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进程下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智慧教育进程下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创新研究

王俊梅

鄂托克前旗第二小学  016200

摘要: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正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模式。在深度学习模式下,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深度解读阅读文本、深度参与阅读教学活动、深度整合阅读资源,从而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切实提高。

关键词:智慧教育;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策略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智慧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育中,无疑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创新。

1智慧教育特点

(1)个性化教育:智慧教育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实现因材施教。通过智能化的教学系统,教师可以精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学习路径和教学策略。(2)数据驱动:智慧教育注重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以数据形式进行记录和评估。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数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和调整。(3)智能化技术:智慧教育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智能化的教学设备和系统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4)互动与合作:智慧教育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在线交流、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互动和合作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持。(5)终身学习:智慧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理念,鼓励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和生活中进行学习和探索。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平台,智慧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2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意义

2.1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在语文学习之路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习成果有着关键性的意义与影响。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受应试思想的桎梏,很多教师都习惯于采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遵循“讲—学—练”的固有模式设计语文课堂。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每一个知识要点时稳扎稳打,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无法推动学生在语文学习之路的长远发展。基于此,促进深度学习就显得重要且必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更多地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为学生创设出合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知识生成与吸收的过程,这无疑为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创设了足够充分且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为未来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2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深度学习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获得优质的学习体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对学生的思考过程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学习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减少简单重复的问题,保留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少而精的问题思考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2.3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

随着教改的深入开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最为注重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深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度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学习空间,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与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语文知识的迁移,这对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速发展,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

3智慧教育进程下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创新策略

3.1积极设置深层问题,引领学生思维发展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深度学习视角下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需要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积极设置深层次问题,通过具有较强科学性与引导性的深层问题的科学设置,逐步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良性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在深层次问题设置过程中,应当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搭建良好的支架,确保通过问题引导,能够使学生理清阅读思路,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时,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如果你能够拥有呼风唤雨的能力,那么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通过提问,激发了学生对本文的阅读兴趣,为后续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后,在带领学生阅读全文之后继续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说21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使问题分析能力、想象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最后,在全文阅读教学结束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继续提问:“科技的持续创新升级,未来还会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一问题,能促进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想象能力、交流能力、感悟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3.2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导入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如果在课堂上仅以单纯的理论性知识讲解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达到的教学成效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一定要创设相关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学《母鸡》一课,在课堂学习中呈现作者的相关资料为学生补充文学常识,了解老舍先生的生平经历以及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大作家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的夫人养了一只母鸡”,引出文章标题并播放两段嘈杂的鸡叫声,让学生代入其中感知鸡叫对老舍先生讨论剧本、写小说的干扰,烘托鸡叫的“讨厌”,让学生分享此时的心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明确文章即为老舍先生的“控诉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罗列老舍先生的控诉,解老舍先生控诉的理由。接着带领学生走进现场认真观察,聚焦于具体的事例分析老舍先生对母鸡的讨厌,在情境中引入新课内容的学习,学生能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分析开展深度学习,感知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内涵,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3加强单元统整,形成知识整体观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充分把握语文知识的本质,建立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框架,形成相互串联的知识链。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避免“一叶障目”的现象,建立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从宏观角度着眼,从整体布局出发,理解所学知识,将新旧知识进行串联,在温故知新中构建语文思维。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高效直接的方式便是建立学习单元。教师需要对教学单元进行统整,形成知识整体观,将单一的知识要点、学习方法、情感思想等存在内部联系的教学内容安排到同一个教学单元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构建知识链接。

结语

综上所述,在智慧教育进程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迫在眉睫,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综合能力的提升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是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者应当关注的重点内容。深度教学作为一种具有科学性与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具有推动学生思维发展、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价值,是促进教学效率与成果双重提高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卢静.深度学习视域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J].小学生(下旬刊),2023(2):103-105.

[2]冯雪莲.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读写算,2022(31):150-152.