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劳动节”设计构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快乐劳动节”设计构想

张苏洪  邱晔

上海世外高亭初级中学

摘要: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推进劳动教育在学校蓬勃开展,文章提出设立学校“快乐劳动节”,集中开展学生劳动教育。本文从“快乐劳动节”的设立的意义、可行性、操作性等方面提出观点和方案,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劳动教育氛围,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意识,践行“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育人理念,不断推进学校劳动教育深入发展。

快乐劳动节设计构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劳动教育所承载的功能不是单纯的学科功能,还要更加重要的德育、美育、智育和体育功能。因此缺乏劳动教育的学校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是与国家教育方针相背离的。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学生、家长普遍缺乏对劳动重要性的认识,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劳动教育难以持续、深入推进。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需要引起我们教育人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我校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劳动教育氛围,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意识,践行“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育人理念,不断推进学校劳动教育深入开展。今年举办了首届学校“快乐劳动节”,对学校“快乐劳动节”这一设想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不断推动学校劳动教育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一、设立“快乐劳动节”的意义

本人认为学校通过设立“快乐劳动节”,集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宣传教育,开展劳动成果、劳动技能展示评比等活动,有助于营造学校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以“快乐劳动节”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在“快乐劳动节”中开展劳动成果展示、劳动技能比赛、劳动教育活动,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在“快乐劳动节”中开展评比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怀。虽然各校学期末都会有学生劳动成果教育展示、评价,但设立“快乐劳动节”可以丰富学校劳动教育内涵,实现五育融合要求,提升劳动教育效果,为学校劳动教育增色。

二、设立“快乐劳动节”的依据

《浙江省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方案》(以下简称劳动教育行动方案)中指出:中小学要办好中小学劳动周。劳动周可安排在学年内或寒暑假,以集体劳动为主,小学以校内及学校周边为主,中学兼顾校内外,以校外为主。劳动周可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项目实践、劳动成果展示、劳动技能竞赛等多形式进行,可与校外综合实践、研学实践等活动结合开展,不得以参观考察、探究学习等替代劳动教育。建立以展促育、以赛促劳动教育示范机制。在中小学普遍开展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活动。

学校在每学期劳动周期间,分配1-2天的时间举办“快乐劳动节”,能丰富劳动周的活动内容。把劳动周中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成果展示、劳动技能竞赛等项目,作为“快乐劳动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快乐劳动节”就有了时间上的保障,内容上的落实,形式上的创新,效果上的保证。同时以“快乐劳动节”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得到家长与教师的支持,也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我校今年利用“五一”劳动节假期前一天,举办首届校园“快乐劳动节”,获得全校师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并得到了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活动组织安全有序,内容丰富多彩,结合“端午”节传统节日,开展织蛋兜、绘彩蛋、包饺子等实践劳动吸引了全体学生的参与,大家兴趣盎然,热情高涨,教育效果十分显著。因此,设立学校劳动节,能有效落实国家和省市教育部门的劳动教育要求,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劳动热情,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的深入发展。

三、“快乐劳动节”构想

我们要赋予“快乐劳动节”多项功能,既要把它作为学校劳动周和学期劳动

教育的的重要组成和内容,又要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节日。使学生在“快乐劳动节”接受劳动教育、提升劳动技能的同时,真正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劳动创造的价值,在愉悦的情绪中积极参与劳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劳动节”活动方案,既要充实劳动节的活动内容,又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并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要把“快乐劳动节”办成学生展示劳动才能和劳动成果的舞台,办成学生心中的“劳动乐园”。让“快乐劳动节”成为学校深化劳动教育的“加油站”、“动力源”。下面结合我校首届“快乐劳动节”,简单谈谈“快乐劳动节”项目设想。

1.劳模工匠进校园

《劳动教育行动方案》中指出,要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举办劳模工匠宣讲、各行各业技能讲授展示等进校园活动。今年因疫情影响,我校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的系列电视纪实片《大国工匠》,让学生深刻感受如洪家光等各行各业的“高手”,虽身份普通、岗位平凡,却勤勤恳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极限追求、勇于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工匠品质。学习大国工匠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帮助学生领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领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真谛。

2.劳动成果展示

根据学校劳动教育规划以及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实际,以项目介绍、小报、

视频、艺术创作、劳动作品等形式,集中展示一年来学校劳动教育的成果,初中阶段的内容可以包括劳动课堂教育、劳动拓展课程、家务劳动、生产劳动、校园劳动、社会志愿服务等成果,全体师生共同感悟劳动意义和价值,共享劳动荣耀。我校今年的“快乐劳动节”在全校和班级分别开展了各项劳动成果展示,有初一农业劳动成果展示,初二木工工艺劳动作品展示,手工劳动作品展示,以及家务劳动、生产劳动、校园劳动、社会志愿服务等成果。并组织评选最佳劳动成果和劳动积极分子,进一步激励了学生的劳动热情,充分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3.劳动技能大比武

根据学校劳动教学计划,组织开展“劳动能手”评比,可以设立以下劳动技能比赛项目。

(1)家务劳动能手”比赛系列——叠被子、衣服等。(2)“小厨师”比

赛系列——包饺子、切菜、炒菜、水果拼盘制作等。

    (3)手工劳动比赛系列——编织、泥塑、木工制作、插花、丝织花制作等学校劳动(拓展)课教学项目。

(4)创新能手比赛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小发明劳动。

以劳动技能大比武的形式,展示学生的劳动技能,为有才能的学生搭建施展才能和表演技艺的舞台,能够极大地激发起这些学生的劳动热情,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身边的榜样。

四、实践反思

举办“快乐劳动节”既是对学校一年来劳动教育成果的检验,也是深化下

一年劳动教育的“加油站”,更是学生享受劳动成果、享受劳动快乐的乐园,对于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培养劳动技能的热情。对于推进学校劳动教育、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评价,进一步落实《浙江省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方案》的劳动教育要求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校首届“快乐劳动节”由于谋划时间还不够充分,准备比较仓促,因此在活动内容设置上还不够丰富,劳动成果不够充实,活动组织形式上创意不够,有等今后研究深化。提前谋划,把“快乐劳动节”作为学校劳动教育的总框架去谋划,办出“快乐劳动节”的特色和效果,成为受学生真正喜爱的节日,不断推动学校劳动教育向前迈进,把“快乐劳动节”打造成为学校劳动教育特色的一张靓丽名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2. 《浙江省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