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研究

郭云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城关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   726300

摘要:观察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解释、支持引导的综合能力。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是教师对幼儿行为干预的前提条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连续观察要求教师观察前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方向,观察中抓住重点,观察后根据幼儿的表现实时调整教育策略。

关键词:连续观察;教师观察;幼儿行为

作为教师,我们在对幼儿行为观察的必要性认识的基础上,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评价两方面指出幼儿行为观察的意义,进而从温和而坚定和规矩背后的自由两个层面尝试性地探索幼儿行为观察的措施,旨在以幼儿行为观察为切入点,提升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力,指导家长开展有效的幼儿行为观察,以发挥幼儿行为观察对促进幼儿个体和谐健康发展的积极性作用。规矩背后的自由既给予家长实施幼儿行为观察的有效措施和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又为教师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指导力提供突破口。幼儿行为观察,作为有目的性的感知活动,不仅是教师透过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解读与认识幼儿的基本途径,而且是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有效干预的前提条件,在对学前教育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的过程中,幼儿行为观察越来越受到关注。

1观察目的与教育意义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包括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表达、社交技能以及运动能力。通过对幼儿行为的细致观察,教育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从而为他们提供更为贴切的教育方法和支持。在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基于科学的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有助于教师判定幼儿最近发展趋势,对幼儿提出合理期望。据统计,教师与幼儿在互动上的压力来源之一就是教师期望过高,幼儿难以完成,导致师幼双方产生挫败感,影响互动关系的建立,因此,基于科学的幼儿行为观察工作,能够便于幼教工作者更加精准地开展教学指导,营造师幼互动的亲密关系。

2幼儿行为观察的教学实践策略

2.1通过教师的兴趣与理论比对,确定连续观察的方向

理论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把握幼儿行为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例如,理论可融入观察的前、中、后:观察前,理论可提高观察者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在持续观察中,理论可规范观察行为;在观察后,可借助理论解读观察结果。连续观察将理论落到实处,让教师知道为什么观察、怎么观察,让教师借助理论验证假设,支持教师运用理论正确解读幼儿行为,帮助教师观察能力和解读幼儿行为能力的全面提升。连续观察的方向是在持续观察中不断调整的。在正式观察前,教师要进行多次观察,以此确定连续观察的目标、观察的工具、观察的方法、观察的策略。但是,在确定连续观察的目标、观察的工具、观察的方法、观察的策略时需要理论支撑。在具体的观察中以及观察后,也需要相关理论的渗透,以便更加科学地进行连续观察。例如,教师的兴趣点是观察深度学习,那么教师就要了解有关深度学习的理论。深度学习包括七个方面,好奇心、坚持性、自主性、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反思能力。在观察前、中、后,教师就要结合深度学习的几个方面进行观察设计、观察方向的变动、观察对象的解读,将理论与观察兴趣点紧密结合起来。

2.2转变传统观念,更新教学模式

幼儿管理繁琐,需要教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心态,不断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用心记录幼儿的行为举止,用心去看幼儿的所有,并与他们玩在一起,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关爱、尊重与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全面了解每一位幼儿,采取多样化的沟通交流方式,深入分析幼儿的思想、心理与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行为记录。如,认真进行全程观察,将幼儿的一言一行全部记录在册,且在记录基础上,教师要以专业的知识为依托进行分析,找出幼儿出现这种行为表现的原因,并在每一次观察中确定一个观察点,然后针对幼儿该方面的行为展开追踪记录,多次相同的表现才能让教师有正确的判断。此外,只有明确一个观察目的,才能有效解决幼儿在学习、交际、游戏等过程中的某个行为问题后对症下药。

2.3鼓励幼儿进行自由表达和创造性的游戏活动

在这种自由表达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尝试不同的角色和情节,进一步拓宽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可以体验不同的情感和经历,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种体验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社交技巧,还能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游戏中,幼儿需要面对各种情况和挑战,他们需要思考并做出决策。这样的经历可以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通过自由表达的游戏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可以培养自信心和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4在实践中锻炼,在研究中提升

在幼儿行为观察实际操作中,教师观察前应做好充分的观察准备,灵活调整观察计划,从最具典型性表现的幼儿入手,选取合适的观察方法,逐步打磨观察能力,客观记录、分析幼儿行为产生的原因,立足幼儿的长远发展,提出合理、有实效性的教育建议。

幼儿园课题研究团队应依托高校,开展形式丰富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幼儿行为观察相关的课题研究,针对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讨论,细致观察幼儿行为,探究行为背后的原因,讨论交流正确的教育对策,全面、深入地解读幼儿的行为,变教师被动的观察、记录为自觉、自愿的观察研究,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对幼儿的研究中,掌握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的要点实为关键。该文针对文字式的幼儿观察记录方法,阐述做好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分析的重要性、相互关系,以及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