党建品牌建设

王蔚蔚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测试公司机关  300280

摘要:党建作为国有企业建设的基石和灵魂,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有担当的党组织和队伍,不仅是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是当前国有企业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问题。党建品牌建设是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党建品牌,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品牌形象、提升企业文化内涵,同时也是提高员工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党建;业务融合;国企;品牌建设;发展趋势

1国企党建品牌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1.1现状

目前,许多国企都开展了党建品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国企在党建品牌建设中,注重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党建品牌,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国企党建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一些国企在党建品牌建设中,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品牌建设的内涵和实质,导致品牌建设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同时,一些国企在党建品牌建设中,缺乏创新性和特色性,难以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党建品牌,也难以吸引员工和社会的关注。

1.2问题

首先,品牌建设缺乏系统性。一些国企在党建品牌建设中,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品牌建设体系,导致品牌建设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党建品牌。其次,品牌建设缺乏创新性。一些国企在党建品牌建设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难以形成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的党建品牌,也难以吸引员工和社会的关注。最后,品牌建设缺乏实效性。一些国企在党建品牌建设中,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品牌建设的实质和效果,导致品牌建设难以取得实效,也难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2党建和业务融合角度下的国企党建品牌建设措施

2.1加强品牌建设的系统性

首先,明确品牌建设的目标和定位是至关重要的。这要求我们对品牌建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确保品牌建设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相一致。具体而言,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符合企业特点的品牌建设目标,如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员工凝聚力等。同时,我们还需要对品牌建设进行定位,明确品牌建设的核心价值和特色,以便更好地展示企业的形象和实力。

其次,建立起完善的品牌建设体系是提升品牌建设系统性的关键。这包括品牌策划、品牌传播、品牌管理等方面。在品牌策划方面,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品牌建设方案,包括品牌理念、品牌形象、品牌传播策略等。在品牌传播方面,我们需要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如企业内部宣传、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等,将品牌理念和形象传播出去,增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品牌管理方面,我们需要建立品牌管理制度,明确品牌管理的职责和流程,确保品牌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的监督和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品牌建设中的问题,确保品牌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具体而言,我们需要建立品牌建设的监督机制,对品牌建设的各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此外,我们还需要建立品牌建设的评估机制,对品牌建设的成果进行量化和评估,以便更好地指导品牌建设的进一步开展。

2.2提升品牌建设的创新性

为了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和创新精神,我们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党建品牌创新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团队建设、主题研讨、创新竞赛等形式,旨在鼓励员工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品牌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通过这些活动,员工们能够深入了解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其中,为品牌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行业中汲取灵感,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将新的品牌建设理念和方法引入到党建工作中。例如,我们可以学习市场营销、品牌传播等领域的先进理念,将这些理念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形成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党建品牌。这不仅可以提升党建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外部机构的作用。通过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实践,分享经验,碰撞思想,推动品牌建设不断创新发展。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还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使党建品牌建设更加丰富多彩。

2.3强化品牌建设的实效性

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的成功不再仅仅依赖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更多地取决于品牌的力量。党建品牌建设作为一种独特的品牌建设方式,其最终目的是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在品牌建设中注重实效性,确保品牌建设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为了确保品牌建设的实效性,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品牌建设指标和评估体系。这些指标应该涵盖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忠诚度等多个方面,以便对品牌建设的成效进行量化评估。通过定期监测和分析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策略,确保品牌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此外,加强品牌建设与业务工作的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品牌建设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而是应该与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紧密相连。因此,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特点、市场需求以及竞争态势,确保品牌建设与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相契合。这样,品牌建设才能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然,仅仅依靠制定指标和融合业务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通过开展品牌宣传活动、加强员工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对品牌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只有当员工真正认同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时,品牌建设的实效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4保障品牌建设的持续性

首先,建立健全的品牌建设机制是必要的。这包括明确品牌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制定具体的品牌建设计划和时间表,以及建立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这些机制,我们可以确保品牌建设工作有序进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其次,加强品牌建设的资金投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品牌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包括品牌建设活动的组织、品牌形象的塑造、品牌传播渠道的拓展等。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预算,并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为品牌建设提供充足的保障。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的团队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品牌建设需要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团队来推动。我们需要选拔和培养一批具备品牌建设知识和经验的人才,打造一支专业的品牌建设团队,为品牌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最后,注重品牌建设的文化传承也是非常重要的。品牌建设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象的塑造,更是一种内在文化的传承。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企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品牌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形成具有独特性和传承性的党建品牌,为品牌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结语:

党建和业务融合角度下的国企党建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从系统性、创新性和实效性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品牌建设的规划和设计,推动品牌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品牌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造出具有企业特色的党建品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永泽.论当代国有企业党建品牌建设的发展趋势[J].中国企业文化,2019(5):33-34.

[2]潘慧,李海春.国有企业党建品牌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州商学院学报,2017(6):61-62.

[3]姜磊,徐云波.基于社会责任的国企党建品牌建设研究[J].工业经济论坛,2020(1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