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科医院建筑给排水及消防设计注意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4
/ 2

肺科医院建筑给排水及消防设计注意要点

姚佩娟

上海高等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102

摘要:2019年年底,新型冠状肺炎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爆发,随后的几年,一直呈现着较高的感染率,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新冠隔离医院逐渐建立,全国各地涌现出较多的隔离医院。本文介绍的上海浦东新区肺科医院为一个平战结合的医院,建成后可作为应对城市传染病危机的备用设施。本文针对目前规范对该医院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要求做了一些描述。

目前我国涉及的此类医院设计国标、行标有《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13)、《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0849-201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T/CECS 661-2020)、《传染病医院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686-2011)、《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等。通过上海浦东新区肺科医院的设计以及对相关规范的学习,认为我们在此类医院的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平战结合的特点进行设计,满足平时和战时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肺科医院;平战结合;给排水及消防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二级专科医院,满足传染病医院各项规范以及新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平时100床,战时(疫情时期)100间的需求。共4个单体建筑:门诊医技综合楼(地下一层、地上二层)、住院楼(地下一层、地上六层)、KF开关站用户变电站(地上一层、地下设有夹层)、垃圾站(地上一层)、太平间(地上一层)。总建筑面积:16130.21㎡,建筑占地面积3422.77㎡。本项目于2020年开始设计,至2024年竣工。

本项目拟采用“平战结合”方式设置医院功能,在基地南侧,预留了战时方舱建设用地11000㎡,住院楼采用负压隔离病房。为确保病房内的空气静压低于房间周围区域的空气静压,在建筑空间上,将隔离病房进行空间的分隔,同时设置全新风直流空调,新风量为排风量的80%,保证房间负压。此外,采取有效且卫生安全的措施防止交叉感染,这种病房即为负压隔离病房。该病房采用“三区两通道”,其“三区”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两通道”为: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三区”设置有“缓冲间”,以确保相邻空间之间形成安全卫生的屏障,使得气流有组织。在医疗流程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更衣、沐浴、换鞋、洗手等卫生通过的方式。以上海浦东新区肺科医院为例进行介绍,其标准层平面图、标准层流线图,见图1。

1

二、室内给水设计方面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本项目为平战结合,考虑到战时的负压隔离病房传染性极高,为确保用水的安全性,需采用防回流污染措施,故将生活泵房设置在清洁区,同时采用断流水箱加变频泵加压供水。

(2)负压隔离病房需设置消毒剂的投放和计量接口,故本次设计,我们在生活水箱的进水总管处预留了DN25的支管和截止阀。同时,该设计为后续水质的监测和对比提供便利。

(3)生活水泵房以及成品不锈钢水箱的具体设计均应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的有关规定。地下生活水箱应独立设置,并确保在10米以内不得有渗水坑、垃圾堆放等污染源,水箱周围2米之内不得有污水管线穿越及污染物。成品不锈钢水箱以及给水管材等均应使用具有“卫生许可批件”的产品,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

(4)清洁区、半污染区,以及污染区的给水管尽量分开设置。给水总立管设置在清洁区,给水总阀门设置在清洁区。有些地方确实无法避免的,给水管的水流方向从清洁区经过半污染区,此时在清洁区的给水总管上设置倒流防止器。

(5)为了最大程度与卫生器具没有手的接触。医生用的洗涤水龙头设计采用自动、脚动和膝动开关。洗脸盆采用感应式水嘴,同时配备了龙头式的感应皂液器。座便器采用感应冲洗,同时配备自动开闭的马桶盖。小便器采用自动冲洗阀。

(6)本项目住院楼、门诊医技综合楼设置集中生活热水系统。热源为太阳能加燃气锅炉。热水系统均为闭式强制循环热水系统,为全日制供应。地下室水泵房内设置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2台,每台设备的供热能力根据设计小时耗热量的60%选择。住院楼每层均设置了冷热水管道以及热水回水管道,且采用了同程布置。每个回水点均从热水支管的截止阀后接出,确保不循环的支管长度不超过5m。有些楼层的热水回水从半污染区回流至清洁区前,设置消毒装置,对热回水进行杀菌消毒,确保热水用水的安全性。对于生活热水,当水温低于55℃时不易杀死滋生在温水中的各种细菌,尤其是军团菌之类的致病菌。只有当水温高于60℃时,则可杀灭包括军团菌在内的多种微生物。故本次设计,生活热水加热设备出水温度不低于 60℃。包括手术室在内的一些盥洗池的水龙头均采用了恒温供水,供水温度为 30℃。

