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清淤及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及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水利工程河道清淤及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及措施

秦创业

371326198708140430

摘要: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清淤和污水治理是关乎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措施,旨在促进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清淤;污水治理;措施

引言:河道清淤和污水治理是水利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涉及到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道污染和淤积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河道清淤和污水治理工作,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问题分析

1.河道淤积的原因

河道淤积是指河道中大量泥沙颗粒沉积在河床上,导致水位升高,流速减慢,甚至出现洪水灾害和河道改道等问题。河道淤积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自然因素,如降雨引起的泥沙冲刷和传统农业生产活动导致的水土流失等;二是人为因素,如乱占滩涂、过度开发利用河道资源等。这些原因使得河道淤积成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影响了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体污染、生物种群减少、土壤退化等方面。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到河流、湖泊甚至海洋中,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等有毒成分,对水生生物造成了重大危害,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此外,污水对土壤的浸润和渗透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土壤退化,使得原本肥沃的土地无法再次耕作,对农业生产带来了直接的损失。

二、常见问题

1.河道淤积导致的水患风险

河道淤积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还会增加水患风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泥沙和垃圾被排入河道,导致河床逐年抬高,水流速度减缓,容易形成洪涝灾害。此外,河道淤积还会影响水质,使得河道成为污染物的聚集地,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解决河道淤积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河道管理,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减少泥沙和垃圾进入河道。其次,定期开展河道清淤工作,清除河床内的积存物,恢复河道的行洪能力。最后,通过生态修复等手段,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

2.污水排放引发的生态破坏

污水排放是导致河道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大量的污水被排入河道,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等,对河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这些污染物不仅污染了河道水质,还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为了解决污水排放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首先,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减少污染物进入河道。其次,加强污水排放监管,严格控制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最后,通过生态修复等手段,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同时,加强公众教育和环保意识宣传,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三、解决措施

1.河道清淤技术

1.1机械清淤

机械清淤作为河道维护的主要手段之一,旨在通过专业设备去除河床中的沉积物,以恢复水流的自然状态并减少洪涝灾害的风险。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机械清淤常面临以下问题:

首先,河床地形复杂多变,导致机械设备难以适应各种工况。例如,狭窄的河道或弯曲的河段可能使得大型清淤设备无法顺利通过,从而影响清淤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小型化、灵活性强的清淤设备,如小型挖掘机、抓斗船等,它们能够在复杂地形中灵活作业,提高清淤效率。

其次,机械清淤过程中可能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例如,挖掘作业可能扰动河床底部的生物栖息地,导致水生生物的流失。为了减少这种影响,我们可以采取环保型清淤技术,如选择合适的挖掘深度和范围,避免过度干扰河床结构;同时,加强施工期的生态监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水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机械清淤成本较高,尤其是对于大型河道而言。高昂的设备购置、运行和维护费用可能给项目预算带来压力。为了降低成本,我们可以优化清淤方案设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设备配置;同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清淤效率并降低能耗。

1.2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指通过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生态护坡等。植被恢复可以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河岸植被等方式来增加河道的绿色覆盖率,提高土壤稳定性和水土保持能力;湿地建设可以通过人工湿地或自然湿地的方式来净化河道水质,提供生物多样性栖息地;生态护坡可以通过采用生态袋、生态格宾网等生态工程材料来防止河道冲刷和坡面侵蚀。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同时,生态修复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质等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确保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2.污水治理方法

2,1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选址难、资金紧张、技术难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厂址,充分考虑地形地貌、交通状况、环境影响等因素;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最后,要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排放;同时,加强对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2.2农村污水处理措施

针对污水排放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推进污水治理。首先,要加强污水排放监管,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其次,要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率。同时,要推广节水减排技术,减少污水产生。最后,要加强污水治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我们应坚持“规划先行、生态优先”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污水处理厂布局和规模。同时,要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水质。此外,还要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和出水水质达标。

在农村污水处理措施方面,我们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污水处理方式。例如,可以建设小型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推广生态农业循环模式;鼓励农户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等。同时,要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总之,水利工程河道清淤及污水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结束语:河道清淤和污水治理是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只有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让人民享有清洁的水环境和健康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廖智磊.淤泥固化技术在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2,5(04):106-108.

[2]王晓英,金杰,吴佩锋.河道清淤疏浚施工现状及常见问题探究[J].中华建设,2021,(10):156-157.

[3]杜红磊,张广伟,陈建.沂河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中淤土加固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