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与节水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与节水对策研究

罗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喀什管理局,新疆 喀什,844000)

摘要: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的日益严峻,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管理及其节水对策成为了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灌溉水资源管理效率、增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围绕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现状,探讨了节水对策的实施路径,旨在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流域农业水利工程;节水对策;粮食安全;农村经济;水资源管理

引言:流域农业水利工程作为解决农业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关键,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日益紧张的水资源状况,探索有效的节水对策,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分析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明确了节水对策的重要性,为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意义

1.1 保障粮食安全

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管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其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供给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中国,大部分农业生产依赖于灌溉水利设施,尤其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有效的水利工程管理是提高农业产出、保证粮食稳定供应的关键。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流域水资源,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的使用效率,从而增加农业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在实际操作中,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的优化管理,包括灌溉制度的改进、灌溉技术的更新以及灌溉设施的维护和升级,都是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有效手段。通过科学的管理,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这对于水资源紧张的中国而言,意义重大。

1.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此外,流域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业、制造业等,为农村地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在中国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随着灌溉条件的改善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种植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农作物,从而提高农业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1.3 提升灌溉水资源管理效率

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这在中国尤其重要,因为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的国家。北方地区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南方地区则可能在某些时段遭遇水资源过剩。通过精细化管理水利工程,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动态调度,确保各地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水资源。例如,通过修建调水工程,可以将水资源从富余地区转移到缺水地区,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在提升灌溉水资源管理效率方面,还需注重灌溉方法的创新与应用。传统的灌溉方式如地面渠道灌溉存在大量的蒸发和渗漏损失,而采用滴灌、喷灌等现代灌溉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的直接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1.4 增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同样重要的是要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中国,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盐碱化、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流域水利工程管理中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实施生态水利工程,恢复和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2]。例如,通过建设湿地公园和人工湖泊,不仅可以提高地区的生态美学价值,还能有效地改善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改良农业生产方式也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采用保护性耕作、有机农业等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水资源和土壤的污染。

二、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的节水对策

2.1 精准灌溉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精准灌溉技术已经成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滴灌、喷灌等现代灌溉方式,可以根据作物生长的实际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精确控制灌溉水量和时间,从而显著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损失。例如,滴灌技术能够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不仅减少了水分的无效蒸发,还能有效提升作物的吸水利用率。此外,结合土壤水分监测技术,通过安装土壤水分传感器,实时监控土壤湿度,以数据驱动灌溉决策,进一步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的生长质量。精准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户掌握现代灌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同时,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鼓励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轻农户的经济负担。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促进精准灌溉技术在更广泛的区域内推广应用,为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2 农业水价改革与节水激励机制

农业水价改革是推动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管理节水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合理调整农业用水价格,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可以激发农民节水的积极性。实行阶梯式水价体系,对超过基本农业用水量的部分逐步提高水价,可以有效促使农户合理安排灌溉,避免浪费[3]。同时,建立健全的农业水费征收和管理机制,确保水价改革政策的顺利实施。为了进一步激励节水,可以探索建立农业节水奖励机制。对于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节水效果的农户或农业企业,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奖励,鼓励更多的农户和企业加入节水行列。此外,加强农业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的水资源保护意识,也是确保水价改革和节水激励机制效果的重要措施。

2.3 农业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回收

农业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通过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可以有效收集农田排水、屋顶雨水等,经过简单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或其他农业用水,减少对地下水和河流水的依赖。同时,推广农业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如农业灌溉水的过滤和再利用,可以显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发展节水型农业和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用耐旱作物品种、改良耕作方式和土壤管理措施,可以在保证农业生产总量的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消耗。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农户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农业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高效回收。

2.4 法律法规与监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是确保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管理节水对策落到实处的基础。通过修订和完善相关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明确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节水要求和标准,为节水行动提供法律依据[4]。同时,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监控和管理,建立起全面的水资源管理和监测网络,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水资源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可以有效遏制水资源浪费和污染。此外,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通过建立举报和奖励机制,激发社会各界对水资源保护的关注和参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与节水对策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实施节水对策,不仅可以优化水资源的配置,还能有效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挑战,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支持。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不断提升流域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技术水平,为实现农业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白涛,刘东,李江,et al.基于节水优先和工程布局调整的塔里木河流域节水潜力[J].水科学进展, 2022, 33(4):13.

[2]米热阿依·吾拉木.噶尔河流域节水现状水平及潜力评价分析[J].地下水, 2023, 45(2):97-99.

[3]张东荣.试析农业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6):106-108.

[4]肖雪融.浅议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J].水电水利, 2022, 6(1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