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手术后最常转移的部位是哪

/ 2

结直肠癌手术后最常转移的部位是哪

林涛赵云峰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浦南分院放射科  上海20012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浦南分院呼吸科  上海 200125

通讯作者:赵云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浦南分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基金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临床特色学科建设资助(PWYts2021-04);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资助(PWZxk2022-24)

通讯作者:赵云峰,电子邮箱:yfzh71@126.com

远端器官转移是结直肠癌病人的重要死因,有研究表明,大约20%的病人在确诊时就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而50%-60%的病人将会出现转移。所以要知道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症状以及需要进行哪些检查?结直肠癌手术后最常转移的部位是哪?

肠癌最爱转移到哪些部位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转移途径包括扩散浸润转移、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种植转移。其中,远处转移可以在初次诊断时出现,被称为同时性转移,也可以在患者接受原发病灶治疗后的数月或数年出现,被称为异时性转移。 

结直肠癌的常转移部位有5个,其中以肝转移最为常见。

肝脏在结直肠癌血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约15%~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有肝转移现象,而另外15%~25%的患者则是在接受结直肠癌手术后才发生肝转移。肝转移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包括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血、腹痛、腹部肿块、黄疸、腹水和消瘦。初诊时,医生常常会运用肝脏超声和腹部增强CT等方法来判断是否出现了肝转移。然而,有些情况下,医生虽然怀疑出现了肝转移,但无法完全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以通过血清甲胎蛋白(AFP)、肝脏超声造影以及肝脏核磁共振成像(MRI)等进一步的检查方法来澄清状况。这些检查方法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从而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肝转移并决定接下来的治疗方案。

其他部位有哪些呢?

1. 肺转移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肺转移是仅次于肝转移的第二常见转移方式,其发生率约为10%至20%。与肝转移相比,大部分肺转移患者在初始阶段不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和体征。然而,当肺转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咳嗽等症状。因此,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特别是存在高度可能发生肺转移的患者,推荐进行高分辨率胸部CT检查来进行肺转移的诊断。相比之下,不建议使用X线胸片和MRI进行肺转移的诊断,因为它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可能会导致漏诊或误诊。为了更准确地诊断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转移,可以采用增强胸部CT扫描。了解肺转移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发生率以及其早期不引起明显症状的特点非常重要。通过使用高分辨率胸部CT进行诊断,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肺转移,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

2. 腹膜转移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约17%的患者会发生腹膜转移。腹膜转移是指结直肠癌恶性细胞从原发肿瘤侵入腹膜并在腹膜上形成转移性病灶的过程。随着病情的发展,根治术后有4%~19%的患者会发生腹膜转移。腹膜转移的初期往往没有特异性的症状,但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腹胀、恶心呕吐、消瘦、厌食及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肠梗阻。因此,对于有可能发生腹膜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的随访期内应细心观察上述症状的出现。影像学检查是发现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检查手段有CT、MRI、PET-CT和超声。这些检查可以观察腹腔内的病变形态、数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腹膜转移。此外,在检测肿瘤标志物时,建议联合检测血清CEA、CA125和CA199。这些标志物的升高程度与腹膜转移的发生和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腹膜转移风险以及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及时发现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因此,相关医务人员在术后的随访中应细心观察患者的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以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早期发现和诊断腹膜转移,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 骨转移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约有10%~15%的患者会发生骨转移。与其他类型的结直肠癌相比,骨转移的预后更加糟糕,5年生存率甚至低于5%。

  骨转移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骨性疼痛,患者可能感受到持续的骨疼或不适。此外,结直肠癌骨转移还可能引发病理学骨折和其他与骨骼相关的危险事件,如脊椎压缩骨折和骨髓缺血性坏死等。这种骨转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骨性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睡眠,还会导致其身体虚弱,影响其正常饮食和社交生活。此外,骨转移还会引发并发症,如骨折和骨质疏松,更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在诊断结直肠癌骨转移时,病理学诊断被视为金标准。通过对骨转移病灶进行活检分析,可以准确确定是否存在结直肠癌骨转移。然而,有时候病理诊断可能不明确,此时可以借助放射性核素显像(ECT)、X线、CT、MRI或PET-CT等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详细的骨骼图像,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结直肠癌骨转移。结直肠癌骨转移的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最常见的症状是骨性疼痛。骨转移还可能引发骨折等危险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病理学诊断是确诊结直肠癌骨转移的金标准,而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对于患有结直肠癌的患者,及时进行骨转移的筛查和诊断非常重要,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4. 脑转移

肠癌脑转移是肠癌的一种常见疾病,仅为0.6%-3.2%,而肠癌的脑转移率稍高。脑转移后以头痛、恶心和呕吐为主;视觉模糊,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失语症等。MRI是治疗脑转移最好的方法,它比 CT有更好的软组织对比,也更清楚地显示出解剖关系。

如何预防转移

1、规范治疗

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肠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根治性手术,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

2、合理膳食

合理的饮食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防癌、抗癌和促进康复的功能。结直肠癌的发病与饮食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优质蛋白的食物以及全谷类的食物,尽量减少食用高脂、红肉、腌制、熏烤、油炸等食品,多饮水,避免饮酒。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平时一定要有规律的休息,要有足够的睡眠。其次,要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同时要注意锻炼的次数与强度。

4、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生活中要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因为不良的情绪会导致癌症的复发、转移,积极的态度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战胜疾病的目的。平时要多和家人和朋友沟通,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可以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肠癌是一种容易发生转移的疾病,所以平时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同时也要注意定期复查,这样才能更好的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对预后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