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人才“双向培养”机制的探索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党员人才“双向培养”机制的探索实践

  文庆红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原油运销公司,天津,300000

【摘要】

目前,企业党建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新的高端,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承担的责任使命发生了深刻变化,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持之以恒夯基垒台,全面实施党建提质升级是各级党组织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中心工作。近年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普遍加强,党员队伍素质整体有所提高,各项工作取得成效明显。但党员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和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如重理想信念教育而轻能力素质培训,发展党员重思想政治表现而轻生产技术本领,党员表率引领示范作用不够明显,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存在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等。

【关键词】企业党建  党员队伍  人才培养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原油运销公司党委积极探索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的“双向培养”机制,促进党员和骨干实现互学互促、互助双赢,实现党务、业务共促提升。开展党员人才“双向培养”,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是“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实现形式,通过对党员人才“双向培养”机制的探索完善,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党员带头学技术、练技能、长本领,广大党员在各项生产经营工作中勇于担当、勤勉实干、创先争优,汇聚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抓好源头,严控党员人才队伍“后备军”

为持续激活党员人才队伍的“源头活水”。公司深入推进党员发展“育苗行动”,扎实做好结构优化、规范程序、教育引导下功夫,在“选好苗”“育壮苗”上出实招,推动党员发展走深走实。

一是“选好苗”。坚持把思想政治素质好作为第一标准吸纳积极分子,把牢政治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党内有关规定,严格把好“入口关”,深入考察入党动机和政治素质,确保新发展的每名党员政治合格、质量过硬。优化党员结构,紧密围绕公司发展格局,结合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注重在岗位上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员工中发展。目前原油运销公司共有11名入党积极分子,分布在生产、管理、专业技术等岗位上,平均年龄32岁,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坚持对积极分子队伍与党员队伍的同步管理,同步开展教育和培养,在主题党日、党员轮训、专题党课、形势任务教育等党内生活和组织活动中吸收积极分子参加,通过积极主动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是“育壮苗”。坚持实施“推优”入党工作,按照“重视在生产经营一线、青年员工和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的原则,注重吸收优秀知识分子、生产经营一线优秀员工特别是优秀青年员工入党,把更多的优秀员工聚集到党组织中来,树立“把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的导向,既看思想政治素质,又看业务技能素质。蓄足源头活水,定期摸排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底数,全面掌握党员“后备军”队伍数量、年龄结构、从事职业、学历专业等,督促和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及时对入党申请人和积极分子队伍进行台账式梳理,确保党员队伍“储水池”水量充足。近两年共发展8名党员,其中管理骨干2人,技术骨干2人,技能骨干4人,分布在财务管理、安全环保管理、油气集输工艺技术、固废物处理工艺技术、生产一线班组尤其优秀年轻班组长等岗位,把力量凝聚到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保证生产经营任务的顺利高效完成,以及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上来。

二、架梯搭台,培养党员人才队伍“生力军”

新征程上,青年党员是事业的“接棒人”、发展的“生力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公司党委架梯搭台,引领青年党员践行“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青春誓言,做初心不改跟党走的“生力军”。

一是压担与引路同在。让青年党员“生力军”在基层一线实践中经风雨、长才干。做坚守底线的“生力军”,筑牢根基强思想,坚持组织入党与思想入党并重,把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优秀党员“传帮带”作用,严格落实培养联系人制度,深入了解青年党员思想动态,及时指出并纠正思想中的不足,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思想认识。做本领过硬的“生力军”,青年党员工作时间不长,工作经验相对不足,公司给青年党员“压担子”,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通过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名师高徒”、“学标准、讲标准”等活动,选拔、培养了一批青年党员技能骨干;通过关键岗位锻炼和赋能提升培训,近年来已有10名技能骨干考取了技师、高级技师,其中党员6名、入党申请人2名;通过畅通第三方用工成长通道,有6名项目用工考取技师资格实现身份转换,其中党员4名。

二是严管与厚爱共存。青年党员兼备青年和党员两个身份,对青年党员的培养管理充分考虑其特殊属性,把严管厚爱贯穿青年党员成长全过程。从严从实加强教育管理监督,时常念好纪律规矩“紧箍咒”,公司聘请了4名青年党员为党风监督员,引导青年党员牢记初心使命,严守纪法规矩,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扣好“第一粒扣子”。持续完善和落实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等各项措施,公司党委书记定期召开青年座谈会,倾听青年心声,切实让青年党员感受党的关怀、组织的温暖,充分激发青年党员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党的肌体拥有更多“活力细胞”。

三、赋力蓄能,打造党员人才队伍“主力军”

公司党委实施“赋力蓄能”计划,通过加强干部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培养选拔堪当重任的“主力军”。

一是加强干部人才选拔培养。公司着眼高质量发展目标和“人才强企”工程建设,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坚持推进干部人才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选拔优秀干部人才,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坚决防止做政治上的两面人。其次,优秀干部人才要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要强化自我修炼,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再次,优秀干部人才必须有足够本领,强化实践磨炼,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公司灵活采取内部推选+竞争上岗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优秀干部人才的选拔力度。2022年至今优化补充领导干部30人次,4名35岁以下青年骨干走上基层领导岗位。
    二是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培育。公司坚持突出德才兼备,统筹选育管用,持续建设一支技术精湛、创新力强、堪当重任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构建“人才+项目”培育模式,开展青年技术人才写实培训,组织科技大讲堂、内部交流研讨、技术会诊、成果展示等活动,逐步在释放人才活力、赋能人才创新、彰显价值创造上形成优势。2021年入职的1名研究生通过两年时间的培养,2023年荣获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参加了油田公司“青马工程”培养项目。
    “双向培养”有效提升了党员人才队伍的素质和技能,增强了党员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贡献才智力量的主动性,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企业的发展优势,形成了企业“重要岗位有党员、主要骨干是党员、关键时刻见党员”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