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PDCA循环的质量闭环管理方法

/ 2

浅谈基于PDCA循环的质量闭环管理方法

付亚鹏,李赟斌

陆军装备部驻西安地区军事代表局  陕西西安  710000

【摘  要】在装备科研和生产活动中,闭环思维是始终贯穿于质量管理活动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思维,军事代表或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在装备质量管理活动中运用科学的闭环思维和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PDCA循环;闭环思维;质量管理

一、引言

习主席强调“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武器装备出了质量问题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是要打败仗的”开展装备质量管理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牢固树立质量至上战略指导,始终把质量制胜、支撑打赢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转变质量管理方式,强化作战牵引,加强体系建设,补齐短板弱项,突出过程监管,切实把质量要求贯彻到武器装备全寿命管理各个环节,确保武器装备适应能打仗、打胜仗要求。

当前对于装备质量问题的处理要求,正处于由“事后解决”向“事前预防”的转变过程中,为确保质量问题的经验教训得到更好的解决和积累,确保在后续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过程中得到借鉴,本文以质量问题处理为例,结合PDCA循环知识理论,提出了可落地执行的质量闭环管理方法。

二、闭环思维介绍

在学习活动或生产活动中,闭环思维是降低风险和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闭环,是指将系统输出量的测量值与所期望的给定值相比较,由此产生一个偏差信号,利用此信号进行调节控制,使输出值尽量接近期望值,因此,闭环也叫反馈控制系统。简单理解即是将期望与结果相比较,并用比较得出的偏差来指导下一轮作业。

在当前的装备科研及生产活动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着产品质量,如果不对过程中的偏差加以控制和调节,产品的质量和进度就得不到保障。闭环思维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节和数据进行监控,并根据反馈结果,对产品质量实现过程的流程和计划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从闭环的思维中,可以提炼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偏差,一个是反馈。

在科研和生产活动中,偏差是指项目各要素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偏差,包括技术指标、资源、费用、进度、工时等方面。在现实的科研和生产活动中,项目不可能完美按照计划发展,发生偏离的情况不在少数,因此在做项目时不能仅仅关注项目的启动和计划,对于项目在相应阶段的实际情况也需要及时掌握。

至于反馈,则是捕捉到项目计划和实际之间的偏差后的分析和应对过程。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对项目进行监控和管理,通过对相关项的偏差分析,发现、预测、分析项目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瓶颈,然后提前规避,或提前制定应对策略,让项目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发现偏差并及时反馈,正是军事代表的工作重点,也是装备合同监管工作中最难的环节。现在大部分科研项目都有周期长、变更多、时间紧迫的特点,军事代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检查”上,如果没有科学的闭环流程或模型,军事代表很难从项目的偏差中得到有效反馈,更不要说去分析、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PDCA循环法的含义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Shewhart)首先提出,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W.E.Deming)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它是一个持续改进模型,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即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

1.策划阶段

策划阶段是整个质量管理的初始阶段,包括目标的确定以及计划的制定,同时,策划阶段还需提出计划的实现方式、行动规划等一系列具体内容。该阶段强调对现状的把握、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的意识及能力。

2.实施阶段

根据策划阶段提出的目标和计划展开一系列运作和实施活动,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3.检查阶段

该阶段主要目标是对实施阶段的实施效果进行检验,利用多种检查方式来对比执行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并以检查结果的形式进入下一阶段。

4.处置阶段

该阶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上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经验总结,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不足进行处理,如果结果是有效的,则对正确的做法给予肯定和支持,并作为规定或标准进行推广实施。二是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改善,若效果不明显或结果不符合策划的目标或要求,则将其列为遗留问题,并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开展策划并继续分析寻找解决方案。该阶段强调持续优化、改进和创新。

以上四个阶段并不是孤立运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也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是一个阶梯式上升的过程。

四、基于PDCA循环的质量闭环管理方法

基于PDCA循环的质量闭环管理方法是在PDCA循环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提出的,其重点强调质量问题的闭环管理,通过对设计过程、采购过程、制造过程、交付过程、售后服务五大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高效的PDCA循环管理,避免质量问题重复发生,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保证质量管理水平螺旋上升的趋势。

1.明确问题反馈机制

建立清晰的问题反馈渠道,特别是要畅通军企之间的问题反馈渠道,以便于收集质量问题信息,并根据问题的影响程度,区别处理优先顺序,确保重要又紧急的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2.优化问题处理方式

将问题经验教训总结融入问题调查分析过程中,强化问题处理经验的归纳意识,同时承制单位和监管单位应将业务信息月报或企业月报与质量问题处理进度结合汇总,推动问题处置进度。

3.过程监督与效果确认

问题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因此在问题调查分析中必须要设定具体、可量化、可达到的目标,并且制定验证或改进方案,通过定期的跟踪确认来验证问题的改进效果,直到问题彻底关闭。

4.总结经验,制定标准

对经验教训必须进行总结、提炼、升华为知识,形成知识管理过程,针对同类问题制定预防性措施,完善规章。同时建立质量问题案例库并将其作为企业体系管理的一部分,不断补充丰富。

5.经验教训分享

定期举办经验教训分享活动,分享阶段性的经验教训成果,实现质量意识宣贯,进一步提升人员知识技能。

6.设计、生产等过程输入

跟进预防性措施的落实情况,在质量审计或相关审查过程中,监督质量问题的经验教训是否作为产品设计、工艺制定、产品生产等过程的输入,实现经验教训的执行落地。

上述质量闭环管理方法,强调的是对质量问题进行系统地改善,避免质量问题再次发生,并不断循环改善,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它强调的是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质量闭环管理,重点在于体系的质量。要保证产品质量,关键要抓好过程质量;要保证过程质量,关键要抓好体系质量;要保证体系质量,关键是组织要把体系组织好,并能在系统中有效执行。

五、对运用基于PDCA循环的质量闭环管理方法的建议

1.强化质量意识

一是要发挥质量意识的引导作用,鼓励发现问题,进而优化改进,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发生;二是要发挥质量意识的激励作用,加深对质量问题的理解,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及创造性;三是发挥质量意识的规范作用,使每个人了解质量管理工作的底线红线。

2.注重经验教训积累

经验教训既可能是问题处理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也可能是导致问题发生的失败教训,知识的积累、保存和继承不仅可以避免人员流动导致的知识流失,也能够为质量管理工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六、结束语

本文所述的基于PDCA循环的质量闭环管理方法,仅限于方法论层面,在实际的质量管理实践中,需要运用专业的项目管理工具实现质量闭环管理。当前军事代表开展合同监管工作所用的合同监管业务信息系统平台,已经具备较为专业的项目管理工具的特征,但仅局限于在军代系统内部开展相关工作,承制单位、用装单位、监管单位之间仍缺少质量信息交互、反馈的平台。在未来,畅通军企信息交互渠道,打造高效的军企信息交互平台,有效促进部队战斗力的生成、维持和恢复,应会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