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手术室快速标准化护理流程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5
/ 2

探析手术室快速标准化护理流程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的影响

韩瑞芬  柳慧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麻醉科  014400

摘要目的:分析行剖宫产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期间配合手术室快速标准化护理流程意义所在。方法:以2023年1~10月常规干预32例产妇(对照组)、手术室快速标准化护理流程干预32例产妇(观察组)展开探究,所有产妇为剖宫产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分析两组各项指标不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住院、手术、响应时间偏短,术中出血量偏低,(P<0.05)。结论:行剖宫产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治疗期间配合手术室快速标准化护理流程,可缩短住院、手术、响应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确保产妇能够早日康复出院。

【关键词】剖宫产;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手术室快速标准化护理流程

调查发现,接受剖宫产治疗后出现再次妊娠产妇人数不断上涨,引起前置胎盘或者是凶险性前置胎盘新增病例逐渐上升。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为产妇过往存在剖宫产史,而再次妊娠呈现出前置胎盘[1]。此外,胎盘位于原剖宫产子宫疤痕位置,该产妇通常存在胎盘植入情况,若未开展早期有效处理,则会导致产后大出血,危及产妇生命安全。因此,在治疗期间配合有效护理方案显得至关重要,是挽救母婴安全关键所[2]。鉴于此,本研究以64例行剖宫产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治疗期间配合手术室快速标准化护理流程必要性进行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3年1~10月常规干预32例产妇(对照组)、手术室快速标准化护理流程干预32例产妇(观察组)展开探究。对照组/观察组初产妇:经产妇62.50%(20/32)、37.50%(12/32),68.75%(22/32)、31.25%(10/32),入选年龄范围/均数值20岁~40岁(28.35±5.43)岁、21岁~40岁(30.36±5.29)岁。两组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1)签署《知情书》;(2)无脏器功能异常;(3)无免疫性疾病;(4)无输血禁忌证。

排除标准:(1)存在脑部或者是心脏疾病;(2)精神状态欠佳;(3)无效沟通。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及器械,术中全力开展抢救与配合工作,术后增强各项生命指标监测力度,保证急救设备与物品能够正常转运,做好病室之间交接工作。

观察组(手术室快速标准化护理流程):(1)拟定单独护理流程并创建护理团队,成员包括手术室专科护士、护士长,产科护士长与医生,对整体护理流程重点进行明确,集中培训和考核,合格者可上岗工作。(2)一旦接到手术通知,则及时配备手术室人力资源,将产妇快速转送至手术室内,并掌握产妇临床表现情况和各项基本资料,评估术前出血和专科检查结果。其中该护理流程重点在于以下几项。首先,术前准备抢救物品套包由专人进行管理并检查,术前反复核对手术器械以及抢救套包准备工作,查缺补漏,确保整个抢救过程能够正常运行,避免突发事件出现。其次,开放两条静脉通路,做到输血维持以及快速补液。若产妇存在大量出血,则需做好输血前准备工作以及配血工作。以大字仰卧位调整手术体位,将漏斗样手术贴膜贴至手术床背板下缘位置。完成麻醉后,使其骶尾挪至漏斗开口部分,让阴道出血能够流入量杯当中,从而获取阴道失血量。术中护理工作者将单位时间中动态失血量以及出血总量及时汇报,使医生能够借助相关数据评估患者病情,并提供有效干预方式。此外,术中增强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力度,实时跟进手术。作为器械护士,则帮助手术操作人员及时获取所需手术器械。巡回护士保证患者体温,避免术中低体温情况出现,协助麻醉医生保持各管路通畅性,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在整个手术治疗当中,需要遵循所有护理核心制度,包括无菌操作原则、输血制度、物品清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以及手术核查制度,提高护理安全性。结合产妇手术与体温情况对室内温湿度适当调节,控制参观人员数量,营造安静治疗环境。手术室中所有抢救一切设备需合理排放,避免杂乱手术环境使得手术无法顺利进行。最后,术后产妇清醒后第一时间告知结果,缓解其内心不安情绪,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做好记录并转交至相关科室。转运途中所需急救物品必须提前备置,让产妇能够安全转移至病室,并做好有关交接工作,确保整个护理工作连贯性以及持续性能够维持,提高产妇术后安全性。手术以后第2d进行回访,持续完善手术护理不足,以此确保手术护理质量不断提高。若出现出血情况,产妇内心会出现恐惧和慌张,此刻护理工作者需做好详细解释,予以产妇安慰和鼓励,列举成功案例,增强产妇治疗信心,以轻松心态积极配合抢救工作。(3)护士长需做好护理流程监管工作,明确所有工作者应有权益。而在监督期间,需要维持所有工作有序进行,完成抢救后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提出意见进行持续整改,保障手术质量的提升。

1.3 观察指标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和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住院、手术、响应时间偏短,术中出血量偏低,(P<0.05),见表1。

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住院(d)

手术(min)

响应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观察组

32

5.21±1.36

56.81±6.25

20.16±2.54

1193.54±369.41

对照组

32

6.79±1.58

61.45±6.96

31.96±3.22

1463.58±549.48

t

5.084

3.327

19.301

2.736

P

0.000

0.001

0.000

0.008

3 讨论

当前,剖宫产的广泛使用导致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病率持续上涨,若未给予有效处理,则会诱发大出血,危及母婴安全。开展剖宫产时,会导致产妇出现负性情绪,使后续治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还会延长术后康复时间。而通过开展标准化护理流程,可促使护理期间出现杂乱情况显著减少,提升护理安全性与有效性,改善产妇内心不安情绪,对手术顺利进行起到推进效果[3]

本研究通过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发现,对于剖宫产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予以手术室快速标准化护理流程护理效果更佳。能够缩短产妇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尽可能降低术中出血量。是因为该护理方式能够对抢救护理工作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促进整个抢救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在开展护理前创建单独团队并集中培训,实施多次应急演练,不断增强护理团队所有成员综合素质水平,让产妇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同时,术中所有护理人员积极配合,保障患者术中安全性[4]。而术后借助有效心理疏导安抚患者大幅度波动情绪,使其能够全力配合手术及护理工作进行。

总之,剖宫产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治疗期间手术室快速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是加速产妇快速康复的重要前提,需格外重视。

【参考文献】

[1]白瑞霞. 预见性护理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评价[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19):118-120.

[2]蔡梅香,陆珏敏,孙琪煖,等. 手术室快速标准化护理流程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2):66-68.

[3]林茜.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妇中的作用研究[J]. 临床护理研究,2023,32(7):70-72.

[4]张传蕾. 人性化手术室舒适护理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 妇儿健康导刊,2023,2(18):18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