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探讨

王  毅

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巴州分公司,新疆  841000

摘要: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行下,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因此还需做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现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监测,并要为后续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数据支持,帮助环保部门选择针对性的环保技术,降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行为发生,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本文主要生态环境监测与环保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生态保护;环保技术

生态环境监测是在生态保护理念下提出的一种新型环境监测内容,其需要技术人员应用物理与化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做好监督与测试,为后续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数据,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着积极意义。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行背景下,环保部门还需合理应用生态环境监测与环保技术手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1 生态环境监测的作用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我国以往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虽然经济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并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质量。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度不断增加,也为我国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通过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能通过多种先进技术与设备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也可以为后续生态保护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数据,帮助环保部门选择针对性的环保治理技术与手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量。此外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也有助于环保方案的持续优化,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效果与人民的生活质量。

2 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现状

2.1 水质环境监测与保护

在水质环境监测中,要对水质环境中的各类污染物与微生物含量进行测定,借此分析水质环境的整体安全性,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处理。水体中的微生物主要包含有细菌与真菌两种,在水体污染严重时,大体的有害细菌与真菌还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如果饮用了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水,会对人体的各项器官造成严重危害。就目前水体污染情况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人类生产污水与生活用水的不正确排放所导致的,对于污水没有做好处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环境中,导致水环境质量严重受损。目前在水体环境监测中,可以选择色谱技术、光谱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来进行,其中气相色谱技术能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离监测,而光谱技术主要是通过各类物质的独特光谱,来进行物质的定性与定量测量。在基于水质环境监测结果基础上,需要采取现代化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手段。比如应用反渗透技术、超滤膜技术以及紫外线消毒技术,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规避悬浮颗粒物、细菌与病菌等对水体质量造成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用水安全性。

2.2 大气环境监测

    大气环境污染是我国生态污染的一种重要模式,工业废气与汽车尾气的排放均是导致大气污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做好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还会诱发雾霾与酸雨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发生。人们长时间处于污染严重的大气环境中时,还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等一系列严重疾病的发生,威胁到人身健康与安全。现阶段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技术比较多。其中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遥感探测器所发出的波束与次波束,在与大气中物质相互作用后产生回波,通过对回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方式,实现对大气成分的探测。此外生物监测技术在大气污染监测中也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因为植物更容易受到大气污染的伤害,其有着生长位置固定与对大气污染反应度比较强的特点,因此还可以通过植物对大气情况进行监测,常用的植物包含有落叶松、地衣与水衫等等。在大气环境监测完成后,要结合监测结果,通过静电除尘器以及喷雾吸附塔等设备,对空气中的有害地体与颗粒物进行去除。其次还要求所有工业生产企业都严格遵循大气保护的要求,做好生产尾气的处理工作,在尾气质量达到相应排放标准之后,才能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从源头上降低大气污染问题的发生,为人们的生活营造良好的大气环境。

3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应用策略探讨

3.1 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

在生态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中,其还有着监测范围比较大、监测对象种类繁杂的特点,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质量与效率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可以将其应用到生态保护领域中。我国环保部门要建立互联网监测网络,通过在特定区域内设置数据监测设备的方式,可以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收集与分析,将分析的结果迅速传递给环境干礼部门,提高生态环境的整体监测能力。此外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对人力的消耗也大幅度降低,还能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准确性与工作效率,也是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效果与环保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方法。

3.2 强化人才培养工作

在生态环境监测与环保工作开展中,对相关人员的职业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环保部门需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与相关高校进行合作的方式,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储备人才。此外对在职工作人员,还需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与理论知识的教学,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专业能力能满足生态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要求。只有在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持下,才能保障各项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推动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效果,实现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两者的有机结合。

结束语

生态环境监测是我国环保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生态保护工作的推进也有着积极意义。因此我国环保部门还需树立良好的工作观念,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要点进行明确,还需基于环境监测结果合理应用环保技术,优化现有环保工作模式,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地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洪忠,赵长昆.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2):75-76,79.

[2]张国龙.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探究[J].山西化工,2023,43(3):219-220.

[3]苏振翠,王栋,孙鹏宇.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研究[J].清洗世界,2023,39(9):157-159.

[4]李嘉宾.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发展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5(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