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联合赋能心理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循证护理联合赋能心理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罗春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目的:分析在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联合赋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0-2021.10,1年内收治的20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100例,实施循证护理联合赋能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SDS抑郁评分和SAS焦虑评分都比对照组低,住院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并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围手术期通过循证护理联合赋能心理护理比常规方法护理的效果更好,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字】循证护理;赋能心理护理;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围手术期

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针对颅内动脉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式的了解不全面,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心理负担过于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影响手术效果,对患者身体健康等造成影响[1]。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次研究分析了循证护理联合赋能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围手术期负面情绪的有效性,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20.10-2021.10,1年内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男59例,女41例,59.35±7.28岁)和观察组(100例,男63例,女27例,60.45±4.30岁),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后病情较为稳定,但需要住院病情观察病情。研究期间,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联合赋能心理护理的护理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进行常规护理。

1.术前护理。患者住院治疗后,协助患者完成手术前需要进行的各项检查项目,指导患者了解手术的流程和住院的注意事项。

2.术中护理。配合、协助手术医师完成手术中的各项工作,并在手术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情况。

3.术后护理。将患者护送到病房,并进行生命体征、意识变化的检查,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上报医师处理。为患者维护良好的住院环境,并对后续的出院等工作进行指导。

1.2.1 心理护理干预

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联合赋能心理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

1.术前护理。帮助患者熟悉住院的环境以及相关事项,介绍病症和手术相关的知识,讲解各种治疗的必要性,以此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2]。手术前可以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信任关系,进而更有效地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2.术中护理。协助患者了解手术室环境,通过沟通交流转移其注意力,使患者心绪得到平复,以更好的状态进行手术。

3.术后护理。手术后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手术情况,让其理解部分不适症为正常现象。对患者家属进行探视、沟通和护理方面的指导,为患者提供更舒适的服务和沟通关系。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定期访问,了解其康复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生活指导,指导其定期复查[2]

1.3 观察指标

研究需根据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心理状态、住院护理满意度两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心理状态的对比中,使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收集的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SDS评分

SAS评分

观察组

100

43.45±8.67

44.97±8.61

对照组

100

50.66±9.93

49.25±10.03

t

-

5.470

3.238

P

-

0.001

0.001

2.2 住院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的住院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100

49(49%)

48(48%)

3(3%)

97%

对照组

100

40(40%)

47(47%)

13(13%)

87%

-

0.504

0.503

6.794

6.794

P

-

0.478

0.478

0.009

0.009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症状严重的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目前,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但手术和住院治疗可能让患者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常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患者手术治疗的需要,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合适、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循证护理联合赋能心理护理可以实现消除患者对手术治疗的焦虑、抗拒等心理状态,可以对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期间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3]

研究显示,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联合赋能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可以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情况。因此,循证护理联合赋能心理护理对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围手术期负面情绪的调节和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综上所述,在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循证护理联合赋能心理护理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负面情绪,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丽春,钟郁鸿,张欣,等.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102-103.

[2]胡鹏霞,祁小娟.赋能心理护理模式联合希望理论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生命科学仪器,2023,21(z1):417.

[3]伏雨佳,熊梦雅,施雯.循证护理联合赋能心理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