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中的古树名木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园林工程中的古树名木保护

谢迪

武汉市科发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社会价值。本文以园林工程为背景,探讨古树名木的保护问题,分析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管理策略。

关键词:园林工程;古树名木;保护;措施;管理

一、引言

古树名木被誉为活的瑰宝,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而且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因此,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传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

1. 生态价值

古树是指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树种珍贵、稀有以及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和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古树名木为人类带来新鲜空气、降低噪音、调节气温等生态价值。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古树的芳香,切身感受到天然氧吧。有些古树名木吸收嘈杂的声音,让环境肃静下来。古树名木历经沧桑、树荫浓郁,给人们带来神清气爽,调节温度的作用。保持水土流失也是古树名木的重要功能之一。树木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在降雨较多的季节,古树名木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洪水发生的概率。

  1. 历史文化价值

古树名木不仅是自然界中的珍贵生命,更是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活化石。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与情感,具有研究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首先,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它们生长的时间跨度极大,有些古树甚至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甚至是上千年前。在这些古树上,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它们见证了我国的历史变迁,包括朝代的更替、社会的变革、文化的交流等。通过研究古树名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历史,丰富历史研究的内容。其次,古树名木具有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树木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象征着坚韧、高洁、顽强。古树名木作为这些象征意义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许多古树名木都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相联系,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让后人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1. 社会价值

古树名木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不仅具有生态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还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在社会价值方面,古树名木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益处。首先,古树名木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追求与自然的亲近。古树名木作为自然的象征,提供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人们在古树名木下散步、休息、观赏,可以愉悦身心,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其次,古树名木具有社会教育功能。古树名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参观、了解古树名木,人们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历史文化素养。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古树名木是他们学习历史、感受文化、培养热爱自然情感的重要场所。

三、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1.加大衰弱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力度

古树名木均为树龄较长的过熟木,已处于生命的老年阶段,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着不同程度的衰退。因此需要我们园林人对古树名木进行复壮处理。以下是处理的方法:

(1). 环境整治:对于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古树名木,进行环境整治,环境清理古树名木周边5米范围内的杂物垃圾,清除杂草。土壤处理对于长势良好的古树进行的一般处理,长势衰弱或濒危的古树需要进行探根、换土、复壮等系列措施。

(2). 树体清理:如有青苔处理,古树树体寄生有苔藓植物,影响树木正常生长。树体腐烂部位处理,古树由于雨水侵袭、病虫伤害、修剪处理不当等因素,常在断桩或树干表面有腐烂部位,需要及时进行防腐处理,以免造成进一步损害。

(3). 树洞处理:古树名木树体常见大小不一的树洞。为防止雨水和病虫害的侵入,根据树体情况可采用敞开式或封闭式的方法进行修补。使用仿真树洞修复技术,该技术应用新型树脂等新型专利补树材料,具有坚固、美观、防水好、富有弹性等优点,不但考虑树的美观,更是从防止病虫害、白蚁侵入及树木自身安全角度考虑,真正让古树名木恢复原有生机效果。

(4). 树木修剪:树木树冠中存在有明显枯弱枝、病虫枝等情况时,需要及时修剪,以免枯枝掉落砸伤行人或车辆,造成安全事故。同时,部分古树树冠内有大量的重叠枝、内膛枝、荫生枝等,既不美观又影响树冠通风透气,容易滋生病虫害且徒耗树木养分,可适当疏除。但是除特殊情况外,严禁重剪。

(5). 病虫害防治 :古树因树势衰弱,抗逆能力差,常易遭受病虫的侵害,常见的病虫害有几十种,其中以白蚁、天牛类驻干害虫和美国白蛾等对古树名木为害最为严重,使古树名木树干逐渐被蛀空、树势衰弱、出现病死枝条,甚至造成死亡。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定期巡查,适时防治,合理使用农药,注意保护生物天敌。

2. 科学管理

古树名木作为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至关重要。除了立法保护,科学管理也是确保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的关键。以下是关于古树名木科学管理的几个建议:

(1). 建立保护机制:为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资源,应当建立健全古树名木的管理保护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入保护古树名木的事业当中。发动全民监督,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破坏、非法买卖和移植、砍伐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确保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古树名木挂牌:定期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并对普查结果向社会公示,对建档造册的古树名木逐一实行挂牌保护。落实保护责任,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实现古树名木的价值,让保护古树名木工作高效、科学、合理、规范化。

(3). 加强巡查工作:邀请专家现场踏勘,对古树的复壮保护给出专业针对性意见给古树名木进行健康体检,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古树名木的健康。

(4). 强化养护工作:根据古树名木的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加强养护工作。养护工作包括浇水、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旨在保持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

(5).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专业人才是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有力保障,应当具备丰富的植物学知识、生态保护意识和科学管理能力。

3. 技术支持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古树名木的保护研究,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展一系列的保护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包括古树名木的生长机理特性、生态环境适应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树名木的生长特点和环境需求的要点,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

  1. 社会参与

广泛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氛围。古树名木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也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因此,我们应当广泛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例如举办古树名木保护的讲座和研讨会,发布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资料,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宣传等。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古树名木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四、结论

古树名木是园林工程中的宝贵资源,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通过加强复壮保护、科学管理、技术支持和社会参与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古树名木,维护生态平衡,传承历史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郑涛,张林.洛阳市城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现状分析与思考[J].现代园艺,2016(11)

[2]张庆峰.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0(5)

[3]董冬.九华山风景区古树名木景观美学评价与保护价值评估[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

[4]谭永林. 古树名木特征及其保护措施研究[J]园林建设,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