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1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马惠芬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宋庆龄曾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可见,家庭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抓好家庭教育呢?

一、教会做人准则,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质。

“我爸是李刚” ,这句话折射着什么问题?“药家鑫”事件,又在警告我们什么?我想应该是做人准则的缺失,是良好品质的沦丧!这种社会的负面现象折射着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有一本书中提到这么一句—— “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似乎有它一定的道理。因为家长们都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以各种方式教育和引导着孩子,孩子也会在这样的教育和引导中渐渐长大,他们做人的道德底线就会在家长的教育和引导中扎根于心,家长的各种教育和引导对孩子的成长和今后的为人处事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人不一定非要成才,但一定要成人。如今有种怪现象:什么好吃的都往孩子碗里塞,养成了他们觉得好的都应该是自己优先;父母自己可以省吃俭用,但孩子要穿得光鲜,甚至全身名牌,让孩子觉得这理所当然;孩子在学校里有些小摩擦,家长光听一面之词就打电话向老师兴师问罪,让孩子觉得凡事都有父母兜着……殊不知,家长的溺爱、无知助长了孩子的自私、贪婪。

二、培养耐挫能力,让孩子有坚毅的性格。

当今很多的孩子耐挫能力低下,当他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怨天尤人,把责任和过错都归结到周围的人、事和环境上,认为是生活亏待了自己,而看不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也痛心地看到:有些孩子因心理承受能力差而辍学的;有些孩子因不堪所谓的重负选择自杀逃避的,这种事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孩子的耐挫能力太差,经历挫折的情况太少。其实小挫折是孩子在逆境中锻炼生存能力的“试金石”,作为家长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孩子学会自己面对挫折,正确处理事情,从而顺利成长。

  不经风雨,难见彩虹;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中甜。未来社会充满竞争,孩子面对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没有一定承受挫折的能力,没有坚毅的性格,就难以立足社会。因此,上好“挫折教育”一课,显得尤为重要。

三、指导合理规划,让孩子有自主的能力。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深,生怕自己的孩子受一点伤害。所以他们对孩子更多的是保护,放不开手脚。这样导致了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也有些父母会帮助孩子设计人生规划,但是这通常会使很多孩子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选择的能力。

作为家长,除了“未雨绸缪”之外,更要有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我们不妨从小事抓起,比如双休天让孩子合理制定作息时间表;假期,让孩子自己排好学习、旅游、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安排表;碰到突发事情,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家长把好关……不要因为读书而取缔了他们看电视、听音乐的权利,不要因为追求成绩而抹杀了他们的兴趣爱好,不要因为升学而放弃参与各种有意义的学校、社会活动的机会,不要惩罚失败,失败也是让人进步的学习过程……如果把家庭教育等同于“听话教育”,我们的孩子怎能长大?

在我们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大人一样看待的时候,我们也得正视现状,她们毕竟还是涉世未深的孩子,他们的价值观、是非观还不成熟,作为家长有权利和义务教育和引导她们。“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要成为家庭教育的主旋律。家长要对孩子的优缺点了然于胸。

孩子是一本书,一本百科全书,一本值得一辈子阅读的书,读懂这本书,要用心,用情,用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