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

 刘晗       

(陕西省丹凤中学 陕西省  商洛市  726200)

摘要:“有效提问”的研究是在学校主课题新课程改革中提出“高效课堂”上出台的一个子课题。课堂是学生和老师交流的主要阵地,而交流就是要靠一个个的问题把学生和老师联系起来。现在很多老师的提问简单,没有深度,本课题期望通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探索并提出若干项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与学过程中有关于有效提问的方法及策略;它不但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为课堂的高效保驾护航。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提问;课堂提问; 教学策略;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如何让课堂变得高效有效,那么课堂问题的设置,课堂的提问就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现在的教学都是老师不断的问,有些问题简直就不是问题,对课堂的教学没有任何帮助,那么课堂提问如何做到有效,高效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并帮助学生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在物理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而是把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学习方式将影响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习惯、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课堂提问的设计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提问得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问得当,可以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问得当,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提问不当,不仅无益于教学,还会窒息课堂气氛,禁锢学生思维。

  我们通过课堂观察以及文献研究发现,目前中学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情况并不如人意,主要表现在:问题数量随意性大,一节课最多的可提二十多个问题,最少的只提一个问题;提问仍然是从教材内容出发,而没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事实性问题和理解性问题比例较高,基本没有答案开放的,鼓励学生阐述观点,进行分析、评价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反复重述、打断学生发言的情况比较严重;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比例不高,最多的只有12人(占班级人数20%),最少的一个人都没有;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学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设置问题,如何进行提问,如何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可以了解到不同老师对课堂提问的认识,倾听他们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理解,也可以改变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在教学中再次焕发青春。

通过调查研究,我校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有以下误区

(1).提出的问题简单,没有思考价值,缺乏思考的力度。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这样的问题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

(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

(4).提出的问题没有新意。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对学习就会失去兴趣。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增大优、差生之间的差距。

出现以上情况说明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及课堂提问的功能和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  

  研究表明,提问在课堂上的使用一直有增无减。特别是在提倡课堂互动和激励课堂讨论的环境下,人们对课堂提问研究和使用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在其他研究者对课堂提问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提问的以下几个基本作用:

  1.提问能被用来完成课堂教学中比较宽泛的教学目的。例如,回忆以前读过或学过的材料;诊断学生的能力、态度和倾向;激励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唤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鼓励对问题的反思讨论;调查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材料个性化;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评估学习进展;管理和控制学生行为。[6]

  2.提问能积极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研究发现,教师的高频率的口头提问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成正相关。提问技巧也与学生的成绩成正相关,在提出问题及回答问题之后要有适当的等待时间;对学生的回答要有反馈及评价等等。

4. 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增加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不断学习。

5.提问能被用于鼓励学生思考。提问能给学生以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思想的机会,高认知水平的提问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认为课堂提问的方式无外乎以下几种方式,现在罗列出来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望见谅。

  1.师一生课堂提问

  单一型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向学生的提问,这种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且答案的寻求和思维方式是简单的只要通过记忆判断、直接观察或简单思考便可求得。简单形式的提问,答案简明唯一,适用于学生齐声回答。这种提问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烘托课堂气氛,使所有学生在这种浑然一体的回答声中受到感染,集中注意力听讲和思考。思考式的提问适用于对个别学生的提问,它主要是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物理定理定律的内容及适用等进行准确复述。这种提问虽然是个别性的提问,但对其他同学的大脑活动也有不同程度的刺激,聆听被提问同学的复述,会的可以温故而知新,不会的则可以取长补短。这种提问方式是教学中使用最多,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情况。

  2.出其不意的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中个别学生分散注意力不时发生,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时抛出一些问题,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长期可形成课堂对学生的约束力,迫使学生不是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紧跟教师教学步骤,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可在教学过程中,为加深对教学规律的理解,可结合所学内容,提出一些很少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物理知识规律的巩固和运用。

  3.设置陷阱,引诱上当提问

  比如物理教学中有一些概念很抽象规律适用条件很苛刻物理情景多种多样,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容易混淆,课堂中通过设计,提出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方式多种多样的问题,引诱学生做出错误的判断,以消除学生的模糊认识。如学生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做功正负设计出以下问题:接触面粗糙且发生相对滑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或相反;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所收的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一定对物体不做功;摩擦力对物体只能做负功等,让同学们讨论回答。

  4.“生—师”课堂提问

  随着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师们都深刻认识到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更能增强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我有幸对这种课堂教学进行了一学期的尝试,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没有坚持下去,真的是一种遗憾。但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原课程实施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从教师为主体、教材为主体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提问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一般情况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也可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针对本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组织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备课充分,思维周密,不仅备学生,更要备问题,避免教师挂黑板。

参考文献:

[1]赵敏霞.对教师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3(3).

[2]王雪梅.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3]余映潮。语文教师阅读教材的艺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4

[4]吴文森,武钢平,刘良华.解读教与学的意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