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提升德育管理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6
/ 2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提升德育管理水平

王瑞霞

   邯郸市肥乡区常耳寨中学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学生品格、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采用的策略与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班主任提供有效的班级管理参考。

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对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走上讲台,让学生在教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一信念不仅是促进我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一切。

陶行之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由此可见,教师的爱多么重要啊!教师的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那么,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核心策略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管理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班主任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的基石。班主任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班主任还应注重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的依据。班主任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奖惩措施等,使班级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班主任还应注重制度的执行与落实,确保班级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灵魂。班主任应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通过制定班训、班歌、班徽等,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同时,班主任还应注重班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班级文化成为凝聚班级力量的重要纽带。

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载体。班主任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文艺比赛、体育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展示才华、增进友谊。同时,班主任还应注重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实施分层分类管理

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班主任应实施分层分类管理。对于学习能力强、表现优秀的学生,班主任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激发他们的潜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表现一般的学生,班主任应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对于特殊学生(如家庭困难、身体残疾等),班主任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关怀。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策略

1、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学生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诚真心的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很容易打动学生。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理智,就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的境界,从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

  我们知道,在班级里,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现好的孩子。在老师和学生的眼里,他们都是优等生,老师宠着,同学敬着,在他们的周围只有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可我觉得,如果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教育的话,他们将来遇到困难时就不能承受得了了。所以,我在必要的时候,也会适当的批评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错的时候,应极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更完美。

爱可以使好的学生充满信心,不断改进、提高,积极向上;爱可以使学生精神得到充实,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所以,只有教师用

真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打动学生,教育好学生。

2、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爱聪明、漂亮、健康、学习好的学生,而且还要爱反应迟钝、调皮捣蛋、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杜绝偏爱优生与歧视差生。“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差,育而无方则罔。”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爱要无私!

  我认为教师在对待“差生”问题上要以全部心血倾注在他们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细致地进行转化教育工作,不仅不嫌弃、不歧视,而且多加爱护,对他们常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这样,转化差生就不再是“老大难”的问题了。

  3、宽严相济,显露真爱

  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宽容是另一种意义的严格。这里说的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它的前提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目的是使学生有效的接受真理,承认和改正缺点、错误。教师要对差生“严中有爱”,对优生要“爱中有严”。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能只用严厉的批评、叫家长、写保证书等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压服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捧着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在爱的力量下变聪明,会进步的`。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分尊重相信学生,是师爱的表现。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这个道理。

  4、将心比心,以爱换爱

  美国学者戈尔曼说过:“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做个有心人,用“将心比心”这一方法,去实现“以爱换爱”的目的。

  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要以情为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顾及到学生的感情。这样才能引起师生双方情感上的共鸣,无疑利于师生双方的有效沟通。

  教师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实现了学生“以爱换爱”的目的,对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总之,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学生品格、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应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班级管理策略与方法,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效果。同时,班主任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说明了教育的本质是爱。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只有懂得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进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德育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又具有爱心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同时还要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好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