(7)由于本项目平时为肺科医院,老年人居多,对环境安静要求,环境噪声应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以及《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的要求。因此我们设计时特别注意“隔声”和“降噪”的问题。比如选用节水型低噪声卫生洁具和给排水配件、管材、水泵及加热设备。为避免卫生间排水立管的噪音,选用HDPE单叶片螺旋静音管,横支管、通气管采用HDPE三层静管。给排水的主管不应靠近卧室内墙,当受条件限制不能避免时,应采取防噪措施。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在方案阶段提前介入,与建筑专业沟通、协调,避免了后期建筑平面中没有合适位置放置水管。

二、排水设计方面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室内排水采用污、废水合流,清洁区、半污染区,以及污染区的排水立管均单独设置,避免交叉感染,设置专用通气管,通气管高出屋顶2m,采用带过滤装置的通气帽,同时该通气帽需要耐潮湿,以及耐腐蚀。

(2)负压隔离病房的排水,污染区与半污染区的污废水往北排放,清洁区的污废水往南排放,两个区域分别设置化粪池作为预消毒处理,汇合后排入一体化玻璃钢成品污水处理装置,再经过格栅监测井,最终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后的水质必须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具体规定。且处理后的废水不得作为中水水源。同时污水处理系统即在消毒药物投加处设置相应的应急冲淋洗眼设施等卫生防护措施。

(3)手术室,空调机房等平时地漏不常用的区域,地漏使用可开启的密闭地漏。其余地方的地漏采用带过滤网的无水封地漏加存水弯,可以通过洗脸盆的排水给地漏补水,补水时候要注意,不得破坏水封。所有地漏的存水弯的水封高度为50~75mm。

(4)室外从半污染区、污染区排放至化粪池的那段排水管采用HDPE管线,热熔连接。同时,这段管线上的检查井采用清扫口代替,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管道有害气体因渗漏而产生的污染。

(5)排水管道的检查口和清扫口不应设置在负压病房内,防止污染。

(6)本项目室外雨污水分流,屋面雨水和室外的雨水有组织收集,经过消毒池处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7)室外场地如果下雨后排水不及时,容易造成病人摔伤,我们在设计室外场地时多设置了一些排水暗沟或者雨水篦子,雨水篦子尽量布置在周围草坪内,使路面排水更通畅,同时地面采用防滑及渗水材料。设置的观赏性水景的水池水深宜≤0.6m。经常出入的路面减少各种检查井盖的设置。

三、消防给水设计相关要求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本基地消防为两路供水,引入管管径为DN300mm,室外消防管网环状布置。室内消防为临高压系统,在地下室设置消防泵房,在住院楼屋顶设置有效容积为18T的消防水箱一只。

(2)室内消火栓系统环状布置,在清洁区、半污染区的楼梯间前室、走廊等公共部位设置消火栓,保证室内任何一点有两股水柱到达,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小于10m。消火栓尽量不设置在污染区。本项目均属于人员密集型场所,室内应考虑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者轻便消防水龙带。

(3)布置消火栓箱时,应考虑消火栓箱嵌墙考虑,避免影响病人正常行走。设计时应提早与建筑专业协调,找到合适的位置,既满足消火栓的保护距离,又不影响卫生美观要求。

(4)负压隔离病房的湿式报警阀组设置2套,一套保护清洁区和半污染区,一套保护污染区。喷头均采用快速响应喷头。负压隔离病房每层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但是每层设置两组喷淋水流指示器,即清洁区和半污染区设置一组,污染区设置一组。同时,污染区的病房区域和走廊区域的喷淋管道分开设置,且在病房区域的喷淋主管上设置独立的信号阀,平时常开,战时可以关闭,以防战时勿喷(见图2)。

(5)门诊、住院部等场所危险等级按严重等级A类考虑,每处设置两句5Kg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保护距离不超过15m。地下汽车库场所危险等级按严重等级B类考虑,每处设置两句5Kg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保护距离不超过12m。充电车位危险等级按严重等级B类考虑,每处设置两句5Kg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保护距离不超过9m。

2

综上所述,肺科医院,尤其是传染病医院,在给排水及消防的设计上相对比较复杂,对这类医院的设计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13)

《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0849-201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T/CECS 661-2020)

《传染病医院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686-2011)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