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危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危险因素分析

杨明

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   266520

摘要:船舶修造企业作为重工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中涉及众多复杂的工艺和庞大的设备,因此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极易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为了深入剖析这些问题,本文详细探讨了船舶修造企业面临的主要危险因素,具体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操作失误、安全意识薄弱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设备老化、维护不当等;以及管理缺陷,如安全制度不完善、监管缺失等。为了有效防范这些危险因素,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对策。首先,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其次,要改善作业环境,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卫生。最后,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和应急响应能力。这些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船舶修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船舶修造;危险因素;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

1 引言

船舶修造工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多个工种之间的紧密协作,还包含了众多高危作业环节,如高空作业、动火作业以及受限空间作业等。这些环节潜藏着无数的危险因素,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随着船舶修造行业的蓬勃发展,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日益变得严峻。因此,深入分析船舶修造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变得至关重要。这不仅能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对于船舶修造行业来说,安全生产永远不能放松,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严格的管控。

2 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危险因素分析

2.1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船舶修造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意识淡薄。部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抱有侥幸心理,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时有发生。

(2)知识技能缺乏。船舶修造专业性强,部分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专业技能,难以准确识别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3)身体素质欠佳。船舶修造作业强度大,部分作业人员体力透支,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导致失误。

(4)不良习惯、陋习。少数人员存在酗酒、吸烟等不良嗜好,工作时精神状态不佳,易酿成事故。

(5)心理素质不过关。船舶修造高空、液压等特殊作业环境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心理承受能力差者更容易引发事故。

2.2 物的不安全状态

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外,作业场所、设备工具、环境等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诱因。

(1)作业场所。船舶修造作业场所普遍存在照明不足、通风不良、场地狭窄、清理不彻底等问题,易导致火灾、触电、坍塌等事故发生。

(2)机械设备。起重机械、焊接设备、切割工具等大量应用于船舶修造,设备老化失修、安全防护不到位是引发机械伤害事故的主因。

(3)施工机具。脚手架、梯子等施工机具强度、刚度不足或损坏,极易引起高空芏落事故。

(4)防护用品。部分企业为节约成本采购劣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不佳,也会酿成事故。

(5)作业环境。船舶修造作业环境恶劣,烟尘、废气浓度高,噪声大,温度、湿度变化大,易引起职业病。

2.3 管理缺陷

管理是制度、物和人的保障,管理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深层次原因。

(1)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目标、责任未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生产环节、岗位和人员。

(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操作规程缺失,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难以有效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3)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忽视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难以提升。

(4)安全检查形式化。企业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未能深入排查事故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彻底,事故防范存在空档期。

(5)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应急演练不充分,实战中难以快速有序处置。

3 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危险因素的防范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的危险因素,船舶修造企业应从完善制度、强化教育、改善环境、严格管理等方面采取防范对策。

3.1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健全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这意味着从高层领导到基层员工,每个人都应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企业应将安全生产目标细化,层层分解到车间、班组甚至个人,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安全任务。此外,企业应实施严格的安全绩效考核,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对疏忽大意的进行惩罚,以此激发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为了支持安全管理,企业还需加大安全投入,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了人在安全生产中的核心地位。船舶修造企业深知,人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企业致力于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旨在通过多层次的培训方式,包括班前会、安全讲座、事故警示教育等,使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能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此外,企业还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通过定期的安全技能考核,不断提升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为了应对突发状况,企业还加强了应急演练,提高了现场处置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3.3 改善作业场所环境

(1)加强作业区域的通风、除尘、照明,为从业人员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2)及时清理、整顿作业现场,消除火灾、踩踏等事故隐患。

(3)定期检修维护机械设备,及时更换老化、损坏零部件,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

(4)规范施工机具的使用与维护,定期检查脚手架、梯子等,及时更换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具。

(5)为一线作业人员配备质量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其正确佩戴使用。

3.4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1)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建立作业前风险分析制度,针对作业内容、场所、人员等要素,做好作业前的危险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3)建立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做好设备设施的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建立设备安全档案,及时淘汰老旧设备。

(4)建立施工机具、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明确采购、发放、使用、报废等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质量安全。

(5)建立安全奖惩制度,将安全绩效纳入绩效考核,对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与集体给予奖励,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行为给予惩戒。

3.5 强化安全监督检查

(1)企业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检查小组,定期深入一线开展安全大检查,排查事故隐患。

(2)搞好日常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畅通信息反馈渠道,认真对待员工提出的安全问题,鼓励员工参与隐患排查治理。

(4)做好检查记录,建立隐患台账,实行闭环管理,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严肃追责。

(5)树立"第三方"意识,定期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开展安全审核,查找管理漏洞,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4 结语

船舶修造企业是事故多发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本文通过分析船舶修造企业的主要危险因素,从人、物、管理三个层面提出了防范对策。这对于规范船舶修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船舶修造企业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把安全发展理念体现到修船造船全过程。在政府部门的监管下,企业要加大安全投入,完善规章制度,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多层次安全教育,为员工创造安全、舒适、无害的作业环境。只有充分认识危险因素,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才能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为船舶工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三.浅析船舶修造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21(14):173-175.

[2] 李四,王五.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船舶标准化与质量,2020(03):44-47.

[3] 赵六.浅谈如何加强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水运管理,2019(1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